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平均成本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平均成本法

採用「平均成本法」平衡整體投資效益「月供股票計劃」的優點在於採用「平均成本法」的投資方式,即在股票價格較低時購入較多股票,而在價格較高時則購入較少股票。

在長線投資策略下,讓您毋須擔心短期的市場波動,平衡整體投資效益。

例子:(以港元例子作參考)投資月份每月投資金額(港幣)扣除手續費後的投資淨額(港幣)每股購入價(港幣)購入股數投資淨額(港幣)1月1,00095015.3861938.182月1,00095017.2455948.203月1,00095016.7056935.204月1,00095017.5054945.00 購入總股數2263,766.58 平均成本價格(港幣)=投資淨額÷購入總股數 =3,766.58÷226 =16.67



2. 【分享】股票平均成本計算機

股票平均成本計算機: 1. 可以協助您計算購買的每張股票、加密貨幣、ETF、期貨、貨物的平均成本。

2. 沒有平台限制,手機、平板、桌電或筆電都可以使用哦!【分享】股票平均成本計算機股票平均成本計算機:1.可以協助您計算購買的每張股票、加密貨幣、ETF、期貨、貨物的平均成本。

2.沒有平台限制,手機、平板、桌電或筆電都可以使用哦!3. 內文附有使用教學。

手續費:%股票成本計算股票名稱股價股數小提醒:假如有領股利的話,只要新增一個欄位,股票名稱填寫該股名稱,股價填零,股數填您領到的股息就可以囉!使用說明假設交易所的手續費為1.5%,且您在台積電的股票於400元時,購買10張,接著在450元時,又購買了15張。

然後,還購買了130元的0050兩張、35000元的比特幣10顆。

那麼您只要按「新增欄位」。

 在對應的欄位填上數量。

 接著點擊「計算平均成本」。

 下方就會顯示平均成本囉!免責聲明:投資一定有風險,金融投資有賺有賠,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是投資失敗,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ByRayYang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Tag:自製小程式沒有留言:張貼留言較新的文章較舊的文章首頁訂閱:張貼留言(Atom)總瀏覽量Youtube頻道Translation熱門文章【分享】內建鏡頭(Webcam)畫面顛倒的解決辦法【分享】股票平均成本計算機【日文學習筆記】い形容詞與な形容詞的變化【分享】神魔體力計算器【教學】教你如何用電腦開啟Wave【教學】光碟機打不開的解決辦法【分享】神魔技能升級計算器【分享】藍屏代碼0X000000D1的解決辦法【分享】戳戳樂APP-Poke!Poke!【分享】神魔體力空間換算小幫手文章類別財經類相關Yahoo新聞財經新聞鉅亨財經新聞財訊台股公司基本財務資料查詢區塊鏈新聞Bitcoin86加密貨幣排行榜CoinGecko財報狗-選股好用看盤軟件TradingViewCMoney投資小學堂CMoney投資網誌資訊類相關資訊新聞科技報橘工程師履歷撰寫教學玩具烏托邦鳥哥的Linux私房菜程式語言教學誌演算法與資料結構Github教學GiveMePasS'sAndroid惡補筆記SHAOLIN.TWTony'sBlogPython程式設計Python多執行緒教學Geocoding-批量處理地址轉換經緯度用Python控制Chrome瀏覽器—Selenium初體驗菜鳥教程語言類相關BBCTEDVoiceTubeYoutuberI'mJonasYoutuberLoganDBeck小貝標籤雲讀者來自



3. 平均成本法

平均成本法以規律機械式的方式,固定周期、固定金额地投入資金买入某一种资产(如股票、基金、外汇、货物等),而不是一次性将全部资金买入。

这样,即便在 ...平均成本法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平均成本法(英語:DollarCostAveraging,DCA)又名「懶人理財術」或「定期定額投資法」,為投資學名詞,指在特定間隔期間(例如每月買入一次)、買入固定金額的某資產的投資策略。

