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風險定義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技術介紹

而在OHSAS 18001條文3.4與3.14中對「危害」與「風險」的定義有清楚的說明:​「危害」係指一個潛在傷害(包括人員受傷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場所環境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技術介紹工研院環安中心謝錦發一、前言  危害的鑑別、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之規劃(一般則統稱為風險評估)是OHSAS18001系統驗證規範中最重要的工作,若未能適當的評估風險並加以控制,則安全衛生的推動將失去其根本之意義。

 二、風險評估之範疇  風險管理為OHSAS18001標準主要訴求。

在條文4.3.1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之規劃,即要求組織必須完成三項工作,包括:安全衛生危害的鑑別、依據危害鑑別結果進行的風險評估,以及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實施必要控制方式的擬定。

   而在OHSAS18001條文3.4與3.14中對「危害」與「風險」的定義有清楚的說明:「危害」係指一個潛在傷害(包括人員受傷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場所環境損害、或上列各項之組合)的來源或狀況;而「風險」係一個特定危害事件發生之可能性及後果的組合。

可能性即指特定危害事件發生的機率,而後果則代表其影響的嚴重性。

   一般而言,在執行危害辨識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去加以思考:1.是否有引發傷害的因子?危害的根源是什麼?2.危害是如何發生的?可能受到影響或傷害的是那些人員?3.這些傷害後果會有多嚴重?   而明顯得知不具傷害的危害,可不必記載或作進一步的分析。

   因此,在執行危害辨認時,必須明確地辦認出危害型態,我們可以由損失的四個來源(PEME):人員、設備、物料與環境來加考量,下面是一些危害根源考量點:(1)人員: a.會有什麼危害類型的接觸(Contact)引起人員受傷、職業病或工作壓力?一般可將對人員的危害區分為下列十二類型:  ⊙被撞:正常移轉中物體、意外的起動與移動、移動中物體脫離正常軌跡、儲存/堆積/放置  ⊙撞及:突出的物體、擁塞地區的工作  ⊙被觸:有害的物質、壓力設備失效  ⊙觸及:電氣設備、灼熱物體  ⊙被夾:移動中之設備/物體  ⊙被抓:固定或移動設備之突出物體  ⊙陷入:地面或地板的開口  ⊙跌倒:地面濕滑、突出物  ⊙墜落:梯子、施工架、台階  ⊙用力過度:搬運沉重物料、鬆開咬死物件  ⊙暴露:釋放之粉塵與蒸氣、噪音的危害、過度的溫度  ⊙外物入眼:飄浮於空中的粒子、彈出物體 b.工作人員是否會有一些不合適的動作會危害到安全、品質或製程? (2)設備: a.工具、機器、搬運設備或其它相關設備可能會造成什麼危害? b.什麼設備最易發生緊急意外狀況? c.這些機器設備是如何造成危害的? (3)物質 a.化學物質、原物料、產品會造成什麼危害暴露? b.原物料、化學物質、產品裝卸、操作時會有什麼特別的問題? c.原物料、化學物質、產品如何造成危害? (4)環境 a.在整理整頓之內務工作上是否有潛在危害? b.噪音、照明、溫度、振動、輻射上有什麼潛在危害? c.環境是如何造成產品、安全及品質的不良影響?  進行評估時,針對以上危害的來源,考慮是否有以下的危害存在?即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人體工學性危害。

此四類危害包括不同類型的傷害,分別列示如下:1.物理性危害 機械性傷害:切、割、夾、捲傷、壓傷、撞傷 能量性傷害:墜落(位能)、跌傷(位能)、X-ray(游離能)、紅、紫外線(輻射能)、振動(機械能)、燙傷、凍傷(熱能)、壓力(壓力能)、電擊、感電(電能) 生理性傷害:窒息(呼吸系統)、通風(呼吸系統)、照明(視機能)、噪音(聽力機能) 2.化學性危害 火災、爆炸、人員中毒呼吸系統吸入、皮膚吸收、誤食、注射慢性疾病、皮膚腐蝕、肺部灼傷 3.生物性危害 針頭感染、空氣感染、唾液感染、食物感染、皮膚感染 4.人體工學性危害 搬舉重物(肌肉拉傷)、下背部疼痛(姿勢不良)、過度的拉伸肢體、過度疲勞   以上所述無法涵蓋所有狀況,事業單位可以依照本身的作業特性,將作業的性質及工作場所列入考慮   除上述評估方法的相關原則外,標準也提到:"提供決定設施的要求,訓練需求的鑑別及(或)作業管制的建立之資訊"與"…..將藉由4.3.3節訂定目標與4.3.4節訂定安全衛生管理方案"的敘述是一致的,即建立以風險為基準(Risk-based)的安全衛生計畫,以決定設備設施工程改善;人員認知、技能提昇之訓練規劃;及建立管理措施或改進管理標準的依據。

至於"提供必要性措施的監督資訊,以確認實施的有效性及適時性"則指針對風險評估結果之追蹤與稽核,且為維持其有效和適時,應定期再評估,並對作業變更、製程修改亦建立安全審查的機制。

三、風險評估的方法  我



2. 風險與安全:安全知識

風險的發生; 可承受的風險. 風險與安全的正確定義為何?《ISO/IEC 指南51》國際標準提供下列定義。

什麼是風險? 風險的定義是「危害發生機率與危害嚴重性的 ...首頁 > 什麼是風險評估 | 風險與安全風險與安全機械設計流程風險評估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3步驟風險的發生可承受的風險風險與安全的正確定義為何?《ISO/IEC指南51》國際標準提供下列定義。

什麼是風險?風險的定義是「危害發生機率與危害嚴重性的組合。

」換句話說,風險=危害嚴重性×危害發生機率什麼是安全?安全的定義是「免於無法承受的風險」。

換句話說,即使視為「安全」,無法承受的風險仍然存在。

風險的發生存在風險意味著什麼?請看下圖。

左圖中有一隻獅子,也就是危險,但光只有獅子是不足以發生危害。

右圖中有人在場,這表示可能發生獅子攻擊人的危害。

右圖代表有「風險」存在的狀況。

請務必明白此狀況與「危險」存在的狀況不同。

下載可承受的風險根據《ISO/IEC指南51》,「安全」的定義為免於無法承受的風險。

換句話說,將風險降低到可承受的等級,就能達到安全。

下載 > 機械設計流程安全標準史與組織圖安全標準史安全標準組織圖了解安全措施風險與安全機械設計流程風險評估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3步驟性能等級的考量ISO13849-1修訂版PL(性能等級)PL參數選購安全設備前光柵的安裝與安全距離安全光柵選擇重點【價格篇】關於我們|隱私聲明Copyright(C)2021KEYENCECORPORATION.AllRightsReserved.tcm:53-1418243-64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