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循環遇上疫情與病災多重打擊,天然橡膠有危機? | 合成橡膠價格2021

X科技新知時時更新免費訂閱電子報訂閱退訂※此電子郵件已被使用!請勾選您感興趣的類別(至少勾選一項)產業科技科技財經網路趨勢科技新知科技新品同意隱私權政策*1839年,美國發明家固特異(CharlesGoodyear)發明橡膠硫化製程,硫化橡膠性質穩定、耐高溫,從此成為一種具有無限可能的新興材料,很快的,橡膠就用來製造水管、束帶、橡膠片、防水橡膠鞋與橡膠鞋根,1887年蘇格蘭發明家登祿普(JohnBoydDunlop)發明充氣輪胎,從此改變了人類交通,充氣輪胎先應用於腳踏車,很快應用於汽車,使得汽車產業興起,橡膠更從此成為影響人類歷史的戰略級材料。

在兩次世界大戰,橡膠是極為關鍵的軍事戰略原料,一次世界大戰的軍事氣球、架飛船、防毒面具、各種氣閥等軍用零件,以及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極為重要的軍車輪胎,都要用上橡膠,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天然橡膠的大多數用途逐漸為合成橡膠所取代,至今大體上75%全球橡膠用量為合成橡膠,僅剩25%為天然橡膠。

天然橡膠至今的生產方式,仍然跟兩次世界大戰前沒兩樣,需要種植橡膠樹,用人工切割樹幹,流出樹汁,收集汁液後曬乾凝固成塊。

天然橡膠的產地,大體上在東南亞與西非,產地分散在泰國、印度、中國,泰國佔四成產能,85%天然橡膠是由小型種植園所生產,這樣的傳統生產方式,為何沒有全數遭工業生產的合成橡膠殲滅呢?(Source:pixabay)這是因為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還是有部分物理特性不同,合成橡膠抗磨能力、彈性、耐熱力、耐用性、耐寒性、抗油性都較天然橡膠更佳,但天然橡膠的黏著性、抗切割與撕裂性、彈性疲乏耐久性等等特質仍然優於合成橡膠,這使橡膠主要應用:輪胎,還是少不了天然橡膠。

現代輪胎多半採用多層材料,以最佳運用不同材質的特性,合成橡膠利用耐磨耐熱抗油的特性,天然橡膠則利用抗切割撕裂與延展性,因此負重越重的輪胎,天然橡膠使用比例就更高,例如大卡車輪胎、飛機輪胎等。

輪胎製造大國中國,於2016年耗用全球四成天然橡膠,八成都用於製造輪胎。

由於在輪胎產業有如此重要性,因此天然橡膠每年仍有2千萬噸產能,並未由合成橡膠完全取代。

不過,天然橡膠產業既然是根基於種植,就會受許多病害與氣候等影響,在橡膠樹的原產地巴西,橡膠種植產業受到黴菌病害南美橡膠樹葉萎病(SouthAmericanleafblight,SALB)殘害,1914~1970年代大規模摧毀南美洲的橡膠種植產業,導致巴西竟然成為橡膠進口國,後來經品種與種植法改良以及開拓容易控制疫情的氣候產區,才逐漸回復產能,逐步達成橡膠自給的國家戰略目標。

在亞洲與非洲,橡膠樹則受小孔硬孔菌(Rigidoporusmicroporus)造成的橡膠樹白根病影響,造成斯里蘭卡、印尼、象牙海岸、加彭、馬來西亞、泰國橡膠種植產業損失,光是在印尼,就有超過8萬公頃,相當於5%~10%種植面積,受白根病所害。

棕櫚疫黴病害也會傳染給橡膠樹,造成馬來西亞橡膠種植損失。

隨著極端氣候造成乾旱與水災,橡膠樹種植也受打擊,泰國橡膠樹種植區2017年遭水災淹沒,導致減產7.6%。

水災也會造成橡膠樹更容易受到病害侵襲。

極端氣候越演越烈,天然橡膠種植的風險也隨之遽增。

但對天然橡膠產業威脅最大的,終究還是經濟因素。

橡膠樹種植7年後才能開始生產橡膠,之後可生產25~30年,提供農民穩定收入,但產量會逐年遞減,之後需要砍掉重新種植。

7年時間差容易造成價格波動劇烈,價格高時搶種,到7年後就發生供給嚴重過剩,價格低時,農民就提早砍樹,不種新的橡膠樹,轉作油棕,結果7年後就會產生供給缺口。

因此,與合成橡膠不同,天然橡膠的價格波動相當大,2009~2011年先漲3倍,接著一路走跌到2016年打回原形,2017年反彈,但之後又吐回漲幅,天然橡膠價格在2020年6月最新一波反彈上漲,2021年初一度逼近2017年高點。

2011年以來的大空頭走勢,讓越來越多農民轉作,於是至2019年,國際三方橡膠委員會(InternationalTripartiteRubberCouncil)警告2020年會短缺1億公噸橡膠供給,相當於全球產能7%,不過這個預告一時沒有成真,因為全球新冠疫情襲來,經濟急凍,橡膠需求也急凍,但隨後汽車產業復甦速度遠快於預期,主因是包括中國,許多疫情國家人民,因害怕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大量買車。

▲天然橡膠。

(Source:pixabay)疫情也影響天然橡膠生產本身,因天然橡膠採收是勞力相當密集的產業,當疫情妨礙全球農業外勞的流動,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