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日誌] 挑選喇叭線 | 線王 PTT

PTT網頁版登入/註冊menu新聞熱門文章熱門看板看板列表作者查詢最新文章我的收藏最近瀏覽看板名稱查詢批踢踢PTT搜尋引擎[試聽日誌] 挑選喇叭線+收藏分享看板Audiophile作者Dayner(台大攝影社20聯展)時間1年前發表(2019/09/2211:34),1年前編輯推噓16(16推0噓10→)留言26則,15人參與,1年前最新討論串1/1[試聽日誌] 挑選喇叭線趁著休假出國空檔,分享之前選喇叭線的心得。

先說在前面,我之前發過一些文章,事實上引起了一些爭議,很多前輩也不太認同。

我分享的東西其實冷門,不是主流。

絕對不會每個人都覺得好。

包括我以前談的Sony藍光,47LOS,Daitron,NESIG等等。

以上這些,如果曾經驗證過我的分享,也真的很喜歡的話,那你跟我的聽感可能比較相似,再繼續看我的分享,再跟著去實驗或購買,比較不會失望或覺得白花錢。

畢竟音響是看人喜好,而這些東西很旁門走道,不是當今主流。

…………我用4歐姆喇叭測試。

擴大機到喇叭2公尺內。

根據這個表個建議,可以用22AWG喇叭線。

https://cambridgeaudio.com/usa/en/blog/speaker-cables於是我做了22AWG喇叭線,接上喇叭。

不僅低音出不來,高音也上不去。

~~看來這個表,只能參考~~不能直接套用。

於是慢慢加粗,20AWG,高音好一點了,中低音還是出不來,17-18AWG,還是差強人意,16AWG,好一些了,過去家訪水準前前段班了…直到14AWG以上,終於滿意了!好的!所以,你需要什麼樣的喇叭線,其實只有你知道。

這些網頁的參考值,只是建議。

只有系統的主人會知道要用什麼線材,其他人都只能給予[建議],而不是[答案]。

你可以先去電子材料行,買一些便宜的工業用銅線,自己剪一剪,裸線接上去聽聽看。

先用細線,不夠再慢慢加,看要用多少的導體,可以把自己的喇叭驅動好。

試到自己滿意,再用這個為標準,去買OCC銅,甚至OCC銀。

................以上講的AWG是,總的截面,是各極多股導體的[和]。

以下講的,是單一股導體的AWG。

................要買什麼規格?其實只有你知道的。

如果都沒嘗試過的人。

我建議從20AWG開始試,然後往上或往下調整。

用16-18AWG的線,會有比較強烈的中低頻的直接感,但是缺乏高頻的質量與泛音的呈現。

用22AWG以上的線蕊,會開始有比較豐富的高頻質量與能量。

加了更多24-28AWG以上線蕊,會有更豐富的泛音表現,音符轉折也會更委婉綿密並具有連續性。

披覆的部分,我個人是覺得不需要太多披覆。

其實我自己系統的大部分線材都沒有披覆。

就算要加,最多一層金屬隔離網,不要多層然後層層緊密包覆在導體上面。

絕緣的部分,我最終版本的線材會用teflon絕緣。

我自己不使用多蕊纏繞的線材,依我自己的聽感,很細的線可能可以纏繞,但是儘量不要纏繞粗線。

截面超過24AWG的線,我會避免纏繞。

另外少蕊線可能可以纏繞,但是多蕊線,我會避免纏繞。

多蕊線,我會採用獨立teflon絕緣,避免很多導體面互相接觸。

導體部分,我自己偏好純銅,或純銀,我自己比較不習慣鍍銀,或合金的線材的聲音。

萬隆的OCC銅和OCC銀導體,品質相當的好。

是我自己偏好的導體。

最後接頭部分。

我自己的經驗,萬隆的導體非常好,接頭在水準之上,但是沒像導體那般優秀。

萬隆OCC銅導體,之前可能可以考慮同家出品的一個OFC鍍銀端子,不過之前問小李,目前已經停產了。

所以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暫時不曉得適合匹配的端子。

萬隆OCC銀導體,廠線香蕉插版本只有一種搭配,是萬隆的鍍銠緊迫式端子。

這個端子,雖然品質也是在水準之上,但是如果用到OCC銀導體,我建議要採用WBT純銀端子。

比較原本萬隆鍍銠端子和WBT銀端子,整體的三頻分布很類似,但是萬隆端子有種金屬般的光澤感和潤飾感。

換成WBT,中低頻的素質只有微微上升,主要的進步是在高頻。

WBT高頻更清亮,頻寬延伸更大,音符的呈現更為細緻且敏捷,泛音的表達又硬是比萬隆端子多了一截。

如果你的喇叭很好,然後是biwire,我建議不要只WBT放高頻,萬隆端子放低頻,雖然WBT的進步面主要在高音,但是如果不全換,整體聽起來,這樣會產生一種奇異的聲音的分離和不協調感。

