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價差兩頭賺的完美守則— 玩存股你不能不懂的5件事 | 賺價差還是賺股利

股票上市公司的盈餘分紅,可分為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兩種方式。

公司在把現金股利分配給股東時,會先將股息自股價裡扣掉,這就叫除息;至於 ...在今天看見明天×股利價差兩頭賺的完美守則—玩存股你不能不懂的5件事楊寶楨股債前線達志2014-03-0313:57+A-A加入收藏台積電的股價在2013年5月14日來到了116.5元,創下了自200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讓持有它的股民們歡欣鼓舞。

儘管多年來它的現金股息都未曾加碼,但為何外資對於台積電的買超動作卻始終不曾鬆手,而且目前持股比重已高達76.26%了呢?其實,他們存股,並不只是為了要在投資期間多為自己繁殖股利而已;長期持有,賺取可觀價差,才是他們追逐的真正利益。

因此,唯有搞懂存股的奧祕,股利價差兩頭賺,你的投資人生才會幸福如意。

以下就是你玩存股不能不懂的5件事。

 關鍵1:計算股票殖利率,得出理想標的 選擇殖利率較高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通常經營穩定、績效良好,盈餘和股利發放也較高較穩。

一般我們都是用現金股利除以除息前一天的收盤價,算出殖利率。

以台積電今年發放的現金股利3元來說,如果你是以100元買進,則: 股票殖利率=現金股利÷股價=3÷100=3% 關鍵2:了解除權、除息、填權、貼權、填息、貼息 股票上市公司的盈餘分紅,可分為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兩種方式。

公司在把現金股利分配給股東時,會先將股息自股價裡扣掉,這就叫除息;至於除權,就是公司在把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時,先將股票股利價值自股價裡扣掉。

 例如,A公司宣布「現金股利3元」、「股票股利3.5元」的配發股利方式。

現金股利3元代表每一股配發3元現金,投資人若有1000股參加除息,就可以得到3,000元現金股利;股票股利3.5元代表每張面額10元的股票配發3.5元的股票,因此若投資人有1,000股參加除權,就可以得到350股的股票。

 關鍵3:計算除權、除息的參考價與配股率 在除權、除息日當天,扣掉配發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後的股價,就叫作除權、除息參考價。

除權是用「除法」:將股價除以(1加上配股率);除息是用「減法」:將股價減去股息。

這裡的「股價」指的是除權、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經過上述的計算,便成為除權、除息日當天的開盤價。

 參考價是為了讓除息前(含現金股利)與除息後(不含現金股利)股東所買到的公司股票價值一致。

所以不論你有沒有參與除息,其實,該公司股票的內含權益還是相同的。

 配股率是指公司配發的股利,占前一年度獲利的比率,這是包含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在內。

公式如下: 配股率=(股票股利+現金股利)÷每股稅後純益(EPS) 一般來說,股東當然希望配股率愈高愈好,這表示公司很慷慨大方。

 除權、除息參考價計算公式: A、除權參考價=除權前一天的收盤價÷(1+配股率)。

 例:甲公司預定7月6日除權,股票股利2.5元,EPS10元,7月5日收盤價100元。

7月6日開盤參考價=100÷[1+(2.5÷10)]=80(元) B、除息參考價=除息前一天收盤價-配息金額。

 例:乙公司預定8月10日除息,配發現金股息3元,8月9日收盤價是100元。

8月10日開盤參考價=100-3=97(元) C、同一天既除息又除權。

 除權、除息參考價=﹝除權除息前一日收盤價-現金股利﹞÷﹝1+(股票股利÷10)﹞例:丙公司預定8月2日除權、除息,配發現金股息3元,股票股利2.5元。

8月1日收盤價100元。

8月2日開盤參考價=(100-3)÷[1+(2.5÷10)]=77.6(元) 股票在除息後,股價上漲,把因除息產生的差價再補回來,稱為填息;除權後,股價上漲,把因除權產生的差價補回來,就稱為填權。

 股票在除息後,股價下跌,不但未能補回股息差價,還繼續下跌,稱為貼息;除權後,股價下跌,不但未能補回除權差價,還繼續下跌,就稱為貼權。

 關鍵4:利用可扣抵稅率節稅 政府自199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兩稅合一」制度,上市櫃公司必須在繳納過營利事業所得稅後,將盈餘分配給股東,並分配可扣抵稅額給股東,以便他們用來扣抵個人綜合所得稅;而其中預估股東稅額可以扣抵的比率,就是可扣抵稅率。

只要可扣抵稅率高過個人的綜所稅率,對於參加除息的投資人而言,就會有節稅效果。

可扣抵稅額愈高,代表可扣抵稅率就愈高。

 例如,小明買進台積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