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更美好: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 | 開放式課程是什麼

「開放式課程」 (OpenCourseWare, OCW) 是近十年來網路科技與教學結合產生的全球性的教育革命運動:「開放」意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藉由網路, ...簡報設計及規劃多媒體教材英語教學講義設計及撰寫創新設備vs.教學(IRS、電子白板)iPadvs.紙本教材遠距教學、OnlineCourses線上系統運用(CeibainNTU、社群)雲端系統vs.教學翻轉教室 首頁>教學資料庫 本文章點閱次[臺大]開放,讓世界更美好:臺大開放式課程(NTUOpenCourseWare)的機遇與挑戰文章來源: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475文/謝瑞齡(本中心數位媒體組數位內容製作人)、康仕仲(本中心數位媒體組組長)  傳統教學中,老師在固定的時段和教室裡上課是為人熟知的教學方式,但最大的缺點是限制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難以對課堂以外的學習者產生廣泛的影響。

「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OCW)是近十年來網路科技與教學結合產生的全球性的教育革命運動:「開放」意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藉由網路,免費的使用高等教育的教學資源。

實際的作法是將教師上課的影音內容、講義、課程大綱和討論問題等放到網路上,使得社會大眾無論是老師、學生或自學者,都可以觀看或下載,以達到知識交流的目的。

延伸而來的概念是更強調師生互動社群和交流平台的「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

開放式課程的意義即在於:人類知識與文明成果的傳播與交流打破了學校的藩籬,為全人類所共享。

  2001年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率先開展出開放式課程,至今全球參與「開放式課程聯盟」(註1)的會員橫跨了21種語言,來自49個國家、281所學校及教學機構,提供了至少9,025門課程;(註2)單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程網站就累積了超過1億2,500萬瀏覽人次。

(註3)科技的創新不僅開拓學習者的視野,更衝擊了固有的教學模式,其影響之大稱為「高等教育的海嘯」(註4)也不為過!  那麼,臺大開放式課程(http://ocw.aca.ntu.edu.tw/ntu-ocw/)是如何在這場海嘯中逆風高飛呢? 臺大開放式課程的成就   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正式創立於2010年3月,初期以通識教育課程為主,隨著2011年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的挹注,每學期平均上傳二十門課程,加上本中心數位媒體組、教務處資訊組、GET臺灣通識網、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以及共同教育中心的通力合作,始至今日的規模。

課程的蒐集共有四種邀課方向,分別為:核心課程(各系必修)、經典課程(大師丰采)、特色課程(特色選修)以及熱門課程(優質通識),提供社會大眾豐富多樣的知識享受。

  臺大開放式課程的優點在於涵蓋了完整的影音和講義內容,表1顯示每門課程平均有13份講義以及將近20份影音教材,全影音課程比例將近100%,(註5)同時每份影音及講義教材均經過智慧財產權審查,(註6)以兼顧著作權人權利的保障以及知識傳布的自由,使得學習者不僅能夠如臨上課現場,聽講的同時更能夠搭配講義,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表1: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的統計數據(註7)   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的瀏覽人數自創站以來持續穩建成長,圖1顯示隨著2013年1月9日臺大YouTubeEDU頻道 (註8)成立,以及臺大開放式課程的「全球化的挑戰與因應」引爆中國大陸論民熱議後,瀏覽人次便創下歷史性新高,至今平均每月有11萬人次造訪網站。

   圖2顯示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主要的瀏覽者96%來自亞洲,大部份分布在臺灣、中國大陸和香港等華人地區。

可見臺大開放式課程深受全球華人注目,不論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與美學,或是科學研發、生物環境等課程,都透過網站向全世界的網友展現臺灣大學教學與研究的軟實力。

圖2: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瀏覽者來源的國家分布(註9)  表2顯示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上最多人點閱的課程橫跨各學科,涵蓋人類思考與生活的各種面向,不論是邏輯學、數學、化學或物理學,或是文學、哲學、美學、社會學、政治思想或世界脈動,冷靜與激情、精確與浪漫的並存,在在呈現了臺大開放式課程實是人文與科學兼容並蓄的知識殿堂。

  表2:累計最多人點閱的課程和授課教師(註10)  表3則記錄了全世界網友對於臺大開放式課程的感謝與熱愛,可見知識的分享呼應人類求知的渴望,開放式課程是值得永續投入與經營的教育事業。

表3:網友迴響學習模式的重新塑造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