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16-03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其他試題 | 移動平均法題目

物價持續下跌時,淨利由高而低依序: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先進先出法。

【​D】03.有關成本流動假設敘述正確 ...跳到主要內容會計16-03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其他試題取得連結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以電子郵件傳送其他應用程式12月26,2017【選擇題】【A】01.假定某家公司採用定期盤存制,採用先進先出法,試問公司98年1月份銷貨成本為(A)$1,057,000(B)$1,073,350(C)$1,090,375(D)$1,117,000。

數量單價1/1期初存貨18,000151/8進貨32,000161/12銷貨40,000201/15進貨10,000181/25進貨20,000191/31銷貨25,00024銷貨成本=$15×18,000+$16×32,000+$18×10,000+$19×5,000=$1,057,000【A】02.下列敘述何項錯誤?(A)物價持續下跌時,先進先出法比平均法所算的淨利高(B)目的地交貨的銷貨,尚在運送途中時,應屬於賣方的存貨(C)委託他店代銷的商品,未售出前,應視為本店的存貨(D)銷貨折扣在計算期末存貨零售價時,不作為銷貨之減項。

物價持續下跌時,淨利由高而低依序: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先進先出法。

【D】03.有關成本流動假設敘述正確者有幾項?①先進先出法的期末存貨金額接近市價,②個別認定法適用於不可替換的項目,③定期盤存制與帳面盤存制在先進先出法下所得期末存貨金額一定相等,④加權平均法只能用在定期盤存制(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

【D】04.如果存貨價格隨時間上漲,採「先進先出(FIFO)」會有(A)較低的淨利、較高的現金流量(B)較低的淨利及現金流量(C)較高的淨利、較低的現金流量(D)較高的淨利及現金流量。

採FIFO,物價上漲時,期末存貨較高,銷貨成本較低,淨利較高。

存貨價格上漲,須較高的現金流量。

【A】05.某公司今年初開始營運,並分次買入三單位存貨:第一單位購入價格$860,第二單位購入價格$840,第三單位購入價格$810。

若該公司當年度賣出第一單位及第三單位,則公司採用個別認定法計算,其毛利會較用先進先出法計時增加(減少)?(A)毛利會增加$30(B)毛利會減少$50(C)兩種計會方法下毛利相同(D)毛利會增加$20。

個別認定法銷貨成本=$860+$810=$1,670先進先出法銷貨成本=$860+$840=$1,700個別認定法銷貨成本較先進先出法少$30,毛利會增加$30【B】06.下列為斗南反斗城5月份的商品帳:日期摘要數量單位成本單位銷售價格5月10日進貨200$155月15日銷貨(150)$205月20日進貨200 205月27日銷貨(250) 25另已知當月初有存貨100單位,每單位平均成本$10,該公司採用定期盤存制加權平均法,5月份銷貨成本為何?(A)$1,600(B)$6,400(C)$7,000(D)$8,000。

可售商品總成本=$10×100+$15×200+$20×200=$8,000平均單位成本=$8,000÷(100+200+200)=$16銷貨成本=$16×(150+250)=$6,400【C】07.就賦稅觀點分析,企業為使稅賦合法減輕,在物價上漲時期應採用(A)個別認定法(B)先進先出法(C)加權平均法(D)移動平均法。

[85統測改編]【A】08.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公司總經理希望財務報表發佈後,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則公司之存貨成本計價應採用(A)先進先出法(B)移動平均法(C)加權平均法(D)個別辨識法。

[85統測改編]【D】09.大量可替換商品,物價上漲期間,存貨採用何種評價方法,容易發生虛盈實虧?(A)加權平均法(B)移動平均法(C)個別認定法(D)先進先出法。

[86保甄改編]【A】10.興進公司購入商品一批,商品訂價$500,000,取得10%之商業折扣,另支付購貨運費$20,000,購貨佣金$10,000,購貨關稅$30,000,則該批商品成本為(A)$510,000(B)$520,000(C)$530,000(D)$580,000。

[88保甄]成本=$500,000×(1-10%)+$20,000+$10,000+$30,000=$510,000【B】11.禮義公司採實地盤存制,87年9月份有關期初存貨、進貨及銷貨資料如下:期初存貨100件@$189/5進貨200件@$199/22進貨300件@$179/11銷貨250件9/25銷貨200件在先進先出法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