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市場規則: 不同的K棒運用-平均K線 | 裁縫線策略

為什麼大家都要看K線圖,市場有規定一定要這麼做嗎? ... 平均K線(裁縫線) ... 你可以把原本的波段策略套到新的K棒看看,可能要做些參數調整,電子信箱service[at]bituzi.com不同的K棒運用-平均K線主題分類:,剛踏入證券期貨市場的我們就像迷途的小棉羊,如果沒有找到明燈,就會變成待宰的羔羊,被某些虎視眈眈的老虎當作大餐來享用。

進入市場最先要學的技術是什麼?都然是看K線圖阿!看不懂K棒你要怎麼做交易呢?這時候,你會不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大家都要看K線圖,市場有規定一定要這麼做嗎?一開始獵人也有這種疑惑,我們幹嘛要盲目地跟隨大眾呢?只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使用K線圖來看盤做交易,所以我們只得跟隨潮流嗎?獵人一開始什麼都不懂的時候,甚至懷疑K線圖是某人用來欺騙大眾的工具,很好笑吧!這就是初學者的天真(自以為)。

獵人思考的點是,成交資訊一直不斷地進來,不同的人就會解讀出不同的訊息,所以不必真的拘泥在K線圖上。

平均K線(裁縫線)今天要介紹一種簡單的變換K棒的方式-平均K線。

平均K線的平均概念來自於平均線,平均線去除了傳統K線圖過度平鋪直敘的反應市場波動;平均線會修改市場的部份雜訊,讓價格波動更加貼近市場趨勢。

所以平均K線圖進一步把K線圖做出趨勢性的整理,讓市場趨勢成為焦點。

那平均K線到底怎麼組成呢?先看下面這張圖的說明:本圖擷取自日盛期貨LEO的部落格由上面的圖形可以知道,平均K棒的組成-平均K棒收盤價=原始K棒的開高低收相加後,除以4平均K棒開盤價=(前一根平均K棒開盤價+前一根平均K棒收盤價)/2平均K棒最高價=原始K棒的最高價平均K棒最低價=原始K棒的最低價用程式語言來說,就是-AVGClose=(open+high+low+close)*0.25;AVGOpen=(AVGopen[1]+AVGclose[1])*0.5;AVGHigh=high;AVGLow=low;如此一來就可以組成比較有方向性的K棒了。

組成這樣的K棒有什麼用?你可以把原本的波段策略套到新的K棒看看,可能要做些參數調整,然後看看績效有什麼變化?也許你就會找到適合這種K棒的策略。

這邊獵人介紹一個簡單的波段策略讓大家看看平均K棒是否可用。

下圖的下半部是平均K棒的圖形,給大家參考。

測試模型:平均K棒波段模型規格與設定-•交易型態:留倉•標的商品:台指期•週期設定:30分K線•回測時間:2002/1/2~2013/9/16•回測成本設定:$1000/來回•回測軟體:MultiCharts進場規則-(1)當平均K棒實體長度超過最近20根原始K棒的平均真實區間時,啟動買進訊號。

當買進訊號啟動後,設定最近6根K棒的最高點為作多進場點。

(2)當平均K棒實體長度超過最近20根原始K棒的平均真實區間時,啟動賣出訊號。

當賣出訊號啟動後,設定最近6根K棒的最低點為作空進場點。

出場規則-(1)結算日出場。

(2)停損點設定為虧損100點或虧損1.5%,兩者取其大。

(3)500點停利。

(4)獲利超過100點而且獲利回吐40%時出場。

簡單來說,這個測試模型就是一般的價格通道突破策略,只是我們加上了一個濾網限制轉換後的K棒要夠長才能發訊。

下面就用沒加濾網跟加了濾網的模型來看看價如何?下面圖表的左半部是原始沒有加濾網的,右半部是有加濾網的。

首先看到策略績效表,可以發現總績效加了濾網的確實有比較好,而且最大策略虧損也降低不少,這當然跟進場次數降低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最大策略虧損報酬也因此提高不少。

再來看到總交易分析表,可以看到進場次數的差距非常大,加了濾網除了使次數降低,可以發現勝率也提高很多。

最後看到年週期分析表,可以發現加了濾網後有比較穩定,但是在2007-2008年績效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那兩年波動較大,等到滿足濾網條件後,往往都錯過了進場時機。

所以在使用各種濾網時,都必須回去看看過去幾年的績效變化如何?你才能發現在使用濾網時沒有注意到的漏洞並加以改進。

看完這段回測結果大家有沒有覺得哪邊怪怪的?進場的啟動設定是平均K棒的實體長度(開盤價與收盤價的差距)超過最近20根原始K棒的平均真實區間,那如果是原始的K棒實體長度超過最近20根原始K棒的平均真實區間呢?下面就是用原始的K棒做出來的結果:所以還是有差別的,大家可以試著套用在其他地方看看,也許還會有其他不同的發現喔!結語所以,要怎麼看待交易資訊都因人而異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