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亮紅燈就該賣股票?投資成功須考慮2 關鍵要素 | 景氣燈號0050

景氣亮紅燈就該賣股票?投資成功須考慮2關鍵要素作者股感選文收藏文章很開心您喜歡股感選文的文章,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股感選文字體放大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複製文章連結已複製文章連結選股學習景氣亮紅燈就該賣股票?投資成功須考慮2關鍵要素2021年5月8日作者比爾的財經廚房文章來源股感選文 展開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臉書分享「景氣燈號折線圖」,大讚「景氣強強滾,接連亮紅燈」,蘇貞昌表示,台灣能表現得這麼好,都是因為大家配合防疫,讓經濟正常運作。

這是紅燈的原因嗎?等會我們再回頭討論。

但很多人擔心,是不是該先出清股票了?關於紅燈該不該賣股票,先講結論,景氣紅色燈號如果出現在前一年度同期,有重大黑天鵝事件時,紅燈賣股並非好時機。

真正需要留意的,是這類紅燈過後,黃紅燈的時刻。

景氣對策燈號然而,網友們對景氣燈號亮出紅燈,倒是立刻有不同解讀。

網友在PTT上就回應表示「紅燈⋯完惹」、「紅燈就是賣」但也有人說「去年2月基期爆低吧!燈號都是用年增率算的」或是說「這次不一樣」。

國發會公布的景氣對策訊號,是透過5種不同顏色的燈號作為景氣狀況的指標。

每個月的亮燈顏色由包含「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股價指數」、「工業生產指數」等9項指標決定。

當對策訊號亮出「綠燈」,表示目前景氣穩定、「紅燈」表示景氣熱絡、「藍燈」表示景氣低迷,至於「黃紅燈」及「黃藍燈」二者都屬於注意性燈號,需要密切觀察後續景氣是否轉向。

3月份亮出的景氣紅燈,其實是今年以來的第二顆紅燈。

2月景氣對策訊號,綜合判斷分數就已經到了40分,創31年以來新高,是自2010年8月以來,景氣對策訊號再現紅燈。

國發會的官員表示紅燈背後反映的動能是對於去年基期低的反彈,目前並無過熱的問題。

這其實就是我們一開始所提到的,由於去年新冠疫情導致各項數據表現都很低迷,在統計上數據都是以YOY,也就是(Year-on-yearpercentage),當期的數據較去年同期變動比例為基準。

例如,A指數今年3月數值為115,去年同期為100,那麼這個指數的YoY就是15%。

過去20年紅燈出現在2004年5月、2010年1月以及2021年2月,對比時間各位就可以發現2004年5月的同期就是2003年的SARS期間,2010年1月就是2009年1月的金融海嘯,而2020年2月就是新冠疫情的起點。

可見景氣亮紅燈,未必表示國內景氣有過熱,而更多是低基期的反應。

景氣燈號投資法景氣燈號與股市連動效果究竟如何?我們可以看著燈號來進出場嗎?接下來,我們看看三位台股達人怎麼說?股魚認為可以將景氣藍燈、紅燈視為一個景氣循環,出現藍燈時,為景氣循環的相對低點,黃紅燈為相對高點。

他表示買0050時,一直謹守著「出現藍燈買進,出現黃紅燈賣出,」而進場的時間點為,出現連續兩個藍燈時的隔天,就會把要投入買ETF的資金,以「五三二」的方式投入。

也就是連續出現2個藍燈的隔天先投入50%進場,下個月若繼續出現藍燈,再把剩下的30%資金投入,若下個月再開藍燈,就把所有資金都投入。

相反的,如果景氣燈號出現黃紅燈的話,就把賣掉50%的ETF,若下個月再出現黃紅燈,就把全部的ETF賣掉。

買賣原則就是:「買的時候要慢一點,賣的時候要快一點。

」怪老子在他部落格的文章中也做過回測,在2007年到2010年,景氣燈號與0050兩者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高,幾乎是同步走勢,這大概是2010年前後景氣訊號的投資方法很火紅的原因。

可是若再往前看,2003~2007年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景氣分數已經經歷兩循環,可是台灣50(0050-TW)ETF卻沒有,在這時期兩者之間並無太大關連。

闕又上老師也改良了景氣燈號法,他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黃藍燈的時候買股票,並分批十個月進場,然後一遇到黃紅燈時連續三個月出場,用闕又上老師的方法,1995年到現在,報酬率是11倍以上。

紅燈事實上,自1997年5月以來的287個月份的燈號資料可以發現,紅燈非常少見,只出現過9次。

以紅燈當作賣股的訊號,不太現實,畢竟出現次數太少。

如果觀察前2次紅燈之後股價表現,可能出人意表。

由於景氣燈號公布的時間是每月的月底,而且公布的時間有遲延,2月底了才能看到1月的燈號。

因此我在統計上將以3月1日的指數位置給大家參考。
<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