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图 | Pareto chart

柏拉圖(Pareto Chart)又稱排列圖法、主次因素分析法,是一種条形图和折線圖的組合,為品質管理上經常使用的一種圖表方法。

1930年由約瑟夫·朱蘭首次應用於 ...柏拉圖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柏拉圖(圖表)」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名稱為柏拉圖的條目,請見「柏拉圖(消歧義)」。

柏拉圖 品管七大手法之一目的 依分類找到最常出現的問題†一柏拉圖之範例,由圖可知shrink與porosity即佔80%之累積頻率,為主要之因素,一旦這些因素得到糾正,大部分問題即可消除。

柏拉圖(ParetoChart)又稱排列圖法、主次因素分析法,是一種條形圖和折線圖的組合,為品質管理上經常使用的一種圖表方法。

1930年由約瑟夫·朱蘭首次應用於品管當中。

按照發生的頻度排序,顯示了多少結果是由每一個識別出來的原因產生。

概念上與柏拉圖法則有關,是品質控制的一個工具。

也是品管七大手法的工具之一[1][2]。

簡介[編輯]柏拉圖根據「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的原理而製作,其結構為兩個縱坐標和一個橫坐標,合併長條圖及折線圖所構成。

左側縱坐標表示頻率,右側縱坐標則表示累計頻率(以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之名稱,按影響大小順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應的因素的影響程度(即出現頻率為多少),上方之折線則表示累計頻率線(又稱柏拉圖曲線)。

柏拉圖一般用以在大量的事項中找到最常出現的事項。

在品質管理中,多半是代表最常出現缺陷的來源、最常出的缺陷種類,或是最常見的客戶抱怨原因等。

若可以改善最常出現的前幾個項目,就可以大幅降低缺陷的累積頻率,這也是柏拉圖的目的。

相關條目[編輯]品管七大手法管制圖直方圖帕累托分析法帕累托法則(80/20法則)統計製程分析(英語: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資料來源[編輯]^NancyR.Tague.SevenBasicQualityTools.TheQualityToolbox.Milwaukee,Wisconsin:AmericanSocietyforQuality:15.2004[2010-02-05]. ^ASQ.asq.org.[2019-05-10]. 閱論編品質管理工具品管七大手法魚骨圖查檢表(理貨單)管制圖直方圖柏拉圖散布圖(相關圖)層別法品管新七大手法KJ法(英語:Affinitydiagram)關聯圖法系統圖優先次序矩陣圖矩陣圖法過程決策程式圖法活動網圖表法品質管理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帕累托图&oldid=61378744」分類:圖表品質專案管理品質管理導覽選單個人工具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命名空間條目討論臺灣正體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查看閱讀編輯檢視歷史更多搜尋導航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說明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工具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固定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列印/匯出下載為PDF可列印版其他專案維基共享資源其他語言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Català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etuviųBahasaMelayu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vensk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編輯連結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