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線最適合的長度@ Auster 隨手亂彈:: 隨意窩Xuite日誌 | 訊號線長度

後級是前級的負載,是高阻抗負載;喇叭是後級的負載,是低阻抗負載,理論上訊號線可以長,特別是有平衡輸出入的機器,而喇叭線不宜太長否則衰減得比較厲害,所以krell是 ...Auster隨手亂彈生活是充滿趣味性的,你一定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408211613喇叭線最適合的長度?線材祕技後級是前級的負載,是高阻抗負載;喇叭是後級的負載,是低阻抗負載,理論上訊號線可以長,特別是有平衡輸出入的機器,而喇叭線不宜太長否則衰減得比較厲害,所以krell是主張喇叭線短一點好。

但是話又説回來,喇叭線如果太短比較不能凸顯線材的特色。

短一點,力道澎湃是因為;低頻還來不及接受線材長度的緩衝就播放出來了你會有低頻很大港的錯覺,事實上是低頻太衝,不耐久聽!一般長度會選到三米是給空間大或使用雙聲道後級的用家方便調整擺位的思維,如果聆聽空間小或使用monomono的用家就沒有這個顧慮。

況且一般人都用銅線,銅線便宜,多個半米一米成本增加不大,轉嫁到消費者的部分也不大,很容易被接受。

但是銀線或Siltech的金銀合金就不同啦,消費者的荷包會斤斤計較,如果多一米你要多付10萬台幣你計不計較?所以歐洲的Siltech用家常常有用一米或1.5米的。

我自己的實際使用經驗是2米(甚至於1.9米)就夠了,1.5米聲音有點勉強,1米就太衝了!以siltech喇叭線來説高階線2米最普遍,我用過超過20對Siltech喇叭線,2米的超過九成,其他的是2.5米,要找到3米那是可遇不可求。

==========================================心得是不要低過1.5M.有則說法是訊號線是6'約1.8M,喇叭線用7'約2.1M.太短的線材聲音容易過衝。

注意的是如用兩組當Bi-wire喇叭線時,兩組線材需同長度。

不然會聽出時間差。

Bi-wire喇叭線時我的經驗是走低頻的喇叭線比走中高頻的短個0.5m(也就是說低頻喇叭線2m,中高頻2.5m)比較好。

讓低頻速度快些,不要讓它拖,這樣高中低的相位比較一至,低頻比較有層次感。

==========================================做個實驗,訊源到前級從1m換成1.5m(手上沒有更長的了),前級到後級從1.5m增加到2m(沒有更長的線了)再來是前級電源線從1.5m增加到2m.經過這幾個改善動作不但維持住原系統的解析與透明度,相對的也削弱高頻的火氣,聽起來沈穩多了==========================================我試過同一條喇叭線..原本是三米一對,後來剪成1.5米一對...同樣都是兩頭裸線..1.5米一對的聲音像是吃了大補帖一樣,變得很猛很開甚至有點刺耳...不知道是不是每一種喇叭線都有一樣的情形...很有趣的情況!!==========================================訊號線最長不要超過多長呢?3m可以嗎?又若非得要訊號線或是喇叭線其中有一個長度要比較長,大家覺得犧牲哪一個比較好呢?==========================================RCA1.5m訊號1.5m配喇叭線5m訊號線上的訊號比較弱訊號線太長會衰聲+變調==========================================小訊號傳輸,線長一些無礙,將前、後兩裝置的輸出、輸入阻抗降低些即可。

Poweramp至喇叭之間動輒0.xA~數A訊號電流的,最好是能短則短,或許還能避免因為喇叭線的電抗特性誘發Poweramp振盪發燒。

==========================================就我用siltech的經驗...如果能夠購買1.5米..就不要買一米(訊號線)如果能購買兩米..就不要買1.5米(電源線)如果能購買三米..就不要買2.5米(喇叭線)看你線材的等級...等級好...線的特性就更能發揮..你想要的韻味更是濃厚等級不夠...那就讓他導通就好..==========================================以機器的出力周波数:50/60Hz的倍數比較好,太短ㄝ聽說會聽不太出電線的味道,所以日本的電源線大多是1.5或2米的而美歐系列的1.8米居多,各人認為電源線最好不要超過2.5米(大平方數的例外).==========================================訊號線1.5米比一米的有韻味~===========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