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選股心法曝光5招輕鬆判斷公司好壞 | 上市公司條件選股

巴菲特選股的邏輯廣為大眾青睞,我以下整理一部分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同時, ... 只要遵循其大原則,再作策略調整,經常檢視股票是否仍符合持有的條件,配合停損 ... 《上市公司1-6月累計營收成長率前20名2-1》、吉祥全、新唐.閱讀全文02021年4月16日上午4:38·5分鐘(閱讀時間)巴菲特是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靈魂人物,擔任董事長、執行長、以及最大股東,2008年全球首富排行第一,而且在網路及科技界蓬勃發展下,仍然連續多年蟬聯全球前十大富豪排行榜,堪稱有史最會投資的「股神」。

巴菲特雖然已經高齡90歲,仍然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與股票投資,公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也是最資深的慈善家。

巴菲特投資眼光獨特,尤其擅長「價值投資法」,注重一家公司的長期發展潛力,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參考。

2020年底巴菲特公佈前15大持股公司,第1大持股蘋果(APPL)股票市值為1,204億美元,第2名為美國銀行(BAC)市值為313億美元,第三名是可口可樂(KO,市值219億美元),第四名是美國運通(AXP,市值183億美元),第五名則是威訊通信(VZ,市值86億美元)。

巴菲特在前15大持股中,唯一持有的科技股就是AAPL蘋果,在蘋果手機暢銷多年後,巴菲特才隨後加入買家行列,持有時間短,但是隨著蘋果股價上揚,在2020年底獲利最高890億美元,不過於2020年Q4已經減持蘋果6%股份,但同時大買威瑞森電信(Verizon)與石油巨擘雪佛龍(Chevron)兩檔股票。

附表1.巴菲特重要持股表巴菲特選股的邏輯廣為大眾青睞,我以下整理一部分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同時,也加入筆者個人的觀點,提供投資人不一樣的想法,巴菲特的投資邏輯重點如下:第一,尋找好的公司,穩定獲利的公司,其經營者具良好的誠信,在股價合理的時候買進並長期持有。

第二,不管大盤漲跌只在乎公司的體質,用合理的價格買進,套用現在的就是股價淨值比P/BRatio=(股價/淨值)*100%淨值比通常要小於2倍。

第三,尋找長期穩定成長的公司,例如,每股盈餘(EPS)連續10年成長或者10年未出現負值,也就是不可投資虧損或獲利不穩定的公司。

第四,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5%,公司能穩定為股東創造收益,而且,來自於本業,不靠業外收入來美化帳面。

第五,股票的實際報酬率高於長期美國債券殖利率,而且,公司的自由現金流為正數。

我非常認同以上5點是巴菲特主要的選股法則,以下筆者加入個人的觀點提供投資朋友參考:第一,搭配總體經濟及景氣循環因素,股票永遠是超漲或超跌,華爾街有句名言:『買在傳言,賣在事實』。

股票是經濟的櫥窗,領先景氣3到6個月,尤其像塑膠、鋼鐵等原物料類股,獲利跟景氣循環密切相關,當你看到財報數據及獲利大增,股價可能已經領先作頭反轉。

另外,當利空消息不斷,財報獲利不佳,如果股價不再續跌,等候景氣反轉時,可能否極泰來。

第二,每股盈餘(EPS)參考的數據,不能用去年和今年的財報數據,可以參考法人研究報告,用今年以及未來2到3年的預估,估算合理的目標價,可以推論出法人給予這家公司的本益比。

第三,低於合理價值的好公司非常稀少,而且價格昂貴。

數十年前,巴菲特選到好公司,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資訊落差,現在已經是網路世代,資訊不對稱的優勢已不復存在,如果要100%遵守巴菲特選股的方法,可能不容易買到價格合理的好公司,結果可能是滿手的現金,錯過了獲利的機會。

現今的電子科技產品景氣週期大幅縮短,要評估一家公司,尤其是科技股的長期穩定獲利狀況更加困難。

通常每一到兩個月,就應該檢視手上持股狀況,看看這家公司目前的狀況是否還可以持續持有。

第四,抓緊每次利空事件危機入市的機會,例如,去年三月的Covid19新冠肺炎事件,全球經濟活動急凍,造成美國股票市場大幅修正,說起來,有一點違反人性。

但也只有遭遇強大利空衝擊後,在潮水退去,才能檢驗真正值得信賴跟投資的公司。

市場上有一種慣性,多頭市場總是緩慢的上漲,時間比較長;空頭市場常常是急速下跌,但是時間較短。

我們可以搭配技術性的進場機會,分批加碼。

案例一:參考附圖1,AAPL蘋果日線圖,2020年4月6日當價格大於10日/20日均線時候,先進場第一批部位,2020年4月29日突破60日均線再度加碼,建立多頭部位後長期持有。

附圖1.AAPL蘋果日線圖(資料來源:精誠資訊國際贏家)案例二:參考附圖2,BAC美國銀行日線圖,202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