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股三大迷思】股票持有多年,早已經是「零成本」?這樣 ... | 零成本投資

常常聽一些長線投資的朋友, 提到這個靠著領股息「降低成本」的說法時, 甚至降到「零成本」, 仔細想想, ...Mr.Market市場先生「買進股價20元,一年後配息2元,持有成本就降為18元,兩年後就降成16元…。

」「這些股票已經持有很多年,早已經是零成本了!」常常聽一些長線投資的朋友,提到這個靠著領股息「降低成本」的說法時,甚至降到「零成本」,仔細想想,心裡總是有一些怪異的感覺。

這世界上真的有零成本的股票嗎?當然沒這種東西!但為什麼投資人會誤以為投資能「降低成本」或「零成本」?背後有三個長期投資最常見的迷思: 迷思1.覺得領股息可以降低成本?那是因為忽視了「時間」的成本!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理解了。

想像一下,假設有一個人正在和你推銷銀行定存,他的話術是這麼說:「你如果存款100萬,每年利息1%,不考慮複利,50年之後你的持有成本就變成50萬,100年之後妳的持有百萬存款的成本就變成0元了!」同樣零成本持股,但聽起來一點也不令人興奮,而且有點詭異對吧。

至少100年實在太久了!投資股票也是一樣,不是只考慮領了多少錢,等待的時間也是一種成本!每年看似成本都在降低,事實是,同樣的時間和金錢,也許投資在其他標的上成效會更好! 迷思2.靠配股配息賺錢?股息都是從本金配發,實際上你的資產並沒有增加!「定存股」是最近很熱門的概念,給人的感覺就像每年穩定領利息,但事實上銀行定存和股票,本質上仍有很大的不同。

銀行發利息時,並不會影響本金,而是額外的做配息。

但股票發股息時,是從你的本金(公司資產)拿錢出來發給你自己,所以你的資產只是從公司的口袋,換到自己的口袋,到頭來都還是你自己的錢,只有當填權息時,利息才算真正的入帳。

既然資產沒有增加,那股息自然也沒有真正的入帳,持有成本自然也不會降低。

若一檔股票填權息很困難,代表企業沒有持續在成長!而長期無法成長的企業,最後通常一致的走向衰退。

延伸閱讀:什麼是除權息、填權息?迷思3.零成本很安全?消極的心態投資,小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長期投資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等待獲利的時間真的很漫長,即使判斷發生錯誤,很難立即的發現。

投資過程如果想降低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在便宜的價格,或是選擇高配息的股票,利用逐年的配息,先回收部分的資金降低風險,所以高配息、高殖利率的公司,風險看起來相對較低。

談到高配息、高殖利率,台灣人都眼睛一亮。

但投資不是只考慮風險,也同時要考慮獲利能力!否則放定存就好,因為風險最低。

會有降低成本、零成本的心態,是因為對投資採取一個十分保守的觀點,認為只要不賠就好。

「反正已經持有很多年,都已經零成本了,就擺著領股息阿。

」抱著這種消極的心態投資,很可能賺到股息,卻賠掉價差,甚至有可能某天連股息都領不到。

白白浪費掉的時間,不也是一種「套牢」嗎?延伸閱讀:買進之後,如何精明的賣出? 快速結論:1.不要迷思領股息可以降低成本的想法,因為你也付出了等待時間2.股票配息的概念和銀行定存不同,股票配息的錢實際上是來自你的本金3.即使已經靠領股息拿回成本,股價下跌時也不該消極的放任它跌。

延伸閱讀:看更多理財技巧1.「高股息」不見得比較好?<用高殖利率選股的「5大問題」>2.如何不受「零成本」影響?<精明的持有–我的股票該賣了嗎?>3.覺得存錢很難?<年輕人,別再擔心你存不到錢了,你真正該擔心的是「錢花不掉」!>4.覺得沒時間?<別瞎忙了!其實學會「時間管理」比學會「投資理財」還重要100倍!>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上一篇文章【省錢三大迷思】為何你很努力存錢,存款卻沒增加?下一篇文章退休後,到底要準備多少錢?1分鐘算給你看!同分類上一篇有沒有高獲利、無風險、回本快的投資?送你3個字「不‧可‧能!」同分類下一篇勞退基金可以投資嗎?用一招「節稅」,報酬比儲蓄險還高?一般留言請問香港人若想投資台股有何方法,台股需要付股息稅及增值稅嗎?請指教回覆這裡有些資料先看看,不確定的我再幫你問問囉http://www.twse.com.tw/ch/investor/foreign_invest/OCFID_03b.php回覆謝謝回覆所以作者是想說什麼,鼓勵大家做價差,試問有多少人是做價差真正賺到錢的,賠掉整個人生的多的是,到時就算有時間也不夠你賠的。

1.定存股就是用時間成本換取複利2.定存股就是選擇能填權息的績優股3.當獲利配息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