因此即使是biwire喇叭,如果使用到OCC銀素質的導體,建議把原來萬隆端子都換成WBT銀端子。

這邊可以注意一件事情,萬隆的1001和1002只提供廠線,不提供切售線。

廠線的香蕉插,原廠出廠時,會灌入熱熔膠,換端子以後原本端子就報廢的,我個人建議購買的時候,選Y插。

之後換WBT,原本的頭才不會報廢。

如果不難驅動的喇叭,22AWG兩股,20AWG兩股是一種中規中矩的配方。

26-28AWG 4-6股,20AWG兩股,再加個18AWG一股,頻寬會明顯拉開,出現璀璨亮麗的高頻,和穩重凝聚的低頻。

最後,這麼多股線,要怎麼進入端子?如果單單把線蕊末端繳合,加上WBT端子,容易散開,而且施工不穩定。

我嘗試過把線蕊集中,然後上goot含銀焊錫,聲音不是那麼好。

最好聽的方法,是小李教的。

把這些導體整齊聚合,拿一小股22AWGOCC銀線,從外面整齊而緊密的纏繞一層,讓線蕊整齊不鬆散,這樣的聲音,比只接纏繞,或上焊錫,都要來得好。

在這邊,野人獻曝自己找喇叭線的過程。

這是我自己淺薄的經驗,或許主觀成分也很強,僅供大家參考。

謝謝版友們閱讀。

--※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來自:107.242.121.12(美國)※文章網址: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69123268.A.C59.html推Qwers09/2211:40,1年前,1F推推感謝用心且詳細的分享09/2211:40,1F感謝您推kenApp09/2212:10,1年前,2F推經驗分享09/2212:10,2F感謝您推KopiLuwak09/2212:41,1年前,3F推萬隆喇叭線跟電源線09/2212:41,3F感謝您1002訊號線也很棒!推Arie09/2212:43,1年前,4F感謝分享09/2212:43,4F感謝您推no1smalleyes09/2213:04,1年前,5F感謝分享非主流也是聽音響啊!有心得可以參考讚!09/2213:04,5F感謝您→icekiba09/2213:35,1年前,6F感謝分享…但是喇叭線一開始建議截面積要多一點…09/2213:35,6F抱歉是我沒寫清楚,前面講的是導體總和,後面20是講單獨的導體。

已經補充,謝謝。

推GLUESTICK09/2213:44,1年前,7F推現在也是好幾條捆一起用09/2213:44,7F感謝您謝謝以上版友幫推※編輯:Dayner(107.242.121.12美國),09/22/201913:56:03※編輯:Dayner(107.242.121.12美國),09/22/201913:57:19→KopiLuwak09/2215:00,1年前,8F訊號線有考慮直上1001,不知能不能試聽09/2215:00,8F試聽或製作一般都是找小李或韶韻(北李南韶)。

有板友推薦過宇翔,我沒接觸過,就等其他人補充。

試聽也只是聽個大概,簡單參考。

因為萬隆線材有時候要搭配其他廠的端子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推chu9001609/2217:15,1年前,9F推推,萬隆系列文給了我很多幫助!09/2217:15,9F謝謝你喜歡→chu9001609/2217:15,1年前,10F好奇問,電源公母頭有什麼推薦選擇?!09/2217:15,10F我很少分享電源頭,因為我自己是歐規系統,能選用的頭有限。

加上大部分電源線用了nesig,十分粗大,手邊只有萬隆頭裝的下去。

我自己大部分用萬隆鍍銠頭,但是我相信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用鍍銠是因為,萬隆鍍金頭,我覺得聲音不太好。

