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全委保單與保險全委帳戶,你該知道的事1 ... | 真月月有利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

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我們以國泰人壽發行的”真月月有利變額 ...Gotomain|Gotosidebar首頁綠角課程綠角中文書局綠角書局文章rss回應rss如何使用本格綠角財經筆記總目錄類全委保單與保險全委帳戶,你該知道的事1—幾乎註定的績效低落過去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往往是基金,高收費的境外基金。

基金本身的高費用,再加上保單本身的成本與付給銷售人員的佣金,造成這類保單對資產累積相當不利。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台灣保險業界開始出現與流行的’類全委保單”。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

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我們以國泰人壽發行的”真月月有利變額壽險”作為例子。

其連結的投資選項如下表:(2020九月資料)從表中畫紅線的地方可以看到,這是國泰人壽分別委託聯博、摩根、施羅德這三家投信所設立的全權委託帳戶。

畫藍線的地方則可看到,這三個全權委託帳戶名稱分別是聯博全球成長收益型、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施羅德多元資產成長增值型。

全權委託帳戶的意思是說,放在這個帳戶的錢,就由該資產管理公司全權負責投資運用。

保險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之間,是全權委託關係。

投資人買進這種保單,等於是委託保險公司,再全權委託資產管理公司。

所以稱”類全委保單”。

不是投資人直接委託資產管理公司,是透過保險公司委託資產管理公司。

類似於全權委託,所以叫"類全委"。

而且譬如像這張保單,投資選項就只有用於停泊現金的貨幣型基金跟全委帳戶。

就這兩種。

沒有其他選項。

如下圖:這些全委帳戶是怎樣的狀況呢?譬如”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這個全委帳戶,在保險公司網頁可以查到以下資料:從”投資標的”一欄可以看到,這個帳戶不是替投資人去買股票與債券,是去買其他境外基金ETF。

(其實是以境外基金為主)帳戶經理費是1.7%。

也就說,保戶透過這個全委帳戶投資,不僅會被收取帳戶本身1.7%的經理費,還要交基金的內扣費用。

是雙重的高收費。

而且請注意,這個帳戶收取1.7%的費用率,替投資人管理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

如下圖:這是一個全球股債分配的投資組合。

股票部位就分成美國、歐洲、亞太與新興市場。

債券分成政府債、新興市場債、高收債與企業債。

整體股債比是64:36。

一般境外基金界的”高收費慣例”,是股票型基金經理費1.5%,債券型基金0.75%。

(這是經理費而已喔,內扣總開銷到達2-3%以上者,所在多有。

)這個全委帳戶,不論是六成的股票部位,或是近四成的債券部位,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7%的超高費用。

而且這個帳戶還不用分析公司財務或政府信用,來挑選股票與債券。

它就是替你選現成的基金組成投資組合。

這樣一個青年旅館等級的陽春服務,資產管理公司收取五星飯店等級的收費。

有多少資金在享受這樣”高級的服務”呢?從圖中的”帳戶規模”可以看到,是5.65億美金,近150億台幣。

這些錢的主人在付出這樣的高費用後,日後出國恐怕必須拮据的在一、兩星飯店中做選擇,而賣出這些產品與經營這個帳戶的從業人員,因為豐厚的收入,則可以入住五星飯店。

這會不會太諷刺了?有甚麼必要這樣大方出讓自己的資產讓別人享受呢?自己的資產,該為自己服務啊!這個帳戶主要投資的基金如下表: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大持股是一隻低成本的標普500ETF之外,其他都是境外基金。

而且沒有意外,摩根的帳戶投資的就是摩根的基金。

但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運作方式,等同這個帳戶的管理者就說:”OK,我需要幾個標的,分別投資美國股市、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全球高收債、與全球政府債。

我們公司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有發行哪些基金,名單給我,我就是選這些標的。

”請問,這還需要選嗎?就是那幾支基金啊。

這樣的”服務”,跟你收每年1.7%。

1.7%是帳戶本身的收費。

它投資的基金當然還有收費,如下表:標的名稱比重(a)內扣總開銷(b)加權總開銷(a*b)1摩根美國智選基金A股16.99%1.68%0.29%2摩根環球企業債券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