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著作: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 長期投資心得

同時也是長期投資者的必讀經典書之一。

我個人偏好閱讀的類型是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的書籍,這本書我拿到後看了兩遍, ... 讀後心得與自我反思.CTF/滲透測試網路管理讀書心得理財投資資訊安全文章彙整文章目錄一覽/個人網站經典著作:投資前最重要的事-為什麼長期思考勝過短期獲利?讀後心得與自我反思KuroHuangFollowMay7,2020·12minread本書適合剛開始加入股市或對股市名詞有些了解,或想加入市場者的必讀之作。

同時也是長期投資者的必讀經典書之一。

我個人偏好閱讀的類型是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的書籍,這本書我拿到後看了兩遍,在本篇也帶入了我自己的經驗反思與最近的時事。

此外本書由綠角、市場先生、樂活大叔或是不少部落客所推薦。

對於指數型長期投資者來說更為有幫助。

AWealthofCommonSense:WhySimplicityTrumpsComplexityinAnyInvestmentPlan在本書中,你還會知道:‧為什麼長期思考勝過短期獲利?‧怎麼區分市場風險與投資組合風險?如何以正確的態度應對?‧哪些似是而非的迷思必須破除?‧資產配置為何重要?‧為什麼必須擬定投資計畫?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2802Ch1散戶投資人相對機構投資人你我皆凡人本章提到,散戶投資人必須了解,不管金融產業出現什麼樣的創新,耐心永遠是金融市場中最大的利益補償器,散戶相對專業人士最大的優勢之一是,散戶擁有保持耐性的能力,專業人士有績效上的壓力,從長期的投資組合來看「買高賣低」的行為與散戶「不遑多讓」長期思維心理因素永遠是最難的課題,每一項策略都有它的優缺點,長期買進且持有最大的問題是如果市場崩盤也要持續買進,遠比在市場上漲時候買進來的難多了,如果不想一次投入大筆金額,定期定額也是不錯的好方法,但也有相同的問題(心理)存在。

本章重點:耐心永遠是市場上最好的武器,困難的是無法遵守原則與保持耐心。

忌妒和情緒會製造問題,沒有道理去比較其他投資者的績效,主要專注在自己的狀況與目標Ch2負面知識與成功投資人須具備的特質每年檢視自己的錯誤做修正,就可以提高每年的報酬率,透過觀察與分析他人犯的哪些錯誤,就是確保自己投資的最佳方法之一。

今年年初購入石油(美股USOETF)其實我沒有想考量到會掉的這麼慘,加入eToro時候剛好是二月底,隔天即因發生一陣子的肺炎崩盤。

最初的考量也是拿商品型避險,雖然當時USO只占我整體比例的2.87%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影響,但景氣或是高波動的商品購入前還是要思考一下大環境變化。

心急成功的方法來自於無趣,不少經典之作都是重複這句話,儘管看了不少書但我自己到現在心理上還是很難去完全實踐這句話,成功投資的秘密在於這件事根本沒有秘密可言。

還是老話一句:耐心與紀律。

因為這幾個月美股大跌大漲所以我也沒有每天看盤,還有自己其他的人生目標去做,長期投資關係目前波動就暫時不要太在意了。

不事先擬定計畫如果沒有投資計畫,只依照感覺或直接投資會經常失敗。

以我自己的來說對於股票型ETF、債券與商品都有一定的比例、定期平衡。

盲從群眾,不獨立思考綜觀金融歷史上不少大崩盤前的情況,總是一群人追高,因為看似安全且是大多數人都走在同一條路上,有時候會讓自己走在極端的道路上。

但群眾真的是非常大的影響,我自己也很難去跳脫群眾思考,當大部分的人都在談論某個股票是個買入的好時機,其實也會很心動並想買入賣出。

完全聚焦短期呼籲長期投資的觀點,短期的事件影響長期來看是沒有影響的,特別是每天都有媒體提出驚恐的觀點,無從判斷是否正確,記住沒有人可以猜出短時間的市場方向如何演變。

關注無法掌控議題與抱怨書中提到很多市場因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例如2020年3月的降息與之後的總統大選等影響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不如規劃好資產配置來面對風險才是最好的策略。

二三月時候我的投資組合中搭配了30–40%的中長期債券(TLT與IEF),肺炎大跌中沒有什麼太大的起伏,儘管股票型ETF(VOO與ITOT)跌了很多但避險的債券卻是往上升。

世界上最大的錯誤:感情情感,就是情感,但這難以消除,只能降低用情感買入或賣出的想法。

一般人會在大幅下跌後賣出感覺比較好受,希望等到「情況好一點」、「股票上漲後」再下單,又或是看見「清晰的訊號」才出手。

情感會讓投資者只想著正面報酬,卻忽略可能發生的差錯。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