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 | 中原地產代理

中原地產(英語: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imited,全名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是施永青與王文彥在1978年成立的香港地產代理公司,業務覆蓋中國、日本、 ...中原地產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中原電器。

中原地產CentalineProperty公司類型私人公司成立1978年創辦人施永青、王文彥代表人物黃偉雄-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總部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8號新世界大廈一座5樓產業地產代理營業額54.74億元港元(2018年)稅後盈餘6.5億元港元(2018年)母公司中原集團網站www.centanet.com.hk荃灣樂悠居分行中原地產海怡廣場分行上海楊浦區分行中原地產(英語:CentalinePropertyAgencyLimited,全名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是施永青與王文彥在1978年成立的香港地產代理公司,業務覆蓋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

母公司中原集團在1978年成立,業務包括地產代理、測量估價、資產管理、財務借貸、按揭轉介、招標拍賣及家居服務等,服務包括中原地圖、免費日報am730、利嘉閣地產。

目錄1歷史2非法回佣3附屬機構4相關條目5參考文獻6外部連結歷史[編輯]1978年末,29歲的施永青憑藉2年於地產發展公司的任職經驗[1],與中學同學王文彥共同創立中原地產[2],每人投資5,000港元於港島中環萬宜大廈分租一張寫字檯作為辦公室,需要借用別人的電話做生意,當時專營港島區的工業、商業、住宅及舖位的二手物業租賃與銷售工作。

1980年正式租用獨立辦公室,員工增至4人。

1981年設立首間分行。

1983年底租用更大寫字樓,員工達20人。

1985年初增設九龍及新界營業部,員工升至40餘人。

1986年加強宣傳公司形象及中層行政管理,發展開始踏上軌道,員工達60餘人,同年中原的發展與美聯物業並駕齊驅,並晉身香港地產代理頭三甲位置[3]。

1987年成立中原測量師行,總行遷入新世界大廈至今,員工突破100人,而中原業績已開始超越主要對手美聯[3]。

1988年成為首間獲香港發展商委託一手物業銷售的地產代理[4]。

中原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兩位創辦人在管治理念上開始出現分歧[4],施永青主張「無為而治」,王文彥則主張「強政勵治」。

由於施王二人手上各持有50%的中原股權,二人在公司決策問題上都有同等話事權。

為免影響中原的正常運作,施永青向王文彥提議,各自向管理層黃偉雄出售手中5%的中原股權,王文彥接納了建議,令中原股權變為施王各佔45%[5]、黃偉雄則佔10%[5]。

日後只要施王二人決策上出現分歧,黃的取態便成為關鍵。

1992年初的規模和業績約為美聯的1.5倍[4],但兩位創辦人的分歧卻越來越大。

惟當時黃偉雄在施王二人的決策問題上傾向支持施永青,令王文彥處於「有股無權」狀態,最後王選擇辭去執行董事職務,離開中原地產,僅保留股權,並自行創立怡居地產[4],專營太古城及沙田區二手住宅租售。

施永青執掌中原後,積極擴展業務,開設多間分行,1992年年底打入中國大陸市場,成立「上海中原國際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隨後改稱中原(中國)物業顧問有限公司,先後於上海、廣州、北京、深圳、重慶、大連、珠海、浙江、南京、天津、四川、山東及瀋陽等大城市設立分行,提供多元化服務包括一、二手房地產物業銷售及租賃,亦提供顧問及物業管理等服務。

隨著香港於1990年代中步入經濟繁榮時期,香港物業市道開始高速增長,1996年1月中原地產已於海怡半島開設第100間分行,1997年1月規模擴大一倍,第200間分行於油麻地投入服務,7月中原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推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以反映樓市走勢,同年9月更於荃灣大河道增設第300分行。

1999年11月推出網上中原地圖,成為香港最常用網上地圖之一。

2000年4月,美聯物業收購香港置業,業績一度拋離主要對手中原[4],施永青逐於2001年收購陷入財困的利嘉閣地產以抗衡美聯[4],2002年利嘉閣轉虧為盈[4]。

2004年10月中原開展澳門業務,2005年成立中原財務直接提供按揭貸款予置業人士,2010年拓展業務至台灣及新加坡市場。

2011年元旦,施永青退下董事局主席一職,僅保留董事職務。

惟事隔不足5年,因中國內地業務競爭太劇烈,原屬中國部主管的中原董事局主席黎明楷決定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