平均成本法的目的是為了規避因資產的波動性對投資人最終收益造成的負面影響。

平均成本法以規律機械式的方式,固定周期、固定金額地投入資金買入某一種資產(如股票、基金、外匯、貨物等),而不是一次性將全部資金買入。

這樣,即便在買入資產後該資產出現下跌,因投資人沒有將全部資金投入,故損失較一次性單筆買入者少,後期還可因低位買入進一步拉低平均成本。

因而使用平均成本法策略的投資人除了可以不斷累積投資資本外,也可將「擇時能力」從投資決策因子中排除,以分批投資方式進入市場,降低單一時間點投入的風險,讓投資者不必「等」或「猜」所謂適當時機,不需去挑選何時執行進入、何時退出市場的指令。

目錄1收益2優點3缺點4評價5改良6參考資料7外部連結收益[編輯]假設投資人每隔一定時期,投入相同金額,則投資人用平均成本法獲得的收益率是:[1]r=pFp~P−1{\displaystyler={\frac{p_{F}}{{\tilde{p}}_{P}}}-1}其中,pF{\displaystylep_{F}}是投資人最後賣出資產時,該資產的單位價值,p~P{\displaystyle{\tilde{p}}_{P}}則是投資人歷次投入資金時,各時點該資產單位價值的調和平均數。

當投資人每次投入之間的投資間隔與整個投資周期相比非常短時,p~P{\displaystyle{\tilde{p}}_{P}}的值近似於在整個投資周期內該資產單位價值的調和平均數。

優點[編輯]平均成本法可以平抑購入資產的波動性,使投資人單位持有成本維持在該資產波動幅度內的中低水平,避免一次性買入時可能發生的「買在高點,跌在後面」的風險。

定期買入定額的基金或證券,當價格較低時,客戶用同一金額可以購買較多基金單位或股數,而當下次價格較高時,客戶用同一定額的投資,則購入較少單位的證券。

在長線投資上,該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賬戶內,單位平均成本是較一般投資方法為低。

且多次分開買進,可以分散單次買入點過高的風險。

平均成本法不需要投資人一次性投入一大筆資金,而是每隔一定期限投入一小筆資金,故而較適合用定期獲得的資金(如薪水)理財的投資人。

平均成本法是部份基金公司及投資顧問大力推薦的投資方法,接受這一策略的客戶會將每月收入的一部份會用作投資且不再需要基金公司及投資顧問提供的專業投資建議,因而可降低基金公司的成本。

平均成本法尤其在先跌後漲的市場中能得到比直接投入更好的報酬。

缺點[編輯]平均成本法不需要投資人「擇時購買」的能力,但沒有幫助投資人解決「何時賣出」的問題,投資人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止盈」技巧,長期的收益率將不會很理想。

平均成本法要求投資人必須進行長線投資並忍耐可能發生的浮虧,一旦投資人無法忍受浮虧或失去耐心因而停止投入或將資產賣出,將導致平均成本法失敗,造成虧損。

長線而言,對於雖有波動但不斷成長,或是波動很大而成長不明顯的資產,平均成本法可以幫助投資人有效規避風險並獲利;但若一項資產長期的趨勢是不斷下跌的,平均成本法的投資人仍然會虧損。

例如電訊盈科收購了的香港電訊股票,雖然投資人所得的單位平均成本是較低,但是一隻差勁的證券,還定期買入,結果總投資只有虧本了。

此外,如果在一個先漲後跌的走勢中就會因投入成本較高而有比直接投入較差的報酬。

評價[編輯]研究投資策略的商業和學術專家對平均成本法有著不同的觀點。

[2]蘇茜·歐曼(英語:SuzeOrman)等理財師[3]認為平均成本法減少了投資者在一次性投入中的風險,但是TimothyMiddleton等人卻認為平均成本法事實上就是一個營銷噱頭。

[4]有研究者按照既往真實市場的情況分析了平均成本法的成本和收益,很多結果都提示平均成本法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收益率。

[5][6][7]近段時間許多對平均成本法的研究將重點放在了行為經濟學角度。

[8]Middleton認為,相比於一次性買入,平均成本法讓投資者更願意投入更多的資



4. 利用成本線,可以了解主力、外資的成本價位!

