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太多預算購買癌症險,有3種暫代方案 | 一年期癌症險主約

暫代方案一、優先選擇定期癌症險附約,但附約必須同時合併考慮主約成本;否則,就直接購買產險公司較便宜保單。

以一年一期的保單為例,一般在同樣保障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生活妙方沒太多預算購買癌症險,有3種暫代方案收藏瀏覽數40,5592015/12/10·作者/李雪雯·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有心及早購買保險,以便讓自己無憂於罹癌風險的小芬,雖然做了很多功課、比較了很多保單,也掌握了購買癌症險的購買重點,但接下來最讓她兩難的,還是保費預算的問題。

事實上,小芬可以透過以下3種暫時替代方法,一方面擁有最基本的保障,並滿足未來一旦罹患癌症,相關風險費用的大筆金錢損失需求,又不致於讓太多資金,積壓在沒有太多必要,且毫無積極生利機會的保險上,讓整體資金的運用更有效率。

暫代方案一、優先選擇定期癌症險附約,但附約必須同時合併考慮主約成本;否則,就直接購買產險公司較便宜保單。

以一年一期的保單為例,一般在同樣保障範圍與金額之下,同一性別、年齡的年繳保費,大約是附約的一倍左右。

因此對於想要節省保費預算的民眾來說,除了首選定期型保單外,可以首選保費便宜的附約。

特別是如果原本保戶所買的保單組合中,已經有終身壽險為主約,其實是可以直接加買附約,以節省投保成本。

但如果保戶加計壽險主約的保費總成本高,恐怕就只有直接向產險公司購買便宜保單了(保費大約可以便宜個15%左右)。

雖然產險公司保單無法提供「保證續保」的功能,但因為是「一次給付」型,保戶的理賠權益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暫代方案二、直接購買「一次給付型」癌症險,並將罹癌長天期住院及手術的風險,用已買的「傳統住院醫療險」增強保障。

事實上,傳統分次給付型的癌症險,只是將「一次給付」的金額,分拆成兩部分。

保險公司在保戶確定罹癌時,會先給付一部分保險金,做為被保險人的「初次罹癌保險金」。

之後剩下來的保額,就由保戶每次拿實際住院、手術或放、化療的收據,向保險公司請款。

也就是說,如果保戶完全沒用到後段各項保險理賠項目(沒有進行相關手術或採取傳統放、化療時),等於一半以上的保費都是「白繳的」。

所以,千萬別傻傻跟著某些保險業務員的行銷話術起舞:傳統分次領取的癌症險,仍有其必要性。

特別是在「住院天數很長」時。

例如有業務員就引用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每100位罹癌病患中,約有一人會住院超過30天。

有關這樣的說法,其實有三大嚴重謬誤:首先,只因為「有機會發生」,就一定要買相關保險,本身就是個錯誤而落伍的觀念。

因為,保險絕不是「買了,就能預防掉100%的風險」。

其次,所有保險都有一定的成本,當民眾預算不多之際,就只能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最有效率的地方。

而保險,只能先購買最基本的保障,而不是想要「一次就把所有風險都買齊」。

再者,住院醫療險的給付範圍,本就比傳統癌症險更廣,不論被保險人是因為意外或疾病(當然也包括罹患癌症)的需要而住院治療或手術,都可以獲得理賠。

暫代方案三、直接用已買,且有包含「癌症」保障的重大疾病險暫代,但記得保額一定要足夠。

也就是說,如果預計罹癌後的治療費用是100萬元,且已買的重大疾病險保額也有100萬元,在現階段預算不多的前提下,是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額外加買癌症險了。

只不過要特別提醒保戶的是:有些重大疾病險或特定傷病險,並沒有提供罹患癌症的保障。

所以,民眾在用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險,來暫代一次給付型癌症險時,要特別加裡留意才是。

當然,在「人生處處是風險」之下,罹癌與發生重大疾病亦有可能會前後發生。

所以,重大疾病或癌症險都有其單獨存在的必要性。

但是,在所有保險都有一定成本之下,民眾首先應該考慮的是「現階段生活過不過得下去」?而不是在吃飯都成問題之下,還硬要為未來發生機率不是很大的事情上,花大筆錢去買保險!<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生、老、病、死,沒人躲得過,規劃CP值最高的健康保障做靠山,比什麼都值得!《聰明買對健康險!一次搞懂32種投保迷思》非業者的保險達人-李雪雯,徹底分析!看更多文章關鍵字一次給付型保單理財癌症險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