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與天使投資人的區別 | 投資人英文

創投是甚麼? 台灣的創投基金是「創業投資基金」的簡稱,英文稱為「Venture Fund」或 「Venture Capital」,簡稱為 ...首頁繁體中文English智創專欄/WisdomColumn創業者募集資金的管道有哪些?創投公司如何評價投資項目創投與天使投資人的區別創投是甚麼?台灣的創投基金是「創業投資基金」的簡稱,英文稱為「VentureFund」或「VentureCapital」,簡稱為VC,中國地區則將之翻譯為「風險投資」或是「風險資本」。

就英文字面上即已顯露出這類型基金進行的是冒險的、有風險的投資行為,而非單指投資新創公司,因此就翻譯的精準度而言,似以風險投資為佳,本文則兩者並用。

首先說明一下創投基金的商業模式:創投基金尋找有潛力的成長型企業並對其投資換取部分股權,在被投資企業日後成功於證券市場上市(IPO)後,出脫持股獲取高額的投資報酬。

這是一般創投基金的「理想」運作模式,藉由被投資企業早期發展階段取得極低廉的股權部位,並於日後高價賣出,而取得數倍的投資報酬,這樣的報導往往令外界目眩神迷,而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更令外界企欲了解其運作的模式。

由於自投資之日起至被投資企業順利IPO為止,投資期間很長、經營上的變數很多,能夠如「理想」般的順利於IPO之後完美退場實屬不易,更多的是失敗的案例,因此這類型的投資風險相當高,故創投基金要求高昂的報酬率亦屬無可厚非,畢竟高風險需要高報酬來補償。

那怎樣的目標報酬率與投資期間可以滿足創投基金的要求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仔細了解一下創投公司/基金內部的運作。

創投基金是由創投公司所成立募集的,其基金募集對象除了來自創投公司的經營團隊外,多是資產具有一定水準以上的富人,亦即其資金來源源自外部投資人,基金投資績效須向投資人負責;基金日常保管交由信託保管機構負責以確保安全性;創投公司則有管理基金之責,需定期向投資人報告績效。

創投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則是透過內部合夥人、專業基金經理人、研究員等尋找有潛力的投資標的,經過研究、分析、評估之後確認具有投資價值,接著將該投資項目提交內部投資審議委員會進行討論,若經投審會討論通過進行投資之後,創投公司即向該投資項目方提出投資意願並進行議價,議價內容包含持股比例、投資金額、雙方權利義務等等細部合約內容、資金到位;至此,方完成創投公司挹注資金的部分,後續創投公司將持續關注投資項目的發展,定期或不定期與被投公司討論業務發展方向與各項經營成果,並盡早完成IPO活動的規劃與進程,若被投資項目發展順遂,最終順利完成IPO,則創投公司則在IPO之後於金融市場上擇機將手中持股出脫,回收資金。

資金回收後按照與基金投資人約定的方式再進行下一項目的投資、或分派股利予投資人、或是將基金清算將基金剩餘價值派回給投資人,基金公司的收入則是基金存續期間的管理費收入(為基金規模的一約定百分比),以及績效分紅。

由創投基金運作的一個循環,即可發現創投基金的幾個特色:1.創投基金的資金非全然為創投公司所有;2.創投基金進行投資有一定的程序與較長的時間評估投資項目;3.創投基金有一定的經營成本(管理費與績效費);4.基金回收時間長;5.創投基金有績效壓力:基金績效良好方才容易自投資人處取得資金;天使投資人是誰?在台灣一般人對投資企業早期發展的資金都以創投基金視之,主要是在台灣以公司法人形態較自然人進行投資有較多的稅賦優勢,且富人行事低調,避免個人資訊曝光引來不必要的困擾。

因此即便以個人資金投資,往往亦以公司名義持有相關股權,但這無損本文的討論。

在投資項目方面,天使投資人與創投公司相似,以非上市企業尤其是種子期或是早期的創業企業,進行非控股性的投資,不同的是創投是機構法人而天使是自然人;其次,創投的資金非創投所有,而天使的資金是自己的錢。

以創業者的角度觀察,其資金來源以親友為主(81.8%)、同事(8.9%)、陌生人(9.3%),此非親非故的陌生人,其投資行為純粹出自商業考量,是一將本求利的商業行為,他們認同創業者的創業行為,認為有利可圖方才願意承受投資風險,以賺取投資收益。

其實廣義而言,除了創業者本人之外的投資人,在投入資金取得一定的股權之後都屬天使投資人包括創業者的親友;而狹義的或是嚴格的界定天使投資人則是上述非親非故的陌生投資人,其進行投資時單就投資項目的盈利前景、創業者能力與人品、經驗與熱情進行評估,在滿足其獲利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之後才投入資金並取得投資項目股權。

天使投資人因其先天屬性的限制,其投資行為有幾項特色:1.投資額度較小:天使投資人以個人為主,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