成本線真實反映股票成本. 成本線的定義比均線更嚴謹,. 均線只是股票的平均價格,並沒有考慮交易量. 但成本線還加入了身分別與交易量的考量,. 更能忠實反映持 ... 1.先上課2.做習題問題討論利用成本線,可以了解主力、外資的成本價位!編輯刪除收藏成本線真實反映股票成本成本線的定義比均線更嚴謹,均線只是股票的平均價格,並沒有考慮交易量但成本線還加入了身分別與交易量的考量,更能忠實反映持有股票的成本。

 在籌碼K線上方可以找到成本線的選項勾選就會依個別顏色顯示  成本線之上做多;成本線之下做空由前面的觀念知道成本線是均線的嚴謹版,所以成本線的用法和均線是一樣的!但成本線因為還有身份別的關係,所以1.融資成本線2.投信成本線3.外資成本線分別是短、中、長期投資人判斷進出場的主依據。

  短線投資人參考融資成本線因為融資是散戶指標,而散戶不像主力有龐大資金可以做長期佈局,通常是短期買賣,所以融資成本線會非常貼近股價走勢圖。

 (贊助商連結)  以雃博(4106)為例(分析工具:籌碼K線)  中線投資人參考投信成本線相對於外資,投信的布局多為中長期,以月為單位,大概3個月、半年這樣進出,所以中長期的投資人應該參考投信成本線 以晶電(2448)為例(分析工具:籌碼K線) 長線投資人參考外資成本線最後就是資金最龐大的外資,一般而言,外資的佈局多為長期,以年為單位,所以長線投資人應該參考外資成本線。

 以敦吉(2459)為例(分析工具:籌碼K線) 最後,提醒投資朋友,如果乖離過大,就不要再追高了。

白話來說就是,股價和成本線已經拉開一段距離後,就不要再加碼進場了。

  歡迎加入 籌碼K線FB秘密社團一起討論好股票、解籌碼! 立即開啟>>籌碼K線 更多籌碼K線的功能待你去挖掘 【免費試用籌碼K線】→→《點我點我!》←← 想知道更多籌碼達人的秘訣嗎?快點擊下方開啟籌碼K線參考看看吧    電腦版尚未安裝閱讀器會無法開啟請先下載哦安裝說明 點擊下方加入Line線上客服及粉絲專頁面     還有其他10堂投資課程,學完你就不再是理財新手囉!▶▶看下一課如果我們的課程對您有幫助,歡迎您與更多人分享!登入會員紀錄課程進度再做一次習題你可以再參考這些資料課程目錄{"rId":27,"cId":396,"isShowLevelIndex":true,"domainName":"k","mId":0,"defaultRootImg":"/learn/images/root-image.gif","IsManager":false}



5. 股票成本計算@ 股市達克:: 痞客邦::

開始買賣股票後就會有了成本計算方面的問題一般來說股票成本計算方式分為兩種先進先出法平均成本法第1種算法比較容易也就是依買進的順序來做為賣出時的 ...關閉廣告股市達克跳到主文歡迎對股票有興趣的人一起來學習囉!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ul21Sun201321:37股票成本計算開始買賣股票後就會有了成本計算方面的問題一般來說股票成本計算方式分為兩種先進先出法平均成本法第1種算法比較容易也就是依買進的順序來做為賣出時的成本計算例如某股不同時間買進62元1張,54元1張,67元1張漲到70元先賣出1張損益計算70000-62000=8000 第2種算法依上面的例子成本變成62+54+67/3=61損益計算是70000-61000=9000 帳面上看起來似乎多賺了1千塊平均法剩下的持股成本算法就是買進的總成本/股數囉!不過其實這只是在計算成本上習慣的選擇最後得到的結果其實是相同的依照一般股票買賣的計算則大多是以先進先去為主不論何種算法!都要記得幫自己的買賣作紀錄唷!(以上舉例均未包含手續費及賣出交易稅)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pexhan股市達克pexha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財經企管個人分類:入門知識上一篇:除權息下一篇:2015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有獎徵答▲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贊助商連結文章分類股東會紀念品分享(1)每日盤後資訊(210)股市達克說(3)入門知識(14)最新文章熱門文章文章搜尋最新留言參觀人氣本日人氣:累積人氣:回到頁首回到主文免費註冊客服中心痞客邦首頁©2003-2021PIXNET關閉視窗



