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美股投資學》為何要投資美股市場?該觀察哪些財務 ... | 美股投資學

《美股投資學》是近期一本關於美股投資的新書, 作者Jenny是JC財經觀點的創辦人,本身也是資深的投資人,有豐富的美股投資經驗。

這本書包含了關於美股基礎 ...Mr.Market市場先生《美股投資學》是近期一本關於美股投資的新書,作者Jenny是JC財經觀點的創辦人,本身也是資深的投資人,有豐富的美股投資經驗。

這本書包含了關於美股基礎入門的觀念與知識,以及作者Jenny自己在投資美股時的分析思考方式。

以下是市場先生閱讀《美股投資學》這本書後,所撰寫的閱讀心得,同時也是本書的推薦序。

—幾年前市場先生曾經和一家新加坡最大的券商主管交流,提到大多數的台灣人投資股票都是以台灣為主,當時我好奇地問他,新加坡人是不是也以投資新加坡股市為主?他說:新加坡的券商看盤軟體,一登入看到的就是美股和全球市場。

雖然知道新加坡的股市規模本來就很小,加上他們做事情很習慣都是考慮全球市場,但這個答案還是讓我很驚訝,因為這和我們在台灣的體驗完全不同。

在台灣,所有的券商看盤軟體一進去都是台股,一直到近兩年因美股投資人逐漸增加,券商才開始有推廣複委託的趨勢。

大多數投資人一開始對美股往往提不起興趣,原因不外乎是覺得英文不好懂,也不熟悉市場與規則。

但如果我們登入券商看盤軟體看到的也都是美股市場,想必人們的認知會完全不同。

為何要投資美股市場?在講座或者網路社群上,我時常遇到讀者詢問:「市場先生,我可不可以只投資台灣股票、台灣的ETF就好?」踏出美股的第一步也許不容易,但只要你去詢問任何一個已經開始投資美股的人,他們一定都會告訴你美股市場的許多好處。

其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特性:一、美股市場選擇性更多元:美國股市規模占全球約50%,台灣則大約是2%。

許多全球知名的品牌、最新技術的企業、各種好用的ETF,都可以在美股市場中選擇交易。

此外,台股市場中能保持連續十年成長的企業寥寥可數,但在美股市場則比比皆是。

二、美股市場資訊透明度較高:我和作者Jenny一樣,看台股財報時也覺得是在看天書,台股財報看似什麼都有揭露,卻又什麼重點都沒說,你得自己從中抓重點。

當然,往好處想是這樣就存在一些發掘潛在機會的條件,往壞處想則是你實際上並無法因此搞懂一家公司。

但美股市場不僅揭露必要的資訊,財報上會主動把所有重點告訴你,包含一些巨大的變化、產業競爭狀況、公司的風險。

讀過台股財報的人再去讀美股財報,一定會覺得如沐春風。

不單單了解財務數字我們都知道,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企業過去的營運狀況不代表未來也會如此,每年的盈餘成長不代表未來一定也會成長。

因為財務數字只是呈現結果,唯有理解財務數字背後的原因,才能對未來變化做出相對合理的推測。

只要讓企業獲利、成長的原因不變,未來就有比較大的可能性繼續獲利和成長。

在這樣的基礎下,對公司的評價與估值才有意義,否則單純看過去財務數字對未來的分析,如同是看後照鏡開車。

而每家公司帶來獲利的原因都不同,觀察這些原因是否改變,需要觀察的重點也不同。

《美股投資學》這本書透過許多案例,告訴讀者如何對企業做出分析與判斷。

例如:臉書(Facebook,美股代號FB)是觀察它的「活躍用戶數量成長」和「每位用戶平均帶來的廣告收入」;網飛(Netflix,美股代號NFLX)是觀察它的「訂閱數增長」與「現金流變動」;近年轉型為訂閱制付費的Adobe(美股代號ADBE),則是觀察它來自訂閱的「經常性收入」。

除此了關鍵因子以外,也要理解企業風險、未來展望。

外部因素也同樣要考量,包含上下游、競爭對手狀況,都會影響企業未來表現。

一定有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即便我們對企業做足了功課,仍不代表我們有能力百分之百預測未來,只是把握相對增加了而已。

再好的公司,一定都有股價表現不好的時候。

有時是公司遇到暫時的逆風,有時是全市場氣氛都很低迷。

實際上每間公司的特性都不一樣,我們要投資它的理由、信心和掌握程度有所不同,適合操作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些公司即使股價暫時表現不好,在分析原因後你也依然有信心長期持有。

但有些公司當初只因為某些資訊對它看好,一旦狀況有變,也應該適時停損出場,而非一味地堅持長期投資。

書中有一段話我很喜歡:「忽視反面意見,對投資人來說相當危險。

我們不應總是問自己『為什麼該買這家公司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