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是洗盤?還是出貨?—不要當下一個被洗出去的人 | 開高走低 洗盤

飆股的洗盤,通常是:本來走好好的噴出行情,突然爆量打開漲停, ... 因慣性改變而形成的,只是表現方式有所不同,美德醫是開高走低收大長 ...在今天看見明天×分辨是洗盤?還是出貨?—不要當下一個被洗出去的人東山股債前線達志2011-02-2414:25+A-A加入收藏洗盤是主力飆股常見的現象,目的是把跟轎者請下車,換一批新轎客,重新展開另一波新攻勢。

飆股的洗盤,通常是:本來走好好的噴出行情,突然爆量打開漲停,盤中一陣震盪後,再收漲停。

但更多的洗盤方式,則是首度日K收黑,經過幾天的整理,或一段幅度的壓回後,再拉出漲停,再飆一段。

 比較麻煩的是,出貨的技術現象和洗盤幾乎一樣,不同的是結果。

究竟要如何分辨兩者的差別,以免錯把「馮京當馬涼」,失手把手中的金雞母給宰了呢? 洗盤:整理後強攻漲停可以先看看飆股是怎麼洗盤的。

 建達自95年11月中旬的10.8元啟動,經過一番漲升後,於12月1日(☆所指處)起展開噴出走勢。

23.85元波段高點這一天,照往例開出漲停,但慣性隨即改變——爆量、漲停打開、價快速拉回,直殺至跌停,終場收了一根留下影線的實體長黑(詳見圖A)。

 圖A  這種盤面走勢,對所有「坐轎者」而言,本能反應就是「下轎」,以免已到手的利潤,被咬掉一大口。

技術面方面,也顯示出先賣為宜。

因為,不但日K長黑,更重要的是,爆出了15萬738張大量,頭部跡象極明顯,不快點閃人要等待何時呢? 事後證明,當時拔檔完全是正確的操作。

23.85元的巨量長黑,造成價格7天內大幅拉回至16.75元,跌幅近30%,太可怕了。

 但現在問題來了,股票賣了、錢也賺到手了,接下來呢?一般投資人常犯的毛病是,既已成「舊愛」,便扔一邊,另尋「新歡」去了。

 筆者在此鄭重勸告讀者們:「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除非確認大盤從此走空,否則,還是對舊愛多投注一點關愛眼神,尤其當大盤多頭行情還未結束時,更應該如此。

 16.75元短底成立後,只整理了一天,又於☆所指這天強勢攻上漲停,從此以後,一口氣連拉18根長紅。

自16.75元狂奔至58.3元,漲幅248%。

 飆股出現長黑回檔,若是從此價格一蹶不振,就是出貨。

如果稍事整理後,立刻又強攻漲停呢,就是洗盤了。

既是洗盤,自應趕快再上車。

問題是,有些主力極兇悍,洗盤僅一天就完成:方法是,開漲停、爆量打開、一番震盪後再收漲停。

但有許多人往往一下車後,就再不肯回頭多看一眼,而是忙著「換車」,若碰到這種1日洗盤的飆股,簡直讓人嘔死! 圖B中三個☆所指處,就是一日洗盤。

如果沒有拔檔後又回頭多看兩眼的好習慣,以☆1為例,在14.3元賣出,最高來至27.8元。

若以9.96元買進100張來算,獲利僅43.5萬元,如果能賣在27.8元附近,理應有最高達178.4萬元的賺頭,但因早下車而又未能及時再上車,10天內,整整少賺了134.9萬元,太划不來了(詳見圖B)。

 圖B  出貨:量大不一定是訊號解決了洗盤的問題,現在談談出貨。

 在許多投資人的認知裡,出貨一定要量大。

量大才是出貨的訊號,才是拔檔下車的時機。

就是這種錯誤的觀念,經常讓已經到手的大肥鴨飛走了。

 現在回頭看,17.45元的美德醫,可以確認是百分之百的頭部。

但對當時的許多跟轎者而言,卻出現了一個盲點,這天的成交量只有12萬837張,先前共有4根長很多的量棒擺在眼前(圖C☆所指處),最大量還高達43萬108張(詳見圖C)。

基於市場流行的「量比價先行」的「原則」(這是個絕對錯誤的觀念),這麼小的量,怎會是出貨? 圖C 所以,明明17.45元這天,已經出現了一根14%的超大長黑,仍有人會一廂情願地認為,主力還沒跑,或跑不掉,還會有後續行情? 咦!有誰規定,一定要大量才是出貨?一定要大量才能成頭的?拉高不能出,我壓低出總可以吧?以美德醫而言,自3.32元拉到17.45元,帳面利潤高達475%,這麼大的空間,除非全出在半山腰以下多多,否則還是賺,還是大賺啊! 不僅如此,主力貨有沒有出,一般投資人也不用在意?重要的是,我能否在最高點附近拔檔,把利潤落實,這才是王道啊。

 本篇的題目,雖然形式上是出貨,但真正的重心,其實是談如何在高檔拔檔,能在高檔拔檔才是漂亮的操作啊!股市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地方,成則王,敗則寇。

把自己保護好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