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門口這個黃金銷售區,放什麼產品最賺錢?商品陳列的秘訣 ... | 便利商店商品擺放

最上層(170-130 cm)處,適合擺放有意培養的潛力商品,而黃金段(130-80 cm​)最接近消費者拿取的高度,適合擺放利潤較高的明星商品。

商店門口這個黃金銷售區,放什麼產品最賺錢?商品陳列的秘訣商店門口這個黃金銷售區,放什麼產品最賺錢?商品陳列的秘訣2020-10-05T08:19:31+08002016-05-16T17:05:00+0800https://cdn.bnextmedia.com.tw/mt/images/mt-192x192.png經理人Managertoday潘寧https://3.bp.blogspot.com/-vrov5qAHcyc/VzMGti_zShI/AAAAAAACa9E/Hk7aaGIY_6QHPaMMtInyhet3K2ntFbZNwCKgB/s1280/5.jpg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當我們在逛商品種類繁多的IKEA時,常常能第一眼就看見自己最喜歡的傢俱、小物?這其實是店主人的小巧思,為的就是讓你能夠挑中商品,買回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當我們在逛商品種類繁多的IKEA時,常常能第一眼就看見自己最喜歡的傢俱、小物?這其實是店主人的小巧思,為的就是讓你能夠挑中商品,買回家!在眾多立櫃架上,店家到底是怎麼決定哪些商品該放上面?哪些商品該放下面?商品擺設是建立店鋪魅力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課,透過環境空間的配置,引導消費者進入適合的情境,自然能創造出商品的吸引力。

首先,突破「每一個商品擺在哪裡都差不多」的思維吧!擺設,並非集體式的一視同仁,而是在視覺統一的基礎之上,給予個別式的角色突顯。

在《做一門感質好生意:打造讓人感動的品牌魅力》提到具體的操作方法,教你幾個陳列秘訣,營造最棒的消費環境:1.一眼看到就想買:陳列高度很重要!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很少蹲下來去檢視最後一層放了些什麼?這是因為人類總是會對目光水平線上的物體特別關心。

所以,要讓消費者第一眼就看到喜歡的產品,關鍵就在:立櫃的商品陳設!最上層(170-130cm)處,適合擺放有意培養的潛力商品,而黃金段(130-80cm)最接近消費者拿取的高度,適合擺放利潤較高的明星商品。

至於第三層(80-50cm)略低於目光所及,因此擺放利潤較低的商品。

最後一層(50cm以下),則擺放體積大、重量大、易破碎、利潤低的商品為主。

2.耍點小心機!依商品貢獻程度高低擺放,「階段性引導」消費瞭解如何陳列架上產品之後,下一步就是擴大尺度:在店內分配不同櫃位。

店家可以分析每種商品的貢獻程度,並依程度高低,決定擺放區域。

《做一門感質好生意》作者將商品分成四種類型:經典商品(A)、重點銷售產品(B)、人氣商品(C)及未被期待的商品(D)。

經典商品:消費者喜歡又賺錢的商品。

此類商品已經有廣泛的知名度,受到大眾認同,例如:Nike的經典款運動球鞋。

重點銷售產品:會賺錢的產品,但消費者購買頻率並不高,就可列為重點銷售產品。

此類產品是店家最希望強化消費者購買慾望的商品,也就是「主打商品」。

例如:高階蘋果電腦。

人氣商品:購買頻率較高的人氣商品,可能是因為特價或是使用習慣的影響造成。

例如:民生用品未被期待的商品:毛利率低、又缺乏顧客青睞。

這一類商品位於店鋪成長期時,多半都是處在想要「測試未來是否要販賣」的商品週期,需要更多曝光機會,也需要靠其他類型的商品來帶動。

例如:麥當勞推出新口味漢堡。

分析完商品貢獻程度之後,還必須考量店鋪的生長週期,決定不同商品各自的使命和位置,就能夠強力攻佔市場、創造高峰,延續店鋪生命。

剛起步、成長期的店鋪:最有人買的東西放最裡面需要拉抬更多商品攻佔市場,因此經常將經典商品(A)放在商店深處,誘引消費者走入店內,在瀏覽過程中才有可能對其他商品(B、C、D)產生興趣。

進入營業高峰期的店鋪:經典商品放門口來帶動買氣不妨透過經典商品(A)來帶動位於前方的重點銷售產品(B),提高此類產品的注目率。

長期處於衰退週期的店鋪:用人氣商品創造回流多會利用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商品(C)配合折扣活動,吸引人潮回流。

至於未被期待的商品(D)又該如何擺放?該商品經常緊鄰在人氣商品旁邊誘發購買;但若未被期待的商品長期表現不佳,不妨退居最後面的角落,讓又受歡迎又高獲利的商品(A)負責創造業績。

3.最後,運用12個陳設小秘訣,將商品魅力推到極致!方向:櫥窗和壁櫥的陳設最好面向人潮多的地方,並且讓消費者從每一個角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