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平台」是一筆好生意嗎? | 如何 經營 線上課程

本文談了各種經營模式,而創業者最關心的就是,線上課程平台若想實現快速成長,並獲得高額利潤的回報,最終一定要走向獨佔或寡佔市場才有 ...登入取消幫助中心雜學校_校刊追蹤專題贊助作者雜學校追蹤2020-09-01|閱讀時間‧約10分鐘3收藏分享「線上課程平台」是一筆好生意嗎?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近五年來「線上課程」在台灣水漲船高,甚至出現年營業額破億銷售規模的課程平台,讓越來越多創業者或老師們也想投入市場。

我過去有多年電商營運、募資行銷和線上課程策劃的經歷,藉此分享自己過去操作這塊「新興市場」的經驗和看法。

1.台灣有哪些線上課程平台模式?首先,我想先定義本文談到的「線上課程」僅限於「成人教育」為主。

課程主要包含職涯發展、個人生活興趣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有別於大學的MOOC和K-12的「學校教育」。

而「平台」,指的是透過提供給講師和學員一個教學和交易的場所與環境。

其實「平台」的商業模式大家並不陌生,最熟悉的就是「網路購物電商平台」,也因此許多公司在投入線上課程市場時,都會選擇平台模式,並且不管是營運和行銷上都會先模仿和學習電商的經營模式。

也因此出現了兩種課程平台:綜合型主題平台:如Hahow、YOTTA,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課程內容,主題多元豐富。

垂直型主題平台:像是VClass、Jella這類專門提供英文或語言類主題的課程平台,同時還有像MasterTalk平台提供程式化交易投資的課程,或是TibaMe平台提供程式開發和軟體工具課程為主。

除了以平台「內容屬性」來分類,台灣的市場還有兩種「銷售模式」值得關注的:群眾募資課程、訂閱制課程。

前者是台灣特有,並有別於中國或歐美的主流形式,那就是:群眾募資課程。

「群眾募資」指的是個人或小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向大群眾募資集資金的一種集資方式。

在台灣我們比較常見到的募資提案是以公益或產品開發為主,不過近年來像Hahow、YOTTA都以群眾募資課程為賣點,吸引更多的講師和學員參與贊助。

課程募資的好處是降低老師在投入課程前的猶豫和成本,先以募資專案的形式來測試市場反應,並在達標獲得贊助金額之後,再投入製作課程,有效降低老師一開始投入製課的壓力和風險。

另一種值得關注的商業模式,則是「訂閱制」課程,在台灣以Pressplay平台最知名,內容主要以理財投資、財經商管為主。

訂閱制課程的好處是對學員和講師雙方都有課程品質的要求與保障,因為學員們在每個月或固定時間後要再續約時,都有一次機會「重新投票」,若老師的課程內容不好,學員就可退訂,這樣的模式可以激勵老師要做出好品質的內容。

同時,訂閱制若運作的好的話,對講師的好處也很多,除了建立起學員的忠誠度之外,還可以每個月獲得穩定的收益,並不像募資課程那樣只做「一次性買賣」。

2.線上課程平台有可能「一家獨大」嗎?談完各種經營模式後,我想創業者最關心的應該就是,線上課程平台若想實現快速成長,並獲得高額利潤的回報,最終一定要走向獨佔或寡佔市場才有機會,就像台灣的網站購物電商平台那樣。

但經營課程平台有可能模仿電商嗎?我的答案是「很困難」。

主要有兩個原因。

我們以電商行業在實現快速成並獲得利潤回報的常見公式來看:流量×客單價×轉換率=業績為了讓這公式發揮到最高成效,有許多常見的打法,例如:大量投放廣告獲得流量、燒錢補貼以低價增加轉換、商品量多又廣讓用戶可以在網站上完成「一站式購買」以提高客單價等,這些都是許多電商平台每天都在推廣的方式。

但線上課程平台在一些情況下卻無法這樣做,或至少是成效不如電商平台。

第一個原因是產品屬性不同,「課程」不像電商主要銷售的多數都是規格統一化的產品,無法在競爭的時候,採用「低價策略」來搶佔市場。

例如你在A電商平台購買的iPhone手機,和B電商平台上所銷售的iPhone其實都是一樣的產品,所以消費者會上「比價網」這類型的服務去做比價,最終在價格最便宜的平台上下單購物。

但線上課程更像是一種「服務」,它不是「大家買回家就馬上可以使用」的商品,買課程的學員,除了要花錢買,還要花時間、花精神去學習、去應用才能「真的得到」這個商品,同時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導購回答問題,修改作業才能有更好的成效。

就算是同一主題的課程,其授課內容與方式也會因老師而異,並且每堂課程的內容與資訊,相對一般商品來說更不透明,導致平台業者很難一直用價格戰去打市場,對消費者而言也無法透過簡單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