資策會:疫情帶動行動支付首度超越實體電子票證 | 資策會行動支付定義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台灣消費者有6成比重使用行動支付,首度超越實體 ... 疫情期間定義為去年1月21日到6月7日,也就是台灣首例COVID-19 ...更多編輯台推薦新聞:生活「雲端廚房」疫情下翻紅消費者4招停看聽運動歐國盃8強賽瑞士盼續扮黑馬英格蘭拚隊史首冠科技82歲老婦將與貝佐斯上太空60年前受訓卻因性別取消任務生活7/1新制一次看育嬰留停8成薪、房地合一2.0上路專題COVID-19台灣疫情快報關鍵圖表一覽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

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browserdoesnotappeartosupportTraditionalChinese.WouldyouliketogotoCNA’sEnglishwebsite,“FocusTaiwan"?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

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Sedetectaqueelidiomaqueustedusanoeselcarácterchinotradicional.Porfavor,intenteentrarenlaPáginawebde“Español”好生活影像空間客戶頻道訊息平台FocusTaiwanフォーカス台湾上一頁疫情聚焦政治國際兩岸產經證券科技生活社會地方文化文化+運動娛樂悅讀數位專題特派看世界影音新聞學院全球中央雜誌好生活台北3批發市場累計約200人確診8日全員再採檢首頁/產經資策會:疫情帶動行動支付首度超越實體電子票證2021/2/312:59(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3日電)資策會MIC調查顯示,台灣消費者有6成比重使用行動支付,首度超越實體電子票證,進入黃金交叉,疫情帶動消費者優先選用行動支付,今年是否加速養成消費者的非接觸式消費習慣,值得觀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去年下半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並發布去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消費者使用習慣變動情形,今天公布相關結果。

在消費者常用交易方式中,行動支付(60.3%)雖然仍低於實體卡(76.3%)與現金(75.5%),卻首度超越實體電子票證(54.8%),進入黃金交叉。

另外,當商家支援付款,消費者會優先選擇行動支付的比例,從2018年22.9%穩定上升到去年下半年的37.2%,超越實體卡(34.5%)、現金(18.8%)與電子票證(8.9%),成為首選。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這反映當環境限制降低,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青睞度仍有持續成長的潛力,隨著電子支付新法通過,加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加速消費者對非接觸式工具的依賴,預期今年行動支付市場將更活絡。

MIC也特別調查去年疫情期間,台灣行動支付市場與消費者行為變動,顯查顯示45.5%消費者在此期間願意優先選用行動支付,39.9%用戶增加在實體通路的使用頻率、48.2%用戶增加網路購物使用行動支付的頻率。

觀察消費者支付工具使用頻率,疫情期間行動支付增加42.2%,是主流支付工具中增幅最大,其次是實體卡片增加35.2%,電子票證增加28.7%;相較之下,現金用戶頻率減少33.4%。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訂閱感謝您的訂閱!胡自立表示,疫情逐漸改變消費者的付款模式,今年是否會加速養成消費者的非接觸式消費習慣,值得觀察。

此次調查期間於2020年9月,為期1個月,採網路調查,有效樣本數2500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1.96%。

疫情期間定義為去年1月21日到6月7日,也就是台灣首例COVID-19確診,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鬆綁民眾防疫生活的期間。

此次調查的有效樣本為消費者,包含行動支付用戶與非用戶。

(編輯:楊玫寧)1100203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下載中央社「一手新聞」app,每日新聞不漏接!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