在比較不是那麼關鍵的地方,我使用台灣展泰jaketime-JT出品的一個電源頭,CP直很高,品質也不錯。

之後有時間我再來想一下心得。

我很有限的歐規頭,使用經驗上,音色自然度目前用過最好的是,ATL紅銅無鍍歐規公頭。

細緻度最好的是萬隆鍍銠。

萬隆鍍金,我系統上聲音用起來有點不自然,我不是很喜歡。

結構上,萬隆頭比較脆弱,多拆裝幾次就會容易損壞。

最便宜的是展泰,在歐規系統上使用,和furtutech中階頭等級接近。

我認為相當超值,而且結構十分穩固,也可以承受多次拆卸,是我之前實驗電源線的測試用頭。

目前在總線上使用。

furutech歐規,我只拿得到fi-38。

比起萬隆歐規度結構更好更穩固。

不過也貴50%以上。

推Had96540809/2217:44,1年前,11F樓上要不要給個想要的預算&走向~?09/2217:44,11F我這一年常常跟Had兄交換心得。

Had兄的聽力相當敏銳,有很好的素養,評斷能力也很客觀。

大家可以多跟Had兄討論。

→Had96540809/2217:45,1年前,12F推萬隆王~09/2217:45,12F推chu9001609/2218:38,1年前,13F預算實售3k內(單顆)09/2218:38,13F→chu9001609/2218:38,1年前,14F盡量不要鍍銠,系統上已經有其他銠頭了09/2218:38,14F抱歉沒能給你建議。

我自己是都用鍍銠電源頭。

我相信並非最好,只是我選擇也是有限。

依Had兄的水準,Had會兄推薦的OyaideArmor系列應該是很不錯。

電源頭很多都鍍銠,我自己因為別無選擇,全部都用鍍銠電源頭。

要避免太多銠成分,我自己的解決辦法,是我地線都另外走,不從鍍銠頭連通。

我地線,就會改用鍍銀接頭,先進入一個AR地盒,在跳接出去。

接地端子如果遇到網路上有一些,高階測試儀器的拆船貨,鍍銀端子。

可以看一下品項,標下來,通常不貴,但是很有可能會比那些不知道什麼廠牌但是弄得票漂亮亮金光閃閃的端子好。

推Had96540809/2219:04,1年前,15F我自己覺得Oyaidearmored004蠻全面的~或是FI-28(g)09/2219:04,15F→Had96540809/2219:04,1年前,16F,或捏一下上FI-46,fi-48(推09/2219:04,16F→Had96540809/2219:05,1年前,17F剩下交給D大補充!><09/2219:05,17F推joshuachina09/2221:10,1年前,18F感謝經驗分享09/2221:10,18F感謝您推EntHeEnd09/2222:26,1年前,19F推分享09/2222:26,19F感謝您推xoxoxoxoxo09/2223:04,1年前,20F謝謝d大分享~09/2223:04,20F感謝您推cazier09/2308:44,1年前,21F喇叭線也是小李萬隆手製感謝D大分享09/2308:44,21F的確,找小李做,CP值最高的!也可以選更好的其他廠端子,聲音更讚!我以前也是都買廠線,買了幾年,慢慢發現到。

廠線,平均起來的做工水準,是不如小李的。

講白了,廠線也是找人去一條一條做出來的。

小李幾十年的工藝經驗,和口碑,不會輸的。

我有些線也是我自己做的,我自己有DIY經驗,做得好不好,我看就知道。

我對施工品質也很要求,我寧可不去買廠線,而把一條上萬元的線材交給小李處理,不是沒有原因。

※編輯:Dayner(73.222.107.56美國),09/23/201909:37:30推Qwers09/2309:42,1年前,22F再推D大與小李哥好手藝09/2309:42,22F→chu9001609/2310:44,1年前,23F感謝HAD大和D大回覆09/2310:44,23F→chu9001609/2310:44,1年前,24F看來004就是下一步,到時比比跟無鍍版差那09/2310:44,24F→Dayner09/2311:55,1年前,25F期待你的心得囉09/2311:55,25F推everdef10/2621:16,1年前,26F請問音訊負極線或接地會把干擾雜訊帶出聲音嗎10/2621:16,26F‣返回看板[Audiophile]資訊‣更多Dayner的文章文章代碼(AID):#1TXkl4nP(Audiophile)更多分享選項網址:短網址:文章代碼(AID):分享至:facebookplurktwitter關閉廣告方便截圖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