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 存款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賺多不等於有錢!小資族用比例分配薪資,每月儲蓄不要低於30 ...

大多時候,因為我們沒先將薪水做妥善地分配,因此常常會聽到月薪很高的人卻沒有存款的事情。

這時,利用比例原則來分配自己的薪資就是一件很 ...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Googlenews|電子報|FACEBOOK|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金融理財投資理財賺多不等於有錢!小資族用比例分配薪資,每月儲蓄不要低於30%賺多不等於有錢!小資族用比例分配薪資,每月儲蓄不要低於30%給不同財務狀況者的建議文/一流人   2021-03-07瀏覽數57,500+僅為情境圖。

取自pexels分享分享複製連結編按:如果你是理財新手,我會建議你優先使用631法則去做分配。

簡單來說,631法則就是:生活開銷60%,這包含所有消費,舉凡是生活中要花到的錢,都包含在這60%裡。

(本文摘自《25歲存到100萬》,作者為李勛,以下為摘文。

)如果現在你有1元,你會存多少?這句話大概是我從有記憶以來,在理財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了。

如同「未雨綢繆」這句話是我媽媽的口頭禪,她總認為人生有太多無法預料與確信的事情,因此在我慢慢累積積蓄的同時,每當達成目標時,我總是第一時間跟她匯報。

大一那年,我存了七萬塊。

從那一年開始,我也不再向父母拿零用錢。

我盡己所能地不想成為父母的負擔,因此很用力地存錢,而那些理想中的存錢金額目標,只不過是對自己的一點交代或只是一種認可,告訴自己終於成長了。

我身旁也不乏許多及時行樂的朋友,偶爾我也會很羨慕他們,但我真的做不到,就像鳥與魚互相渴望彼此的生活,卻誰也無法在對方的環境中存活。

但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痛苦,有時羨慕僅僅是因為自己做不到罷了。

因為要叫我花錢,我反而常常不知道錢要花去哪邊,最後又只能洄游到我的戶頭中。

但我透過這些理念生活了那麼久,從來都沒有因為存錢而感到痛苦,反而都是雀躍而欣喜的。

或許我現在還沒辦法真切地描繪理想生活的模樣,但我相信存下來的這些積蓄,會帶我走向更遙遠的地方。

適合理財新手的631法則如果想要達成未來的理想生活,就要開始檢視自己「儲蓄及支出的比例分配」。

其實透過上一篇的個人財務試算表,就能更了解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及支出到底有沒有透支。

而在個人財務試算表上,我也有把各筆規劃的比例詳盡列出來,這個比例也可以依照你的薪水去做變換。

如果你是理財新手,我會建議你優先使用631法則去做分配。

簡單來說,631法則就是:生活開銷60%,這包含所有消費,舉凡是生活中要花到的錢,都包含在這60%裡。

接下來,要規劃30%的儲蓄,如果儲蓄已經達到一定金額之後,你就可以從這個比例再去做細分。

可能是15%用於儲蓄,另外的15%再拿去投資。

最後的10%則是風險規劃,而風險規劃主要用於買保險。

因為如果你生病或發生意外,有時候要花的錢可能會比儲蓄還要來得多,所以我會建議你每個月可以提撥10%來購買保險。

但如果你才剛出社會,只有60%的消費比例對你來說已經有一點點吃緊的話,其實10%的風險規劃可以後續再做規劃。

你可以先把10%分配到消費,或是分配到儲蓄裡面,也有可能調整成消費65%,儲蓄35%。

但是有一個重點要提醒,你的儲蓄比例千萬不要小於30%,不然存錢速度就會變得非常緩慢,而且可能會很難存到錢。

利用比例分配原則最好的原因就是,如果你薪水上漲了之後,每個月的儲蓄金額也會因薪水上升而跟著調高,你就不用再為該存多少不知所措,這個方式會提供給你一個準則。

圖/僅為情境圖。

取自pixabay可按自身狀況調整理財比例:631→433現階段的我已經從631法則晉升到了433法則:40%是投資,而30%則是儲蓄,接下來的30%才是消費。

在我接觸理財一段時間之後,除了物慾下降之外,每個月開銷其實並沒有用到60%那麼多,每個月30%的生活開銷對我來說算是非常足夠,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剩餘的錢,讓我繼續留到下至於在儲蓄的部分,因為我已經存到第一桶金,也將大多數的高活儲數位帳戶都存滿了。

這時候我對於存錢就不需要再放太多的比例,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將收入的40%放在投資上。

但是有



2. 小資族該如何每月多10%存款?學心理學家理財3心法,用 ...

