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索羅斯哲學」心得 | 索羅斯金融煉金術心得

我初次看到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後,覺得看完還是抓不到重點。

我以為是我自己比較駑鈍,後來才知道原來大部分的人跟我差不了多少。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解讀索羅斯哲學」心得去聽完法意PHIGroup很用心舉辦的「解讀索羅斯哲學」論壇。

因為我對索羅斯的操作方法與觀點並不是很熟悉,但難得有透過哲學的角度解讀索羅斯,因此排除萬難還是跑去參加。

 台大的苑教授講授功力頗深厚,但是哲學的內容對我來說還是太深厚,以我淺薄的知識是很難以深入理解。

我不清楚在場數百位的聽眾有多少吸收,看到有些兩眼恍神,但是也有些聽的不斷點頭表示認同。

市場上投資大師很多,而索羅斯算是我相對較為陌生的一個。

陌生的原因並非我不知道這號人物或者不知道他做了哪些大事,畢竟我還留有當初他跟香港政府對作時的報導。

但是我對他實際判斷的操作手法依然不甚了解。

我們大概能夠說出巴菲特、費雪或者彼得林區等人的主要投資策略,但就索羅斯,除了知道他是避險基金大王之外,也就僅知道所謂的「反射理論」。

然而或許很多人能夠簡單略述「反射理論」,但我對這理論與實際操作判斷之間仍有些斷層無法銜接。

我初次看到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後,覺得看完還是抓不到重點。

我以為是我自己比較駑鈍,後來才知道原來大部分的人跟我差不了多少。

就我粗淺的認知,「反射理論」是說明市場並非如一般經濟學所說的那樣均衡。

經濟學或許認為市場簡單的互動關係可用簡單的公式說明,但「反射理論」認為人對市場的預期會影響整個市場的方向,但是市場方向一旦變動後,也會回過來進一步影響人的判斷。

譬如買賣決策的依據在於對未來價格的預期,一旦這個預期投射在市場上,造成價格變動,而變動的價格將反射回來影響進一步的決策。

因此對市場來說,應該並非如經濟學家所謂的追求均衡解,而是一個不斷交錯影響演化的結果。

這個市場並非經濟學家想像的那般「完美」而是一個「不完美」的市場。

或許這可解釋為何經濟學家每次都無法正確判斷市場的走勢,而把經濟市場當成氣象學一樣,每個因素都可能影響另外一個因素,彼此之間又有交互作用,因此僅能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的結果。

但或許索羅斯認為,單看一個因素的一個結論未必能確實解釋市場,而須留意其之間不斷的反射與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

前面說了一堆嚼文掘字的內容,但後面才是我的心得....我對一開始苑教授的觀點表示有些相同感觸。

苑教授在講座剛開始便提到社會學系原本是探討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但是演變到後來,幾乎都變成試圖用公式與數學去解釋人的關係與行為。

無論是經濟系、統計系、財金系甚至可能連企管系也是如此。

討論人的部分越來越少,反倒是數學越來越多。

整個學術方向也朝著數學在走,不斷用各種模型去檢視各種現象。

我不確定這是好還是不好,只是回想到在公司進行操作時,老闆問我說能否把我所有的判斷變成系統化,只要條件都達到,系統就自動跳出訊息說要下單。

這是程式交易的部分,老闆希望套用在可轉債的交易上。

但是我這個人比較靠感覺,覺得有很多東西並非靠數字或公式可以解釋。

在寫論文的時候,我試圖去捕捉一些市場的感受。

老闆問我說有沒有可能把我對市場判斷的感覺轉化成公式或者參數寫出來,然後再去跑資料。

我雖然也很想,但是很多感覺實在難以寫成數字表現出來。

有時候數字是為了觀察一個事件的本質。

若無法了解體會,或許可以透過數字去輔佐。

但也可不透過數字直接去感覺。

朋友問我說可轉債的套利要怎樣算Delta。

我也只能回答說,我是靠「感覺」。

有時候市場一直漲,價格一直衝,我們就會暫時不放空,這並非用Delta去計算,而是你可以感受的到市場當時價格正強勁,可以等待價格再高一些,並留意後續走勢。

或許這種價格的趨勢,可以反映索羅斯「反射理論」的部分意涵。

因為人對市場的預期,讓價格開始變動,變動後的結果可能形成一股趨勢,又讓投資人進一步對趨勢產生預期,進而造就泡沫與恐慌。

結果這個講座我吸收有限,反倒是聯想了很多與哲學無直接相關的問題。

於4月25,2010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標籤:編輯論點,題外話6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