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毛利家本邸・毛利博物馆 | 毛利家

旧毛利家本邸・毛利博物馆. 毛利氏族之宝. 以下概述毛利邸兴建前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毛利邸. 从大名城郭到公爵宅邸. 直至19世纪后半叶,身为武家氏族的毛利家一直以 ...旅游景点食品类Languages日本語English简体中文繁体中文한국    旧毛利家本邸・毛利博物馆毛利氏族之宝以下概述毛利邸兴建前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毛利邸从大名城郭到公爵宅邸直至19世纪后半叶,身为武家氏族的毛利家一直以面临日本海的萩城为据点,目前的山口县全境曾是其管辖范围。

随着明治维新的实施,日本政府进一步推进近代化,强化中央集权。

同时为防叛乱,政府摧毁了大部分武家氏族的城郭。

由于城郭是旧体制的残余,因而成为明治政府排斥的对象,毛利家的萩城也不例外。

1874年,在举国城郭被毁的浩劫中,萩城也未能幸免于难。

此后,日本政局虽恢复稳定,不过经此变革,毛利家在东京虽有宅邸,但在他们世代相传的这片土地上,却已无房可住。

1892年,毛利元德公爵决定在山口兴建新的官邸,却因连年战火,工期一再推迟。

直至1912年,全新的毛利邸终于动工,并于1916年竣工。

毛利邸由日本建筑家原竹三郎负责设计。

该建筑规模庞大且构造复杂,将传统的优质建材与最新技术有效地融为一体,堪称近代日式建筑的经典之作。

宅邸内共有房屋60间,其中仅有两间为西洋风格。

两种家纹在毛利邸内,两种家纹随处可见。

进入停车门廊,抬头一瞥,便是“一文字三星纹”(三个圆圈上有一条横线)及“泽泻纹”(用三片叶子代表箭头)。

这两种家纹,从照明灯具到拉门把手,在宅邸都随处可见。

Photo:ThetwocrestsoftheMohriclan贵重木材与古木正如停车门廊的天花板使用纹理优美的榉木一样,整座宅邸装潢采用大量的稀有珍贵木材,彰显毛利家族的财富与地位。

例如进入宅邸的第一道走廊地板,分别由两块长约8米、宽约1.5米的台湾产榉木板组成;屋内的直柱及正交梁采用相同的木曾桧木;此外,大厅拉门则以产自屋久岛、具有千年树龄的屋久杉制成。

尊贵客房馆足以迎天皇客房馆面积居毛利邸之首,亦是宅邸内唯一的两层楼建筑,专门用以迎接天皇陛下及其他重要人物。

馆内有三间连为一体的大厅,天花板则采用精美的格状设计。

大厅与客房由密道相接,可让天皇及其他重要宾客经由私人空间移动至公共空间时保有隐私。

1916年至1966年的50年间,毛利邸虽一直作住宅之用,不过在此期间大正天皇曾造访过一次,昭和天皇则造访过两次,共计三次。

photo:Kyakuma-to视野开阔的房间通往客房馆二楼的楼梯巨大宽敞,其间设有三处楼梯平台,且每处平台皆采用一整块桧木方料制成。

客房馆上层的规模较小,设计也相对简洁,可从此处将庭园美景尽收眼底,是宾客惬意放松的场所。

更多精彩看点,敬请细细观赏。

photo:Landscapeseenfromthesecondfloor毛利邸建于20世纪初,当时的日本正在努力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受此影响,该宅邸也融入了许多近代特色,在当时可谓相当罕见。

采用多元新技术一抵达宅邸,建筑的创新特征便立刻映入眼帘——道路尽头的宏伟正门,于水泥地基上赫然而立。

在当时的日本,水泥尚属罕见的建筑材料。

毛利邸亦是当地第一栋设有电话的住宅,时至今日,毛利邸的电话号码后四位数字仍然是0001。

电力由美国造的家用发电机提供,还有一台烧热水用的锅炉。

珍奇舶来品1868年后的日本一改幕府时代的锁国政策,开始融入世界的贸易网络中。

这种转变在毛利邸的家具及摆设上亦可见一斑。

例如,所有的灯具(饰有家纹的用品)皆是在德国订制而成。

Photo:Thelightingfixtures富丽堂皇首开先河玻璃板在大正时代(1912-1926)的日本仍是稀世之物,因此在家中大规模安装玻璃窗,亦是展现财富及地位的一种方式。

在毛利邸客房馆的二楼,面向庭园的两面窗户便各镶嵌15块窗玻璃。

此外还有一个极其罕见,甚至也可说是不太实用的设计——本应为房屋遮风避雨的挡雨板,竟是设于室内而非室外!细看窗玻璃,可发现上有凹凸及气泡等不平整处,故推测玻璃应是通过先吹、再拉伸的手工方式制作而成,而非机械加工品。

Photo:Glasswindows众多巨石与老树来到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