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線的影響及長度 | 電源線長度 影響

‧ 穿透力強,極容易侵入隔離披覆不良的電源線。

‧ 傳輸距離短,衰退快即表示入侵電源線後,生命週期並不長,一定距離後會明顯衰退。

綜合以上得 ...MyAV視聽商情網-htmlMyAV視聽商情網».....»電源線的影響及長度epos0710發表於2014/09/1311:01:42剛好在友站和人討論到這點,為了討論,做了點功課,想說順便來這邊和網友分享我的整理。

連節點:[URL=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f=10&t=123234]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f=10&t=123234[/URL]以下為我個人的整理及想法。

非本科系,若有謬誤,還請不吝指導囉。

謝謝。

一、電磁感擾會影響電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如音響內的IC、DAC運算晶片等)[url]http://www.solutiontown.com.tw/untitled_26.htm[/url][url]http://www.twwiki.com/wiki/%E9%9B%BB%E6%BA%90%E6%BF%BE%E6%B3%A2%E5%99%A8[/url]由文中液晶電視的實測可知,即便以電源濾波器,也只是將其衰減到『能接受』的程度,而非完全消除。

從第二個連結可知電源濾波器最佳的位置在電力線入線端,而有些音響的電源入線端並沒有類似的電源濾波裝置。

且不同類型的EMI干擾(共模、差模及EMI頻率)需由不同方式的濾波元件設計,濾波器並非萬能。

二、EMI傳導路徑可分為以下幾種:‧輻射性:雜訊藉由開放空間(空氣)向外傳遞‧傳導性:雜訊藉由任何電路元件、電力線、纜線而傳遞‧複合性:上述兩者綜合[url]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0CBwQFjAA&url=http%3A%2F%2Fwww.dianyuan.com%2Fblog%2Fu%2F45%2F1159022037.doc&ei=1pkTVMODOsO68gWjl4KYBQ&usg=AFQjCNEZyaiBEY5OGO0xgtbSclwOY8nPxA&bvm=bv.75097201,d.dGc[/url]所以EMI可由輻射性進入屏蔽不良的電源線,再由傳導性、進入器材,影響器材中電子元件的正常運作。

三、現在環境中的EMI多為高頻雜訊感擾,高頻訊號頻寬大(資料量大)、穿透力強,但傳輸距離(有效距離)短。

‧穿透力強,極容易侵入隔離披覆不良的電源線。

‧傳輸距離短,衰退快即表示入侵電源線後,生命週期並不長,一定距離後會明顯衰退。

綜合以上得知,在現今的環境下,室外台電電纜線,會受到很多高頻感擾。

雜訊會耦合到電纜線上。

但頻率越高,影響的距離越短。

雜訊不斷的上車、下車。

到達我們設備的客人(雜訊)一般來說只剩從附近上車的的。

很早(遠)之前上車的,應該都下(衰減)的差不多了好的電源線能在離終點站最後這段距離,最大限度的減少上客數,只容許下車。

在我先前看到的那篇文章,他們表示,以現在的EMI類型環境實測,屏蔽好的發燒電源線長度最好能超過3尺(一米左右)能有較明顯的效過(足夠的下客數),而長到6尺(2米)就差不多了,再長效果也不明顯(乘客已下的差不多了)。

再者,若電源對電子元件運作沒差,台達電就不用出這麼多接在設備電源入線端的電源濾波器[url]http://www.deltaww.com/Products/CategoryListT1.aspx?CID=0406&PID=ALL&hl=zh-TW[/url]電源濾波器,是用後段的補救(衰減已發生的雜訊)來改善,好的電源線是採預防的手段(減少雜訊進入)來改善電子元件的工作環境。

現今的電子元件,已經開始考慮到EMI的影響,新的元件設計規範,都會能容忍一定的EMI而能『正常』工作。

而以前的呢,還有這些舊型的音響IC、DAC運算晶片。

當時環境可沒這麼多EMI,他們大概根本沒有抗EMI的抗體。

一條屏蔽好的電源線,應該是有用的。

cerlin發表於2014/09/1316:44:10電源線好壞的影響已經大到無法忽視的地歩網兄所連結的討論串該位開板兄小弟只能說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