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 D 黃金交叉」進在「起漲」第1 天!如果買到這檔...4個月 ... | 月kd黃金交叉查詢

用KD黃金交叉進場,不會錯過大波段! 為什麼選擇看「KD」? 什麼是「KD 黃金交叉」? 用什麼週期的KD進場,勝率較高? 搭配雙周期KD向上,多頭趨勢更準確! 1.先上課2.做習題問題討論用「KD黃金交叉」進在「起漲」第1天!如果買到這檔...4個月內加薪100萬!編輯刪除收藏 KD黃金交叉了!會出現甚麼事呢?我們常常看到某檔股票KD出現了黃金交叉的訊號技術分析的教學書上都寫著「KD黃金交叉是買進訊號」但為甚麼同樣方法照著做,老是賠錢....後來仔細思考 原來漏掉了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用「KD黃金交叉」進場不會錯過大波段!(資料來源 羅威-KD生命力) 從上圖大立光(3008)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2014/2/20它的月KD線出現黃金交叉如果在此時進場隨後股價一路從1,400元上漲至超過2,500元4個月帳戶就多出100萬獲得超過60%的報酬率! 但為什麼是看KD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為什麼選擇看「KD」?改善「移動平均線反應遲鈍」的缺點靈敏地反應價格變化KD指標,又稱為「隨機指標」發明人是美國GeorgeLane他觀察到,當股票在上漲時收盤價會往「當日價格波動的最高點」靠近而當股價在下跌時收盤價就會朝向「當日價格波動的最低點」靠近KD指標的計算方式讓它可以改善「移動平均線反應慢」的缺點提供新的交易策略 簡單來說它可以反映2種訊號:1.市場的熱度傳統上,最常使用的2種時機是:(1)KD>80時,市場過熱,股價即將下跌(2)KD<20時,市場過冷,股價即將上漲 2.股價的變化(類似均線的概念)在KD指標中K值變動較快,反應"短"時間範圍內的價格變化D值變動較慢,反應"長"時間範圍內的價格變化在股價變化時,K值反應的比D值來得快這種特性,就很像是短週期和長週期的均線 什麼是「KD黃金交叉」?黃金交叉:K值「由下往上」突破D值是重要的「買進」訊號!這是許多投資人進行投資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前段提到K值反應價格的變化來得D值還要快當K線由下而上穿過D線代表近期買氣旺盛市場可能轉走多頭此時採買進持有策略就很大的獲利機會  用什麼週期的KD進場,勝率較高?用「季KD黃金交叉」進場跟到「超長線行情」機會大說到KD線,讓我們來看看投資達人羅威的使用方法羅威個人的選股法非常重視「季KD的方向」當季KD黃金交叉往上的時候就是一段超長線行情的開始選擇"季KD黃金交叉"或"季KD剛剛往上"的個股長線持有,勝率非常高! 沒有「季KD向上」的基礎股價難成長,以裕隆(2201)為例(資料來源 羅威-KD生命力) 裕隆(2201) 在2004年中季KD開始往下,接著持續向下的趨勢此時即便月KD往上也只有形成短暫的反彈而已股價沒有明顯的漲幅 而在2009年中裕隆的季KD向上開啟「超級大多頭」的行情比較兩段時間的股價:季KD向下、季KD向上 可以清楚地發現在季KD向上時,股價才有動力持續上漲! 搭配「雙周期KD向上」多頭趨勢更準確!如何使用雙週期KD?1.雙週期KD皆向上-多頭2.雙週期KD皆向下-空頭3.雙週期KD反向-盤整(觀望)有時候我們發現某檔股票的月KD線向上照理說是屬於多頭的局面但股價卻連續盤整了好幾天為什麼這樣呢?其實,這時候如果去看他的周KD 很有可能是向下的 我們可以利用雙週期KD的走向來判斷股價未來的走勢首先,選擇相鄰層級的KD指標例如:日KD與周KD、周KD與月KD...等 在此我們以週KD與月KD說明做多:週KD向上,日KD也往上      因此是雙格局的多頭,適合買進持有放空:週KD向下、日KD也向下      是空頭,也可能是打底型態觀望:兩個週期方向不同,屬於盤整時期      適合觀望、等待明確的壓力線突破後再買進 (資料來源 羅威-KD生命力) 雙週期KD「同時向上」多頭走勢更準確!下圖 興勤(2428)的例子再一次證實股價與雙週期KD密不可分當雙週期KD方向相同時,格局會被放大預測走勢更加準確! (資料來源 羅威-KD生命力) 1分鐘!快速找到「KD黃金交叉」的股票1.打開羅威-KD生命力2.做多-選擇「多頭高生命力股」「多頭高生命力股」是從1400多檔的台股中刪除日成交量太少,容易遭到主力控制的小型股而什麼樣的成交量才叫做太少呢?這就要從大盤來判斷了 舉例來說,2013年10月3日大盤成交量669億當天個股成交量少於669張就算是量少的股票在去掉成交量太少的股票後程式會篩選出今日收盤價在50日均線之上而且短天期均線(18日均線)在長天期均線(50日均線)之上的強勢股 3.根據操作週期篩選條件(使用不同週期KD的黃金交叉)這裡設有可以自訂的進階篩選功能讓投資人可以進一步根據個人操作周期的不同設定自己的策略 4.得到篩選出來的股票囉! (資料來源 羅威-KD生命力) 還有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