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律》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 投資理財心得

降低買入的頻率是降低交易的佣金與手續費,選擇指數型基金則可以把費用更進一步壓低。

我自己額外的心得是,閱讀就是最便宜的投資。

閱讀除了可用於投資自我 ...Skiptocontent《投資金律》經典重讀近期美中貿易戰等國際新聞,以及上沖下洗的股市表現,促使我找了個週末重讀一遍《投資金律》,這本我認為堪稱定心神針的經典投資書籍。

回顧投資的基礎觀念之餘,也記錄自己踏入投資領域的困惑與轉變,也設想如果20歲的我就能懂該有多好的10個問與答。

TableOfContents對投資理財的困惑與轉變遙想自己在學生時期,只要聽到「投資理財」四個字,總是敬謝不敏,壓根連碰都不願意碰。

怎麼會這樣?我出身台灣後山純樸的公務員家庭,周遭親友長輩總是耳提面命投資很危險,信手捻來滿山滿谷在投資股市跌跤的真實案例,現金為王的概念在我心中不斷成形。

因此,以前的我是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認為這種發大財的事情跟我毫無關係。

踏入科技業職場一段時間後,開始看到各式各樣的投資管道,有人在選個股、有人在玩選擇權、有人在玩期貨、還有更多人在買房。

看到人們透過這些投資方式侃侃而談賺了多少、投報比多高,自己工作領薪水傻傻存定存的心開始動搖。

內心的小惡魔開始呼喊:「該不會,我也能發大財?」自此便開始遍尋投資方法,希望能掌握箇中訣竅。

雖然在職場打滾了好幾年,卻滿手現金和儲蓄險。

因此開始打聽很多名師和名牌,探詢很多線上、線下課程,都動輒數千數萬元。

但身為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自然是半張股票都沒買、半堂課都沒上,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慶幸。

最後,我挑了最便宜的方法:先看書。

其中這本《投資金律》屬於難易適中、論述有據,如果在20歲就能接觸到它,對於投資甚至人生的態度必然大幅改觀。

關於投資理財的10個問與答1.投資可以致富嗎?可以,但不是唯一目的。

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Bernstein)在這本書以及《投資人宣言》都這麼說:「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要變得大富大貴,而是避免年老得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對投資的觀念就該如此單純,「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正確期望應該是,投入資金並長期持有企業股份,承受市場短期波動的煎熬,享受資產受時間累積帶來的複利成長,獲取與市場成長同步的報酬。

對於市面上任何標榜著「打敗市場」、「一夕致富」、「穩賺不賠」的投資話術,抱持著絕對的懷疑(或轉身逃跑)。

如果認真經營的企業每年頂多獲得6%到8%的平均報酬,我們怎麼會貪心地認為,自己可以做點功課就獲得超額報酬或每年18%?作者也感嘆道,對於多數投資人來說,要放棄一舉致富的想法簡直難如登天。

2.投資理財該從何開始?從建立紮實的觀念開始。

一般來說,個人理財有四個領域:儲蓄,投資,保險,稅務。

其中最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非「投資」莫屬。

除了基本功的儲蓄觀念之外,從《投資金律》做為學習投資的第一步,是我做過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英文書名「投資的四根支柱」(TheFourPillarsofInvesting)顧名思義是作者會從四個面向切入,帶讀者建立起紮實牢靠的投資觀念。

四根支柱分別是: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投資產業(金融業)。

學習理論,讓自己瞭解投資本質的意義,認識不同的投資標的,認清風險與報酬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學習歷史,可以避免重蹈覆轍,學到歷年來市場各種劇烈的漲跌背後,當下的社會氛圍以及群眾心態。

學習心理學,認識到人類這種不理性的生物,如何受趨吉避凶的本能影響,步上追高賣低的悲慘境地。

學習產業,知道金融投資業跟你之間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避免自己的投資報酬受到不必要的費用給侵蝕。

3.哪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視自己的投資心態而定,我認為是股票配債券。

書中介紹到,一般所謂的投資標的,可大致區分為四個類別:債券、股票、房地產、原物料。

債券就是「債」,一般而言,債券有其極限:投資者至多只能收到利息,等時間一到就收回本金。

相對來說,股票則意味著可分享特定公司在未來的經營利潤,如此一來,報酬收益可能沒有上限。

投資房地產分兩類,買下實際的不動產收租或轉賣(一棟房子或店面),以及買進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做為類似股票的方式持有。

前者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後者則擁有較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