【大大學院解讀】小資族該如何每個月多存10%?行為科學家Rosa博士表示,透過營造困難的花錢環境,並善用「新起點效應」,即使月入30K也 ...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精選文章熱門時事電子商務跨境電商電商平台網路賣家電商服務電商心法行動電商網路趨勢網路行銷社群經營網路廣告關鍵字行銷行銷心法網紅/直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金融科技FinTech軟體應用網路人才學職場競爭力課程活動線上學習搜尋文章大大學院文章搜尋搜尋退休理財熱門時事小資理財小資族該如何每月多10%存款?學心理學家理財3心法,用「預先承諾」幫自己的財務健康把關!2021-05-17創新拿鐵/陳蔚銘圖片來源:創新拿鐵【大大學院解讀】小資族該如何每個月多存10%?行為科學家Rosa博士表示,透過營造困難的花錢環境,並善用「新起點效應」,即使月入30K也能存大錢!  WendydelaRosa是行為科學家,在杜克大學主持「CommonCentsLab」,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行為科學改善美國中低收入人口的財務健康。

  Rosa博士和研究團隊在2017年做過實驗,把美國領取食物券(SNAPfoodbenefits,美國政府發放給低收入戶換取食物的消費券)的人分成「按月發放」和「按週發放」兩組。

雖然總額相同,按週領取組總有餘裕,按月領取組總是透支。

(延伸了解:天天嚷嚷要存錢,每月底看戶頭還是空空如也?掌握退休金「早、長、選、定」4心法,實現財富自由,提早退休!)  他們分析,一次領一個月的人手頭突然變得寬裕,財務安全的錯覺阻擋了大腦未雨綢繆的能力。

就像上班族在剛領薪水那天、和接近月底數饅頭過日子時,花起錢來感覺大大不同。

  而身處在鋪天蓋地鼓勵消費的行銷廣告中的我們,又該如何開源節流?以下是Rosa博士的三個建議。

  創新點:營造困難的花錢環境、善用人生轉折點,小資族也能存大錢!  本文3大重點:1.讓花錢變得困難,存錢才會變得容易。

2.對「未來」的自己好一點!「預先承諾」讓你多出10%存款。

3.善用「新起點效應」,讓重要的理財決定贏在起跑線。

 1.讓花錢變得困難,存錢才會變得容易  Rosa博士曾主持過一項計畫,調查人們每個月收到帳單後,最後悔的消費行為有哪些。

  調查結果發現,除了預借現金之外,大部分消費者都認為「外食」是最主要的非預期支出。

各種方便的電子支付讓人隨手就買杯飲料、三明治等小點心,這些零碎的小額消費累積起來,就是「凌遲」存款的最大元凶。

 (圖片來源:Pixabay)   而住在大都市的Rosa博士也檢視了自己的帳單,發現他每個月使用Uber、Lyft等共乘服務的開銷竟然高達2千美金,比一個月的租車費用還要貴!  雖然他下定決心要減少這筆支出,但過了一個月後,搭車費用仍無法有效減少。

這讓Rosa博士意識到省錢光靠意志力還不夠,他需要讓花錢的過程變得「困難重重」,於是他做了兩個改變:  A.解除乘車APP綁定的信用卡,改成「存多少用多少」的簽帳金融卡;同時,設定300美金的額度,只要用完就必須重新儲值,而這道多出來的步驟程序就會讓懶惰的人性放棄。

  B.目標設定成「次數」而非「金額」。

因為人類大腦相當懶惰,要記住這個月「花了多少錢」有點困難,但要記得當月「搭了幾次車」則相對容易。

因此Rosa博士把目標從「一個月不能超過2千元」改成:「一週只能搭3次」或是「一個月只能搭12次」。

  如此一來,Rosa博士以往每月動輒50~75次的搭車頻率下降許多,順利達到「節流」的目標。

  除了日常消費,若你是沈迷網購的「剁手黨」,Rosa博士也建議你可以刪掉網頁快取裡的「自動完成」功能,之後的每次購物都得重新填寫整張表單,增加消費過程的阻力;或是刪掉購物APP、移除信用卡綁定改用ATM付款等等,都是可以有效守住錢包的小動作。

 2.對「未來」的自己好一點!「預先承諾」讓你多出10%存款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大腦看待「現在」和「未來」的方式截然不同。

  我們看待「未來」的自己時會出現過度樂觀的傾向:覺得自己明天一定可以把落後的工作進度彌補回來、下個禮拜多運動兩次把今天吃的大餐補回來。

  於是,「現在」的自己就放心地把痛苦交給「未來」更能承擔的自己,專心享受當下。

 (圖片來源:Pixabay)   對美國人來說,最佳的存錢時機是領到退稅支票時(在台灣,或許是領年終的時候),但大部分人卻選擇把這筆「意外之財」花光而不是儲蓄。

  因此



3. 每月投入3千元,20年後滾出140萬存款!過來人揭小資族3個 ...

