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決定何時賣股票?試試移動停損表! | 停損點計算

它的運作方式很簡單,就是:買進股票時,設定一個初始停損點,並且在股價上漲時,把停損點往上調整。

往後,移動停損點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開始寫作登入取消幫助中心選股週報追蹤專題付費閱讀徒風追蹤2019-11-09|閱讀時間‧約7分鐘11收藏分享很難決定何時賣股票?試試移動停損表!你是否也有這種困擾:買進股票以後,漲了不知是否該賣掉(怕太早賣或太晚賣),跌了也不知是否該停損(憂慮賣掉之後股價隨即反轉)?如果有的話,不妨試試看本文提供的一小工具(一個現成可用的雲端試算表),減輕你「做決策」的壓力。

👉2020/8/9更新:原本使用雲端共用的Google試算表,現在改為可下載的Excel檔案,方便大家各自維護自己的交易資料。

價差交易者的詛咒是的,價差交易者有個詛咒,就是「進出時機無法總是抓得準」——當然這還只是是含蓄的說法。

比較實在的說法是:「根本無法抓準進場和出場的正確時機。

」比如說,買進股票時,明明打算賺20%才賣出,可是等到股價漲了10%,就開始擔心,一點風吹草動都像是大事即將不妙,或者自己嚇自己,覺得股價越看越像要修正了,若此時不賣,帳面上的10%利潤搞不好又成了鏡花水月。

內心出現一個聲音:「還是落袋為安吧,免得本來已經贏的賭注到最後變成『輸了了』。

」剛剛講的是買進之後獲利的情形。

如果買進之後股價開始下跌,產生帳面虧損呢?這種情形更是令人苦不堪言,難以決定何時該停損、該砍在什麼價位。

以上所述,我稱之為「價差交易者的詛咒」,除了少數心理素質極強、在股海打滾多年的人有辦法與之抗衡,其餘凡夫俗子(如我),都難免會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而做出衝動決定,或因為猶豫不決而太晚做出決定。

結果不是太早賣(賺太少),就是太晚賣(砍在最低點,賣完就立刻漲)。

說穿了,這不過就是貪婪和恐懼心理作祟,造成我們難以在適當時機做出正確的抉擇。

針對這個問題,有一個蠻常見、也很好用的方法,叫做「移動停損」或「追蹤停損」(trailingstoploss)。

移動停損一般人看到「停損」這兩個字,可能就直覺認定太難了,違反人性,自己一定做不到。

然而,「移動停損」不只是停損,它還能幫你「停利」,或者說,鎖住獲利。

它的運作方式很簡單,就是:買進股票時,設定一個初始停損點,並且在股價上漲時,把停損點往上調整。

往後,移動停損點只能往上,不能往下調整。

舉例來說,買進一張100元的股票,初始停損設定在5%,也就是95元。

當股價跌破95元即果斷停損出場。

如果幸運,買進之後股價開始上漲,那就在每次上漲時,把停損點往上調整。

類似以下過程:第一天:收盤103,停損點重新計算為103扣掉5%,所以是97.85。

第二天:收盤108,停損點重新計算為108扣掉5%,所以是102.5。

注意此時的停損點已經高於買進成本。

當股價跌破102.5時果斷賣出,依然能確保獲利。

第三天:收盤107,停損點重新計算為101.65。

等等,前面提過,移動停損點只能往上調整,不能往下調整(才能鎖住獲利),故此時停損點不變,依然是先前的102.5。

收盤112,停損點重新計算為106.4。

第九天:股價經過一些震盪,跌破移動停損點106.4,此時果斷賣出股票,依然有賺到6塊的價差。

上述過程牽涉到一些簡單的判斷和計算,雖然小學生就能完成,但我們每天要煩惱的事情已經很多了,當然是要想盡辦法讓自己輕鬆一點。

於是,我用Google雲端文件設計了一個簡易的試算表來幫我做這些計算工作。

接著就來看看這個雲端試算表在哪裡,以及如何使用。

移動停損表「移動停損表」的檔案下載連結如下:👉https://bit.ly/trailingstopexcel點擊上述連結後,如果沒有下載檔案,而是直接在瀏覽器中顯示表格內容,此時頁面右上方應該會有一個下載按鈕,如下圖: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點擊該按鈕之後,便可下載檔案。

檔案下載完成後,第一次開啟檔案時,你可能會看到一個提示訊息,如下圖: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此時請點一下【啟用內容】按鈕,便可啟用巨集(也就是程式碼),這樣才能讓這個試算表的程式碼順利運行。

如果你沒有啟用巨集,那麼你將會發現「移動停損」欄位無法自動計算。

平日只要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