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效應 | 羊群效應

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英語:Bandwagon effect)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动影響,而跟從大眾之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 ...從眾效應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樂隊花車,任何人只要跳上車就能享受讚美,也是此比喻之由來。

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英語:Bandwagoneffect)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跟從大眾之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英語:Herdbehavior)。

從眾效應是訴諸群眾謬誤之基礎。

目錄1樂隊花車2心理學實驗3政治4經濟5社會例證6參考資料7相關條目樂隊花車[編輯]從眾效應又被稱為「跟尾狗效應」,也就像是跟在別人身後的狗一樣,自己不會作出決定[1]。

參加者只要跳上了這台樂隊花車,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片語「jumpingonthebandwagon」(跳上樂隊花車)就代表了「進入主流」。

此片語首先在1848年的美國政府中,由林肯時代的一個小丑使用[2]。

專業馬戲團小丑丹·賴斯(英語:DanRice)在為扎卡里·泰勒競選宣傳時,使用了樂隊花車的音樂來吸引民眾注目。

當泰勒的宣傳日益成功時,越來越多政客為求利益而投向了泰勒。

1900年,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參選美國總統時,樂隊花車已成為競選不可或缺之一部份[3]。

心理學實驗[編輯]阿希從眾實驗。

路西法效應。

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辦之史丹佛監獄實驗。

政治[編輯]參見:西瓜偎大邊選舉中常見到從眾效應:一些選民會投票給很可能勝出(或在傳媒中如此宣稱)的候選人,從而增加他們真的勝出之機會[4]。

經濟[編輯]在微觀經濟學裏,從眾效應影響需求和偏愛之間的互動[5]。

受從眾效應影響下,當購買一件商品的人數增加,人們對它的偏愛也會增加。

這種關係會影響供求理論所解釋的現象,因為供求理論假設消費者只會按照價格和自己的個人偏愛來買產品,參見網路外部性。

在證券交易市場中,從眾效應可以使一隻證券短時間內提升至一個不合理價位。

參見技術分析。

社會例證[編輯]意識形態,如民族主義、拜金主義、民粹主義、分離主義。

童黨與黑幫問題,如電影三五成群。

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出現慣性收視問題。

發生於南美蓋亞那之瓊斯鎮集體自殺事件。

在二零零七年,香港禁毒處報告青年人吸毒原因中,有近60%是受到同輩朋友影響,或想和同輩朋友打成一片。

[6]參考資料[編輯]^Bandwagon.Dictionary.com.[2007年3月9日]. ^DanRice(1823-1901)-PresidentLincoln'sCourtJester.[2007-03-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0). ^BandwagonEffect.[2007年3月9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8日). ^NewEvidenceAbouttheExistenceofaBandwagonEffectintheOpinionFormationProcess.International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14,No.2,203-213(1993).[2007年3月9日].doi:10.1177/019251219301400204. [永久失效連結]^HarveyLeibenstein,"Bandwagon,Snob,andVeblenEffectsintheTheoryofConsumers'Demand,"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May1950).^香港政府禁毒處-青少年為何吸毒相關條目[編輯]訴諸群眾旅鼠效應團體迷思迷因網絡外部性沉默的螺旋錯誤共識效應多數無知閱論編媒體操縱情境媒體偏見群眾心理欺瞞簡化議題(英語:Dumbingdown)虛假平衡片面真理權術大眾媒體刻意模糊焦點(英語:Obfuscation)歐威爾主義說服(英語:Persuasion)心理操縱術沉默螺旋行動主義另類媒體獨立媒體杯葛公民不服從文化干擾示威通信游擊戰(英語:Guerrillacommunication)黑客主義(英語:Hacktivism)網路行動主義媒體(英語:Mediaactivism)佔領(英語:Occupation(protest))請願抗議青年(英語:Youthactivism)廣告招牌商品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