每月投入3千元,20年後滾出140萬存款!過來人揭小資族3個翻身機會,賺錢祕訣就在其中. 王淑華(小黛) + 追蹤 已追蹤. 2021-01-20 10:25 ? 人氣. 贊助本文 ...VVIP會員會員專區支持我們新聞新聞總覽VIP專文政治國際軍事國內中港澳重磅專訪專題歷史調查風數據運動風民調地方新聞風影音公民運動立院直播評論評論總覽風評專欄投書風書房文化財經重磅財經下班經濟學名人真心話科技冷戰1%Style房地產生活風生活職場旅遊美食健康品味生活科技娛樂居家汽車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選文風編輯導讀支持我們電動車論壇Search»台灣投資ETF蔡英文柯文哲中國歷史國民黨理財川普立即登入帳號維護會員資料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作者專區支持我們登出會員中心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WSJ訂閱支持我們現正熱映中熱門文章更多文章熱門分享小資族若想透過投資累積財富,可遵循巴菲特的「複利滾雪球法則」來操作。

(示意圖/Pixabay)每月實領薪資不到台幣兩萬五,小黛老師還說:「要先扣掉房屋租金和交通費,剩下的再分成三份,一份當生活費,一份當緊急預備金,一份拿來定期定額投資,這樣我每月只剩不到六千元可以拿來吃穿,一天只有兩百元可以花用」。

聽到學生阿芳敘述她的生活現況,老實說我很心酸、很無奈,感嘆台灣GDP表現不俗,但企業獲利都進了老闆的口袋,大家的薪資水準和鄰近韓日兩國家比起來,硬是差了一大截。

【熱銷蔬菜箱補貨!】嚴選5大類12種品項蔬菜產地直送到家根據台灣主計處109年10月薪資統計分析,平均年薪(包含年終和獎金)達64萬,換算月薪約為四萬七千多;但超過半數的就業人口年薪低於50萬,如果以14個月計算,每月約為三萬六。

以目前台灣剛畢業的大學生起薪約為三萬,碩士約為三萬五千元,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員工的薪水和剛出社會的碩士生是一樣的。

相較於韓國和日本,同一級職員工的基本薪資大約是台灣2~2.5倍,有些企業老闆這樣解釋:「日、韓的生活費用比台灣高出將近2倍,薪水本來就是跟著物價走的」,這種說法在我看來只是模糊焦點,台灣整體企業的獲利表現是優於韓國和日本。

提供好的薪資福利條件才能留住好人才,難道老闆你會不知道嗎?尤其這次經過新冠疫情影響,更彰顯出台灣人才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也打臉那些曾經公開批評台灣年輕人不具競爭力的不良企業主。

除了安慰,還是安慰,因為和阿芳有同樣際遇的年輕人非常多。

有些人北上希望能在大都市裡找份前景較好的工作,但每月靠著實領二萬五薪水,只能和同事或朋友合租套房,早午餐都在便利商店解決,難怪小七、或全家的餐盒銷量越來越好。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沒有爸媽、兄弟姊妹可以靠,如果你選擇北漂、南下租房工作,就要有心理準備,要勒緊褲帶5~10年,用時間拼搏翻身的機會。

其實以人生時間軸概念來看,5~10年時間並不長,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的投資。

有些人可能不到5年就可以達成目標,有些人必須更久才能掙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差別就在於方法和毅力。

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有翻身的機會?同樣都是努力賺錢儲蓄,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財富自由,有些人卻得勤儉度日?(圖/取自PAKUTASO)第一、積極開源:投資人兩腳錢四腳,如果沒有用跑百米速度很難追得到錢。

台股近日又創新高,投資人要居高思危,最好等拉回再來承接,沒錯觀念正確,問題是你接了嗎?「股市大跌,嚇都嚇死了,千萬不能碰,要等到最低點……股市大漲,更是害怕壓,千萬不能跳進去當最後一隻白老鼠……」我們不是神,無法準確預測未來,我們永遠不知道最高點、最低點,而且投資理財專家都教過,千萬不能道聽塗說隨便投資,更不要融資槓桿操作。

沒錯我們不是神,但我們可以養成神一般的投資紀律,不追高不殺低,紀律就是跟著規則走,按照你的投資計畫進行。

1234全文閱讀王淑華(小黛)最近三則報導新冠疫情下,外送商機來得又急又快!重度使用者揭它4大絕佳優勢,聰明老闆都加入新冠疫情教我們的事》隨時會失業、生活型態全改變⋯她道出5點中肯建議,不做一定會後悔念二流大學,也能進一流企業!過來人曝真實心聲,年收百萬、好成就才不是高學歷的專屬權利看更多喜歡這篇文章嗎?請王淑華(小黛)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請我喝一杯咖啡來自贊助者的話顯示更多相關報導金錢能不能讓人更快樂?5個問題檢視自己是否有「富人思維」有錢人不會做的5個決定!專家揭窮人才有的理財盲點,是你翻不了身的重大關鍵斷捨離專家是她!賣二手物2年回收50萬,拜金女搖身一變整理達人,雜物也能淘出黃金月薪3萬小資族,如何存到買房頭期款?專家曝5個關鍵方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