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電子學】聲音訊號與接頭解密 | 音源線構造

... 電壓準位差了百倍不止,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果用3.5 mm 的音源線將iPhone 的耳機輸出直接接到一般line level 輸入的外接喇叭或擴大機時,會覺得音量 ...【Maker電子學】聲音訊號與接頭解密Home»Maker電子學»【Maker電子學】聲音訊號與接頭解密Postedon8月21,2019inMaker電子學,教學文作者:Bird雖然iPhone已經在三年前取消了3.5mm的耳機孔,但是類比式的聲音訊號傳輸系統仍然隨處可見,小至一般的耳機,大至桌上型電腦的外接喇叭,甚至千、萬瓦以上的大型PA系統,都還是會用到類比式的聲音訊號傳輸系統。

這次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古老的音源傳輸系統,以及它有什麼奧秘吧!同一種接頭,不同的訊號在非專業的音源系統上,3.5mm的插頭大概是最常見的系統,大部分的手機(除iPhone)、筆電、平板,甚至家電上都能看到它的蹤影。

3.5mm耳機插頭(圖片來源:Bird提供)同樣一個3.5mm的接頭,有時候會拿來傳輸耳機訊號,有時候拿來外接喇叭,有時候又拿來接麥克風,但其實這三種訊號在規格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彼此通常不能互換。

LineLevel我們在PC的音效介面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圖示:(圖片來源:Bird提供)這種圖示代表的就是所謂的linelevel輸出。

Linelevel是一般聲音裝置之間傳送訊號的位準,然而其實業界對linelevel並沒有嚴謹的定義或一致的標準,有人做0.7Vpp,有人做1Vpp,偶爾也會看到1.25Vpp;這邊所指的Vpp就是交流訊號peak-to-peak的電壓,因此一個1Vpp的交流訊號,它最高的電壓就是0.5V,最低的電壓就是-0.5V。

Linelevel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輸出阻抗蠻高的,大概在數百歐姆上下,有些系統甚至會做到1K歐姆,因此它不能輸出很大的電流;一般來說,linelevel用來推動的裝置,如外接喇叭,其輸入阻抗要夠高,linelevel的輸出才推得動。

耳機耳機是一個常常與linelevel搞混的類比音源。

事實上耳機的傳輸系統也沒有標準化,各家耳機的規格與特性也可能有出入,但一般來說,耳機是一個「低阻抗的負載」。

以Apple的EarPods為例(還沒換成Lightning介面之前),大部分的測量都告訴我們它的阻抗在42歐姆上下,而它的感度則在104dB/mWSPL左右(如果你不記得電聲轉換元件的感度要怎麼看,可以查看【Maker電子學】小型喇叭與驅動電路的設計這篇文章)。

假設我們用一個1Vpp的訊號推動EarPods,而且這個輸出的阻抗夠低,可以提供足夠的電流,來算算看在EarPods上會造出多少電流(因為Vpp是交流的電壓,我們只算單邊的電流):I=V/R=0.5/42=0.012(A)=12mA而這個單邊電流在EarPods上會造成的瞬間功率則是:P=I*V=0.012*0.5=0.006=6mW上面有提到,EarPods的感度是104dB/mWSPL,也就是說每給它1mW的電功率,它可以轉換出104dB的聲壓;由於dB是對數的單位,因此聲壓每增加3dB,功率會倍增,換句話說,1mW如果能造出104dB的聲壓,2mW就是107dB、4mW就是110dB,6mW大概是111dB左右。

你如果給它1Vpp或6mW的訊號,它真的有辦法造出111dB的聲壓嗎?事實上就算這樣的驅動功率不會燒會它的線圈,大概也會使它的震膜產生機械性的損傷(一般耳機的合理聲壓上限大概在100dBSPL左右)。

我們來算一下合理的EarPods驅動訊號應該長什麼樣子。

如果不是在非常吵雜的環境中聽音樂,耳機輸出的聲壓大概在85dB上下。

這邊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假設現在耳機的聲壓是86dB。

86dB比104dB少了18dB,根據分貝的對數計算,它少了6個3dB,而每少3dB,功率就少一半,因此驅動EarPods發出86dBSPL時的功率只需要:1mW/26=1mW/64=0.015625mW根據它的阻抗,我們可以算出需要達到這個功率的電壓:P=V2/R0.000015625=V2/42V=0.0006(V)=0.6(mV)你沒看錯,EarPods只要這麼一點點電壓,就能造出86dB的聲壓,這是由於EarPods的輸入阻抗只有42歐姆,因此相對來說要造出一樣的功率,它所需的電壓比較低。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如果我們把iPhone的3.5mm耳機輸出接到一個需要linelevel輸入的裝置會怎麼樣呢?由於iPhone的3.5mm耳機輸出是為了輸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