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80/20法則,你聽過Google的70/20/10 分配法嗎? | 30 70法則

因此Schmidt、Page 和Brin 在那時決定,一定要抽出一部分資源來,迫使Google 在核心業務以外的專案上有所投資。

70/20/10法則因應而生. 我們將70% 的時間 ...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精選文章熱門時事電子商務跨境電商電商平台網路賣家電商服務電商心法行動電商網路趨勢網路行銷社群經營網路廣告關鍵字行銷行銷心法網紅/直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金融科技FinTech軟體應用網路人才學職場競爭力課程活動線上學習搜尋文章大大學院文章搜尋搜尋網路行銷行銷心法除了80/20法則,你聽過Google的70/20/10分配法嗎?2015-02-24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一提「產品經理」,大家似乎都有一個共識——好的產品經理們都是多樣能手,他們懂得產品開發的每一個環節,因此他們可以在有需要時任意轉換角色參與到具體的產品開發工作中,協助解決問題、加速開發進程。

然而,一旦一個產品經理需要鑽進細節當中,同時應對層出不窮的工程師、設計、業務、行銷、客服、PR甚至法務人員提出來的需求時,他很容易便會將自己100%的時間都用於處理這些日常事務裡——而這樣的時間分配方式往往會給產品埋下一個巨大的陷阱。

 Google意識問題存在2005年的時候,彼時Google剛剛上市,其核心的搜索以及AdWords廣告業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著。

然而,也是在那時Google開始意識到,他們的所有資源都被迭代和改進核心業務佔用著,而由於核心業務的高成長性,迭代和改進也因此還有很大的空間,因此它們會像漩渦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一直牢牢吸住所有資源,不可能主動放手。

因此Schmidt、Page和Brin在那時決定,一定要抽出一部分資源來,迫使Google在核心業務以外的專案上有所投資。

70/20/10法則因應而生我們將70%的時間用於我們的核心搜索和廣告業務上。

然後將20%的時間投注在相關業務中,比如GoogleNews、GoogleEarth和GoogleLocal。

最後,我們將10%的時間花在那些全新的事情上。

換言之,Google將其20%的資源用於開發原有基礎業務上的新業務,而將剩下的10%資源用於去實現那些全新的、看起來十分瘋狂的idea。

而這種資源分配的思維很類似投資者們為自己尋找最佳的投資組合的思路——根據有效邊界(efficientfrontier)理論,當時的Google擁有近乎壟斷性質的行業地位以及利潤,並且二元股權結構也對創始人友好,所以Schmidt意識到Google擁有豐厚的資本和時間可以去投資,因此他選擇讓Google通過投資高風險的專案,來獲得高回報,為公司取得更長遠意義上的成功。

說回產品經理。

雖然一個新創公司沒有像Google那麼長的投資週期和資本,但是其資源分配的法則卻可以類似。

就拿我自己舉例,我通常會將70%的時間用於規劃和處理接下來幾週所需要達成的目標,20%的時間用於思考和實現一個季度以後的目標,10%的時間則用於更長遠的考慮上。

70/20/10時間投注於現在/接下來/未來為什麼我認為這樣的分配方式最為合理呢?其一,如果我們將95%的時間花在應對那些被動而來的事務上,我們將沒有時間去碰撞、醞釀、培育出一個好到甚至可以改變​​原有產品走向的新idea;其二,當需要設想下一個季度甚至是更長遠的產品規劃時,有很多產品經理會盲目地從原來的狀態調整成20/80/0的時間分配模式,用幾乎滿滿的日常時間不停地去開會腦力激盪產品的未來。

然而,這麼做是十分不明智的。

正如PaulGraham在他的HowtoGetStartupIdeas一文中所說:最好的狀態不是抽一個下午出來然後硬去想出一個什麼不一樣的idea,最好的狀態是保持做事的狀態,不斷解決棘手的問題,然後時不時地站在離自己半公尺的地方,去看看這其中是否還有哪些欠缺和空白是你可以填補的,哪些不尋常的任務是你可以來補足和實現的。

所以,對產品經理來說,將70%的時間用於日常的事務裡,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可以從日常的工作中發現bigidea的線索——比如一次對出乎意料的A/BTest結果的分析、一次業務部會議的旁聽或者是對競爭對手產品的試用和研究,所有這些日常工作都有可能激發你的思考,打開你的腦門讓你想出更具未來感的idea。

到那個時候,你就順著偶發的靈感使勁想,然後把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就足夠了。

最後,我想上述的這種時間投資方式,無論是對產品經理們,還是對創業者、投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