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為何分成甲、乙或A、B、C | 變額萬能壽險b型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壽險公司所推出的投資型保單,不論是變額壽險或變額萬能壽險,在「身故(死亡)給付」的標準上,有A、B、C、D四種 ...知識+海姐部落格我是yahoo知識+的海姐基智網討論區的★海姐★主要教導新手「簡單股市技術圖」運用在基金上、「買基金細節」、「儲蓄」、「定存」等關係內容,有興趣的可以進來看看。

~~~~~~~~~~~注意:在「知識+海姐臉書團」、「基智網」裡的「★海姐★」可以找到海姐。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909160020投資型保單,為何分成甲、乙或A、B、C、D型??保險相關文章投資型保單,為何分成甲、乙或A、B、C、D型?(2009/09/1412:34李雪雯)網友推薦:共有6人推薦(有6人投票)隨著國際投資市場的多頭行情,小倩也想趁此機會幫自己與家人購買一張投資型保單。

不過,當她好不容易了解跟投資型保單有關的專有名詞後,發現投資型保單居然還有一個讓她頭疼的分類—甲、乙型與A、B,甚至C、D型保單,這些不同分類的保單,究竟有哪些差別?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壽險公司所推出的投資型保單,不論是變額壽險或變額萬能壽險,在「身故(死亡)給付」的標準上,有A、B、C、D四種型式的不同。

而其中最常見的保單類型,是A型(或「甲型」)、B型(或「乙型」)兩種。

◎名詞解釋:死亡給付簡單來說,死亡給付就是在保戶(被保險人)身故時,保險公司要理賠的保險金額。

要解釋這四種不同給付項目之前,必須先提一下投資型保單「新制」的「門檻法則」。

當初行政院金管會為了維持投資型保險商品的最低保險保障比重,藉以提高國人保險保障,並促進國內投資型保險市場良性發展,特別訂定了「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同時在2007年10月1日起生效。

依照規定,投資型人壽保險的「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的比率,應該在要保人「投保」,以及「每次繳交保險費時」,依照要保人的年齡高低,符合下表所規定的數值。

表、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的最低比率:被保險人到達年齡40歲(含)以下41~70歲71歲(含)以上最低比率(k值)130%115%101%註:所謂「最低比率」是指:死亡給付/保單帳戶價值╳100%舉例來說,如果30歲的小倩想要購買一張保額100萬元,死亡給付(身故保險金)是依照「保額」或「保單價值」較高者計算的投資型保單,只要投資金額(保單價值)再乘上最低比率(40歲以下是130%)的數值不超過投保金額(即100萬元),都不需要強制提高保額,並繳交較多的危險保費。

但是,如果小倩投保後的投資績效相當優異,保單帳戶價值超過將近77萬時,就會因為必須符合最低比率的規定,而被要求多出一些的危險保費。

為了符合這項規定,各家保險公司都推出A型與B型兩種給付方式,不過也有例如安聯人壽等少數保險公司,再多推出C型與D型的兩種給付方式供保戶選擇。

要清楚解釋A、B與C、D型保單的差異,是非常複雜的事。

簡而言之,A與B型是「主動調整型」,保戶投保時,不需要讓保額與保單價值之間配合新制的規定。

因為電腦程式會每天依照新制的規定,按照保戶當天的保單價值(PV)*k(最低比率)來計算危險保額,讓保戶的危險保額數字,永遠符合新制的規定。

至於C型與D型保單,則是屬於「被動調整型」,保戶投保時,一定要將保額與保單價值的關係(特別是躉繳保單),符合新制的規定。

當保戶有繳費時,電腦程式才會依照當時保單價值與保額間的關係,做符合新制的調整。

事實上,對於不是非常了解保單運作的人來說,上述的解釋或許還是令人摸不著頭緒。

因此,對於想要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人,只要了解關於身故(死亡)給付部分,有甲(A)型與乙(B)型差異就好。

甲(A)型保單的「身故(死亡)給付」標準:當保單帳戶價值低於購買保額時→「身故(死亡)給付」=購買保額當保單帳戶價值高於購買保額時→「身故(死亡)給付」=保單帳戶價值乙(B)型保單的「身故(死亡)給付」標準:「身故(死亡)給付」永遠等於「保單帳戶價值+購買保額」說明:在新法實施之後,上述身故(死亡)給付都還要再依照年齡的不同,乘上一定的「最低比率(k值)」。

為了便於快速記憶及分辯差異,消費者可以把甲(A)型與「兩者取其高」的意思相聯結;至於乙(B)型,則具有「兩者相加」的意義。

其中,保戶支付甲(A)型的保費,會比乙(B)型要少。

因此,對於年紀輕,保險預算不多的人來說,就適合購買甲(A)型的保單;如果預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