6. 撈底必懂:平均成本法的利與弊

投資者定期定額買進目標股票或基金,由於投資金額已固定,股價高時買得少,​股價低時買得多,藉此拉低長期平均入貨價,增加投資者的獲利機會 ...閱讀全文0WendySo2020年4月22日上午5:35·4分鐘(閱讀時間)全球步入熊市,又是價值投資者重整部署的好時機。

這時候,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Averaging)是許多投資者會積極運用的工具。

這個看似無懈可擊的「懶人」投資法,是否真的全天候無敵?我們就來一一拆解。

「價高少買、價低多買」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Averaging)歷史悠久,是長線投資經常用到的工具,特別是當投資年期長達幾十年的時候,典型例子是退休金投資。

投資者定期定額買進目標股票或基金,由於投資金額已固定,股價高時買得少,股價低時買得多,藉此拉低長期平均入貨價,增加投資者的獲利機會。

月供股票計劃,就是最常見的平均成本法應用;另外強積金每月把供款固定百分比投進會員的指定基金,亦是另一種平均成本法。

平均成本法的利與弊平均成本法的吸引之處,是「價高少買、價低多買」這特點,容易令人覺得怎麼都不會買錯:無懼市場高低,投資者可以較低成本價入貨,長期下來不就穩賺嗎?而不少投資初哥,都會誤以為這是一個法則。

其實,平均成本法一樣可能蝕錢,而且可以蝕不少。

舉個例說,假設投資者在大牛市的高位開始月供股票,即使之後市場進入熊市,只要熊市的深度及時間低於牛市,投資者一樣會蝕錢;就算拉個20年期,如果一個股票市場長期沒有增長,只是上上落落,投資者就只會「白做一場」。

個股的道理也一樣,而且風險亦較大;除非投資者買中像亞馬遜這樣的股票,公司長期增長,否則到頭來亦很有可能「得個吉」。

所謂「平均」,是把正面落差和負面落差,一樣平均掉;平均成本法,最終只是把投資者入貨價的波動減低,但絕非等同於穩賺。

了解平均成本法的內裏乾坤,就明白如何把這方法靈活運用。

熊市是平均成本法的最佳出場時機平均成本法,在熊市時就大派用場了。

由於「摸底」是不可能的任務,投資者可先篩選有長線回報前景的優質股票,然後利用定時定額的方式入貨。

具體操作上,可以利用銀行的月供股票計劃,或加碼現有的月供計劃;另一選擇,是自行把資金分小注,定期入市,但這方法的缺點,是不斷考驗投資者的定力,只有極少數人能在上落市把持入貨規律。

