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務員不想讓你知道的事:儲蓄險6年內利息絕對比定存低 | 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好嗎

非終身壽險在期滿時且「被保險人」還生存即可領回保險金。

... 非利率變動型即為固定利率保單;利率變動型則是「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時會給付額外 ...在今天看見明天×保險業務員不想讓你知道的事:儲蓄險6年內利息絕對比定存低,簽了會後悔GD價值投資保險稅務shutterstock2020-06-0110:34+A-A加入收藏儲蓄險存6年後有100萬這句話很吸引人,但真的有這麼好康的事情嗎? 廣大的保險業務人員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對我罵聲連連,因為接下來要分享的儲蓄險內容有很大的機率會斷了他們的財路! 或許講不該買儲蓄險有點太嚴重,但主要是希望各位在規劃購買儲蓄險前,能夠好好思量清楚對於「儲蓄險」這個商品是否了解徹底。

 多數業務員都是這樣跟消費者推薦儲蓄險的:「1個月只要存1萬多元,6年後就有100萬!讓你輕輕鬆鬆存下人生第一桶金」,如果這時候業務員再加上「公司要停賣這種高利率的保單了」或者「下個月開始保費要提高了,不然公司不划算」之類的話,通常腦袋還沒開機的各位就會簽下那份「會後悔的合約」。

 的確,6年後有100萬這句話很吸引人,但真的有這麼好康的事情嗎? 話術1:保費有去有回,領夠本! 儲蓄險是什麼?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簡單而言,儲蓄險就是固定時間(月繳、季繳、年繳)存入固定的金額,在約定到期後可以領回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因此利息高低是購買儲蓄險一個主要的誘因。

 市面上儲蓄險的種類五花八門,保單上面落落長的名稱再搭配一堆複雜的金融名詞,曾經認真看過的有幾個人?大部分都是聽聽業務員最後所說的利率多少,這也讓大部分民眾成了業務員眼中的大肥羊!  儲蓄險常見種類 1.以繳費期間區分 躉繳(1年繳)、2年、3年、4年、6年、8年、10年及20年期的保單。

6年以上的屬於長期保單,年化報酬率普遍較短年期的保單來的差,主要是附加費用較高的原因。

 2.以保險期間區分 有分為「終身壽險「或「非終身壽險(養老險)」。

非終身壽險在期滿時且「被保險人」還生存即可領回保險金。

 3.以保單功能性區分 有「還本型」及「非還本型」功能。

還本型是有年配息或月配息的還本金,但年化報酬率較非還本型來的低。

 4.以保單參考利率區分 有「利率變動型」及「非利率變動型」。

非利率變動型即為固定利率保單;利率變動型則是「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時會給付額外的增值回饋金。

 每張儲蓄險保單上的名稱都是這4個甚至更多名詞的排列組合,可以想像會有數十種、數百種以上的保單出現。

當聽到這麼複雜難懂的名詞,想必腦袋一定瞬間關機!最後只會問業務員一句:「所以我可以領到多少利息?」,覺得滿意之後就簽下去。

  ▲看看小資族對於儲蓄險為什麼最容易上鉤? 儲蓄險的利率有多少? 內部報酬率(IRR)才是你該看的指標! 業務員經常喜歡拿保單上面的宣告利率或預定利率來跟銀行定存利率做比較,保單DM上的利率乍看下確實比定存還要好至少兩倍,但你知道宣告利率或預定利率根本不等於實際利率嗎?也就是對保戶而言,這兩個利率都不是真實的利率! 粗略來說,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險費拿去做投資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既然說是「預期」可獲得的報酬率也就代表可能無法達成。

 既然看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都不準,那要如何知道該份儲蓄險保單真正的利率呢?其實內部報酬率(IRR,InternalRateofReturn)才是你該看的指標!IRR的意義跟年化報酬率相同,只差別在計算方式的不同。

 例如,一次性的投資10萬經過10年後變成20萬,年化報酬率很容易計算為7.2%。

如果是投資10萬但分成每年投資1萬,10年後一樣變成20萬,這種資金流入、流出時間點不同的報酬率該怎麼計算呢?第二種敘述就很像儲蓄險,每年要繳納固定的保費,期滿後可以領回一筆錢,此時就要用IRR來計算報酬率。

 ▲假設一張儲蓄險為年繳保費137,498元,繳費年期為6年,第7年末解約時可領回894,425元,以IRR計算為1.8%。

 大家可以試著將你的儲蓄險用IRR計算一下報酬率後,再問自己滿意嗎? 儲蓄險絕對比定存好嗎? 話術2:保單報酬率超過銀行定存利率! 定存與儲蓄險常常被拿來一起比較,多元化的投資工具每種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及缺點,但如果業務員在推銷時總是對你洗腦「儲蓄險報酬率絕對比定存高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