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Frame 三套特別學說 | Day Trade 指標

Time Frame 會直接影響技術指標分析結果,這意味當策略的技術指標預測不準確時 ... 平時常用的Time Frame,Day Trade一般會用1分K、5分K之類,Swing Trade ...TimeFrame三套特別學說TimeFrame會直接影響技術指標分析結果,這意味當策略的技術指標預測不準確時,其實可從TimeFrame去著手優化,以改善策略的表現,因此許多市場人士主力研創TimeFrame優化方法,提出大量學說。

本文會介紹三個坊間較流行、特別的學說。

本文會介紹三個坊間較流行、特別的學說第一套學說:「MultipleTimeFrame比SingleTimeFrame優秀」這套學說認為只用一種K線圖並不足夠,應該要同時用兩幅圖以上,做法是以較大TimeFrame指標預測未來較長趨勢,再以較小TimeFrame指標尋找短期內較佳入市位,因為TimeFrame的大小會影響預測未來走勢的長短。

例如以5分K配MACD「黃金交叉」,預測未來會出現較長的大升勢,然後便可以用1分K配RSI,在超短期走勢內尋找一個較低的價位造好:MultipleTimeFrame使用例其實此做法被認為較優秀的原因,是由於它加入了「調整」概念。

無論多長的升勢,都會有所調整,不會一直暴漲而不回調。

看看下圖,如果直接用5分K造好,入市後坐倉便會遇上調整,實際上是過早入市:如果直接用5分K造好,入市後坐倉便會遇上調整,實際上是過早入市但如果5分K出了訊號後,待1分K的RSI去到20較低的位置才入市,便可以待它調整完畢,一入市,價格便上升,大大降低坐倉幅度:利用MultipleTimeFrame降低坐倉幅度第二套學說:「特殊TimeFrame比常用TimeFrame優秀」平時常用的TimeFrame,DayTrade一般會用1分K、5分K之類,SwingTrade可能會用小時圖、日K以上,而這套學說認為常用的TimeFrame不好,因為當太多人用同一個TimeFrame,入市和平倉準則很大機會在相若的位置。

例如大家同時用1分K,換言之,所有人皆以每一分鐘完結價作為買賣根基,大家都在留意同一價位,容易造成嚴重滑價、策略失效的問題,所以這套學說提倡使用特殊TimeFrame,避免與大眾同時觀察相同K線。

特殊TimeFrame例如是2分K、7分K、13分K。

我聽聞有一位在香港教授投資的導師,他甚至提倡使用58秒圖,如果你曾經報讀他的課程,應該會知道我指的是誰。

他此舉的目的在於,比大眾快兩秒使用價位。

雖然他現已不再從事投資教學,但他的這個概念仍然值得參考。

特殊TimeFrame第三套學說:「新手應該用較大TimeFrame,高手才可用較小的TimeFrame」原因是甚麼呢?由於愈小的TimeFrame,訊號便會愈多,每次賺蝕幅度亦會愈小,所以如果新手經驗不足,便難以處理頻密的訊號,不懂在狹小幅度中精準地入市和平倉,而使用較大TimeFrame便會穩健得多。

以上三套學說皆是謬誤?上一篇文章提到,會在本文談談市場上對於TimeFrame的謬誤,這是否在說,以上三套學說皆是謬誤?先不談第一與第二套學說,第三套學說就肯定是謬誤。

並非只在香港有人這樣提倡,就連外國的投資網站亦有人提出此論,其實這學說完全誤導投資新手。

用較大TimeFrame,訊號的確不會很多,無需「快入快出」的交易經驗,但用較大TimeFrame作交易,同樣會面對另一個層面的難題,例如坐倉幅度大、賺蝕幅度大、持倉時間長等等,屬於另一種技術要求,不可以強行歸納為新手抑或高手所用的手法。

以足球為例,不能說足球高手才可以踢5人賽事,足球新手便要踢11人賽事,因為11人賽事的腳法不用那麼細膩云云,兩者的技術要求根本不同。

因此大家不要被這套學說誤導。

第三套學說實屬謬誤而第一套和第二套學說,並不是一個謬誤,而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已。

要明白,在研究角度上,沒有哪種TimeFrame是最好,不會硬性規定DayTrade便要用1分K,Swing就要用日K便最好,因為在整個策略中,TimeFrame只是眾多因素裡的其中一項,另外還有參數、指標、入市框架,Trader的習慣、性格等等互相影響,當更換指標甚至更換整個入市框架,同一個TimeFrame可能會適應不了,所以不能說哪一個TimeFrame是最好,而是要取決於不同策略。

同樣地,MultipleTimeFrame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比SingleTimeFrame優秀;特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