如果一向已有透過月供股票入貨,跌市時,就算不打算加碼進場,除非急需資金或未來收入有威脅,亦盡量不要「斷供」;這樣的話,投資者仍有機會利用冧市入貨翻身。

如何活用平均成本法既然平均成本法並非萬能,長線投資者是否應不予考慮?平均成本法的最大功能,是減低風險,但並不擔保會把回報極大化。

由於沒有人能預知市場走勢,什麼時候熊變牛、牛變熊,投資者把手上部分資金,以平均成本法長期投資市場(stayinvested),不失為保本的一個方法。

但如要改善回報,除了揀啱股票,還須一定程度的順勢操作,熊市時大膽加碼,牛市時稍作迴避。

萬變不離其宗,換句話說,回報始終與投資知識和風險承受,緊密相連。

延伸閱讀中國移動強絕藍籌兩大要點買入前必須知!軟銀賣股巨額套現阿里巴巴為何可成贏家?三隻不應錯過的高增長醫藥股使用這個方法讓你在投資股市時馬上達到分散風險之效恒基停派紅股幾時才應再買入?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作者WendySo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MotleyFoolHongKongLimited(www.fool.hk)2020Moneydj理財網·1天前《美債》6月小非農增69.2萬人優預期殖利率仍下跌MoneyDJ新聞2021-07-0107:08:39記者李彥瑾報導儘管ADP公佈的6月就業數據強勁,反映美國勞動市場正逐漸擺脫COVID-19疫情衝擊,但美國公債殖利率週三(30日)仍全面下跌。

部份分析師認為,美債殖利率下滑,原因是市場押注通膨不會持續高於聯準會(Fed)訂下的2%目標,即使有證據表明,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增強,已增添不少物價上漲風險。

MarketWatch報價顯示,紐約債市30日尾盤時,對Fed利率政策較為敏感的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0.3個基點至0.247%;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挫3.6個基點至1.443%;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3.1個基點至2.065%。

(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

)觀察6月及



7. [更新] 平均成本法績效

依所有買進的股票平均值計算平均單位成本(1股買多少錢)。

購買總成本= 54,846+​52,374+49,069+48,619 = 204,908 平均成本(1 ...2019年8月26日[更新]平均成本法績效版本更新2019-08-26新增功能:績效報告-平均績效(精簡)。

位置:績效報告>平均成本法1.平均成本法績效精簡版-運用個股平均成本法為基礎,計算損益。

2.共同檢視總損益、未賣出持股及已賣出獲利。

3.用於長期買賣個股時,加計股利、減資等情況,其單位平均成本及損益的狀況。

(以上持股為隨機範例資料,請勿做為投資依據)個股績效成本計算:先進先出法及平均成本法在分批買進(賣出)個股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認列投資的成本,我們以為什麼會有UPGEAR股票記帳?的資料為例(如下圖),來說明在賣出部份持股後,如何計算損益。

不同時間買進的股票(共計204,908) 不同時間賣出的股票(共計253,608)截至4/9共賣出了二張,總計115,122(56,383+58,739),而手上的持股還剩二張,此時要如何計算已賣出的股票賺或賠了多少呢?既然我們知道賣出的金額(115,122),接下來就是賣出成本金額的問題了,在這裡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計算已賣出的損益:先進先出法依時間先後順序,將先購買的股票金額,先賣出。

賣出成本=54,846(1/8)+52,374(1/10)=107,220損益=115,122-107,220=7,902平均成本法依所有買進的股票平均值計算平均單位成本(1股買多少錢)。

購買總成本=54,846+52,374+49,069+48,619=204,908平均成本(1股)=204,908/4,000(共買4張)=51.227賣出總成本=51.227*2,000(共賣2張)=102,454損益=115,122–102,454=12,668再選擇成本計算方式時,與投資者的操作方式及偏好有關,以平均成本法來說: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預測股價最高點或最低點,所以當我們不斷的逢低加碼時,可以持續的降低單位成本,而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也視為購買成本的降低。

平均成本法會因為持有的時間越長,單位的持股成本下降的空間會越大。

另一種方式,先進先出法,顧名思義,先購買的股票先出售,在計算單位成本時,仍然是將所有購買的成本做平均,只是會先扣掉已賣出的成本(1/8及1/10賣出的成本)將剩下的股數再做平均。

