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平均價格 | 收盤價怎麼算

在第二層到第九層中,記錄每家上市公司16個交易日收盤價數據,雷同第一層股價的總平均值的計算方法, 求得各層股票平均價格以及平均流通量, 結果見表3。

股票平均價格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股票平均價格(StockAveragePrice)目錄1什麼是股票平均價格2股票平均價格的計算公式3股票平均價格的模型[編輯]什麼是股票平均價格  股票平均價格即從某個時點算起,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平均價格。

我們通常所說的,實時均價是現在這個時刻買賣股票的平均價格,等於E分時成交的量乘以成交價),然後除餘總成交股數。

  股票平均價格反映了個股在一段時間以來的真實交易成本。

[編輯]股票平均價格的計算公式  股票平均價格=總成交金額÷總成交股數×100%  總成交金額=成交量×成交價  股票平均價格與成交價進行對比,可以斷定期間多數交易的盈虧狀況。

作為盈虧的平衡點,均價對價格具有一定的支撐和阻擋作用。

[編輯]股票平均價格的模型  滬深A股分類:  1)按流通量聚類分層  滬深股市至2001年底共有1100多家A股,利用它們的流通量數據,可將這些公司分層。

把流通量在30000萬股以下的公司(流通量在30000萬股以上的只有十幾家公司,不在研究範圍內)從小到大排列,採用間隔為13的等距抽樣,抽得83個樣本,根據流通量從小到大分別編為1~83號。

樣本點之間採用歐氏距離,用系統聚類分析中的最長距離法將樣本聚類分層,其結果見流通量分層聚類圖。

  2)按每股收益聚類分層  滬深A股2001年有盈利的上市公司近1000家,其中每股收益在0.10~0.80元之間的有847家(每股收益在0.80元以上的幾家公司、0.10元以下的微利公司以及虧損公司,不在討論範圍內),按每股收益從少到多排列,採用間隔為13的等距抽樣,抽得65個樣本,雷同按流通量聚類分層方式,最後將847家公司按每股收益分成了八個組,它們分別為0.100~0.145元、0.146-0.209元、0.210~0.254元、0.255~0.295元、0.296~0.356元、0.357~0.430元、0.431~0.560元和0.561~0.800元。

  股票平均價格模型:  1)層內股票平均價格  2001年10月至12月滬市(深市)綜合指數收盤在1670~1691(478.8~490.3)點範圍共有16個交易日,各日收盤點位見表1(滬深股市綜合指數收盤點):日期l0月l0日l0月l2日l0月l5日l0月23日l0月25日l0月26日l0月3O日l0月31日滬市綜合指數深市綜合指數l686488.7l69l488.7l687487.9l670481.9l676485.0l677484.2l682485.6l689486.9日期l1月2日l1月5日11月6日11月19日12月13日l2月l4日l2月l8日l2月l9日滬市綜合指數深市綜合指數l69l488.6l679484.2l67l482.1l670478.8l688489.8l675486.0l687490.3l672485.4  表1中16個交易日滬市綜合指數收盤的平均點位為1680.688≈1681,深市為485.88≈486。

136家上市公司中屬於第一層(流通量不超過3600萬股)的有15家,它們在上述16個交易日的收盤價見表2。

  在第二層到第九層中,記錄每家上市公司16個交易日收盤價數據,雷同第一層股價的總平均值的計算方法,求得各層股票平均價格以及平均流通量,結果見表3。

  2)股票平均價格模型  經過觀察散點圖並用不同曲線擬合Y與X的關係,剩餘平方和最小的是雙曲線關係,其中ε是隨機擾動項。



    (1)  由此得到滬市(或深市)綜合指數1681(486)點、每股收益在0.2100.254元之間的股票平均價格Y對平均流通量X(單位:百萬股)的雙曲線回歸模型:    (2)  如果滬市、深市綜合指數分別為R1和R2,則(2)式右邊分別乘以修正繫數和,此時,滬市、深市股票平均價格模型分別為:    (3)  和    (4)  3)股票合理價位模型  研判某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時,不能簡單地應用模型(3)(或(4),這是由於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除了與其流通量有關外,還受其股本結構、品牌效應、所在行業成長性、所在地域經濟發展前景諸多因素的影響。

不過可以利用(3)式(或(4)式)求出股票價格修正繫數,從而確定某上市公司股票的合理價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