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關係 | 量價曲線

而供給曲線是正斜率,供給曲線右移表示供給增加,左移表示供給減少。

在圖1、2中我們將供給與需求曲線畫在同一圖上,探討供需相互作用後量價的 ...首頁◆新聞◆台股◆美股◆新VIP◆選股◆基金◆ETF◆自主理財◆iQuote◆固定收益◆知識庫◆焦點專題◆財經台◆櫃檯◆XQ◆更多金融理財多空人民幣報稅未上市權證港股討論區2021/5/9加入會員|+粉絲團| 設為首頁|手機版首頁新聞研究報告討論區部落格財經百科書籤全部研究報告新聞財經百科書籤MoneyDJ理財網財經知識庫財經百科首頁熱門詞條百科內文收藏|主題|編輯量價關係回應(0)人氣(49866)收藏(1)jhz管理者訊息名片量價關係介紹(基礎篇) 首先我們要明白量價關係就是供需關係,供需曲線圖的縱軸是價格,而橫軸是數量,這不就是量價關係嗎?接著我們要對供需關係有基本認識,需求曲線是負斜率的,需求曲線右移表示需求增加,左移表示減少。

而供給曲線是正斜率,供給曲線右移表示供給增加,左移表示供給減少。

  在圖1、2中我們將供給與需求曲線畫在同一圖上,探討供需相互作用後量價的變動方向。

 先探討供需變動,而供給不變的例子。

圖1中,原來需求曲線為DD線,供給曲線為SS線,供需均衡點為E點,此時P1為均衡的「成交價」,而Q1為「成交量」。

假如需求因某種因素而增加,需求曲線由DD線右移至線D'D',則新的均衡點為E點,此時成交價會由P1漲至P2,成交量則會由Q1擴增為Q2。

價格漲了成交量也變大了,量價同方向變動,這種現象稱為「量價配合」。

如果圖1中原來的均衡點E',而後來由於需求曲線左移,新均衡點移至E點,則價格由P2降為P1,成交量由Q2減少為Q1,價格跌了,成交量也縮小了,量價也是同方向變動,這種現象也稱為「量價配合」。

 量價配合是一個表現在外的「現象」,它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供需互動中,需求產生變動所引起,需求是「主動」作左右移動的增減。

但供給曲線仍然沒有移動,它仍是價格低一點就少賣一點,價格高一點就多賣一點,所以供給是「被動」的。

 接著來探討供給變動,而需求不變的例子。

圖2中,原來的供給曲線為SS線,需求曲線為DD線,供需均衡點為E點,此時P1為成交價,而Q1為成交量。

假如供給因某種因素而增加,供給曲線由SS線右移至S'S'線,則新的均衡點E'點,此時成交價會由P1跌到P2,成交量則由Q1增加至Q2。

價格跌了成交量卻變大,量價呈反方向變動,這種現象稱為「量價背離」。

如果圖2中的原來均衡點為E',而後來由於供給曲線左移,新均衡點移至E點,則價格由P2漲至P1,成交量則由Q2減少為Q1。

價格漲了成交量反而減少,量價也成反方向變動,這種現象也稱為「量價背離」。

 量價背離同樣是一個表現在外的「現象」,其背後成因是因為在供需互動中,供給產生變動所引起,供給是「主動」作左右的增減。

但需求曲線仍然沒有移動,它仍然是價格低一點就多買一點,價格高一點就少買一點,所以需求是「被動」的。

總結如下:量價配合的表象是價漲量增、價跌量縮,而其內含是指需求(買盤)主動,供給(賣盤)被動的情況,所以量價配合又稱為「買盤主導型」的量價關係。

相反的,量價背離的表象是價漲量縮,價跌量增,而其內含是指供給(賣盤)主動,需求(買盤)被動的情況,所以量價背離又稱為「賣盤主導型」的量價關係。

 說明至此,已把量價關係的基本原理解釋清楚了。

然而知道這基本原理之後,又應如何運用在實際行情的研判上?我們在後面的量價關係介紹(應用篇)中將會教讀者如何將量價關係基礎原理,與實際看盤技巧連結的技巧。

量價關係介紹(應用篇)   前面已說明量價關係的基本原理。

然而知道這基本原理之後,又應如何運用在實際行情的研判上?接著我們要將量價關係基礎原理,與實際看盤技巧連結,教讀者如何應用。

 下圖1是假設的分時指數與成交值圖,圖中AB時股價漲,A'B'的成交值也擴增,這就是「價漲量增」。

BC時股價下跌,成交值也由B'縮小為C',這也是「價跌量縮」。

同理,CD時價漲量增,DE時價跌量縮,以此類推。

可知圖1是一個完全「量價配合」的分時走勢與成交值圖,只要圖中的分時指數與成交值高對高,低對低,就是量價配合的行情。

  量價配合是表面的「現象」,而其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買盤是主動的,而賣盤是被動的。

當買盤的力道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