在UPGEAR.NET股票投資管理中可以做選擇,但不管選擇是先進先出或者平均成本法,最後在加總計算持股損益及已實現損益時,加總的結果會是一樣的。

熱門文章:持股股利收入-預估收益及預估殖利率(依持有成本)自選組合(口袋股管理)有關偏好設定的其他文章:手續費(含折扣)與交易稅設定定期定額存入設定===========================股票投資管理工具 https://www.upgear.net 台股雲端股票記帳、績效報告、口袋股追蹤,建立自己投資的財報報告,進行記帳、追蹤、管理,同步行動裝置,隨時隨地掌握。

網頁行動版https://www.upgear.net/minvstock GooglePlayAPP於8月26,2019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標籤:版本更新,績效報告位置:Taiwan5則留言:Unknown12/21/2011能不能增加『後進先出法』?也就是進行區段操作的時候,最後買入的股票,最接近現值,採用後進先出的方式,也較能反映當時狀況。

舉例來說:我依照700600500400攤平的方式買入,當價格升到450時我可考慮賣掉一張,依照平常先進先出的方式我將會賣掉700那張,結果大賠,且後續的均價也會低估。

但是若採用後進先出的方式,我是賣掉400那張,顯示小賺,存貨均價也不會給低估,這樣比較適合中長期的區段操作方式買賣。

回覆刪除回覆chhars6/06/2015同戶頭不能後進先出刪除回覆回覆UPGEAR.NET6/08/2015對!目前沒有後進先出法,因為我們的開發資源也有限,會以贊助會員的需求為優先考量,若此需求的用戶夠多的話,我們也會納入評估,謝謝您.刪除回覆回覆回覆Unknown7/23/2013在"投資績效"好像缺了"平均成本"此欄位例如:50元買進,56元賣出,50元再買進等於成本為53元?回覆刪除回覆UPGEAR.NET6/08/2015在投資績效的先進先出法及平均成本法裡,



8. 平均持股成本

平均持股成本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目錄1什麼是平均股本成本2平均股本成本計算3相關條目4參考文獻[編輯]什麼是平均股本成本  平均持股成本是用來計算股票經過100%的換手率交易後持有者股票的平均價格。

[編輯]平均股本成本計算  平均持股成本就是每次進股的單價乘上股數加上手續費後計算出的平均成本。

  舉例:某股票a  2007年1月10日購進1000股每股8元  2007年1月24日購進1500股每股10元  2007年3月2日購進2000股每股5元  至2007年3月2日止未賣出的,則這三次購進的a股票至2007年3月2日止的平均持股成本為:  (1000*8+1500*10+2000*5+手續費等其他費用)/(1000+1500+2000)[編輯]相關條目股本成本[編輯]參考文獻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9%B3%E5%9D%87%E6%8C%81%E8%82%A1%E6%88%90%E6%9C%AC"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赏MBA智库APP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分享到: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温馨提示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

本條目相關文檔 成本論--長期平均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50頁 成本論--長期平均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50頁 成本論-長期平均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50頁 成本論--長期平均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49頁 成本論--長期平均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50頁 什麼是成本平均法?8頁 水利工程區域平均供水成本2頁 基於平均發電成本的風電項目經濟性分析3頁 淺析水利工程區域平均供水成本9頁 淺析水利工程區域平均供水成本5頁更多相關文檔本条目相关课程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jane409,Mis铭.頁面分類:股票術語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平均持股成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首页文档百科课堂商学院资讯国际MBA個人工具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打开APP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29,261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條目討論編輯收藏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工具▼鏈入頁面鏈出更改上載文件特殊頁面可列印版永久链接導航最新資訊最新评论最新推荐热门推荐编辑实验使用帮助创建条目随便看看R90睡眠法內捲優勢識別器奶頭樂理論第一性原理2021年QS全球EMBA排名垃圾人定律“4+2”法則稀缺頭腦模式頭寸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懶螞蟻效應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最後更改10:18,2017年4月19日.智库首页-百科首页-关于百科-客户端-人才招聘-广告合作-权利通知-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友情链接©2021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