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散戶的投資遊戲 | 散戶 輸家

對身為散戶的大多數個別投資人來說,要想想如何擺脫傳統散戶的輸家宿命。

... 而社交媒體股票聊天室的同溫層效應,在今年初推動散戶在美股遊戲驛站等 ...您於本網頁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空白處,即可回到原網頁。

TopNews這檔永遠不要賣!謝金河曝21世紀「最偉大企業」準備800萬,每年只要賺6%就能退休?股市達人:65歲以上大多還在拚,50幾歲退休通常是這些人高端疫苗遭諷「吹箭、符水」呂秋遠:天底下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民,看不起自家疫苗到這種地步...友達、群創有機會反彈?17萬人散戶慘被套山頂...面板股5月至今跌幅近5成,「停損點」怎麼抓?林全曝去年購買BNT「內幕」賣方很傻眼台積電漲價20%即日生效外資狂賣6萬張變韭菜?【嚴正聲明】謝金河:無開設投資群組,切勿上當受騙!關閉您必須為VIP身份才能閱讀此文章!話題人物>專欄HOT張忠謀陳泰銘郭台銘楊森財經專欄作家曾任財信出版總編輯、《財訊》雙週刊總主筆、顧問楊森:散戶的投資遊戲2021-08-04作者:楊森AAA▲對身為散戶的大多數個別投資人來說,要想想如何擺脫傳統散戶的輸家宿命。

(圖/Unsplash)筆者先前工作的財經媒體老闆是典型的價值投資人,擅長逆勢選股,通常是不受市場注意、成交量小,但具有獨特價值題材的股票。

有時老闆會和編輯台同事分享他的獨到見解,可是編輯台很少據此做成報導,因為投資人主要受股價波動吸引,而價格波動取決於成交量,紙本媒體為了銷量,往往得追著成交量做報導。

早年台股泡沫狂熱時期,曾有讀者在裝訂廠門口等著購買最新出版的雜誌,可見當年市場、資訊、散戶間的連動關係。

去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許多前所未見的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數據,去年全球衰退3.2%,今年預計成長6%,這是過去40年絕無僅有的極端數字。

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也一樣,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最新的景氣分析顯示,疫情導致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如人們所料大幅衰退19.2%,但衰退期間僅持續兩個月,是有紀錄的160多年來衰退時間最短的一次;後續的強勁復甦同樣令人大開眼界,到去年底GDP已反彈成長18.3%。

電子交易平台 推動散戶崛起資本市場表現更驚人,反映全球市場的MSCI世界指數先在1個月間大跌35.1%,然後僅5個月就收復失土,進一步超越疫情前高點,且一路向上,現在已經比疫情前高峰還上漲26.1%。

在此同時,全球散戶大崛起,從台灣到全世界,隨著股價不斷上揚,愈來愈多散戶投入市場參與交易。

這似乎違背了直觀的投資想法,在危機時期投資人應該轉向比較安全、流動性比較高的投資標的,那為何新冠疫情期間投資人反而積極投入股市?國際清算銀行3月季報裡討論過散戶崛起的現象,根據標普500指數ETF成交量過去4年的下滑趨勢,對照同期間標普500成分股個股成交量的明顯上揚,指出散戶交易的影響力自2017年就開始上升,因此,散戶崛起其實早在新冠疫情前就已出現。

研究也指出,2020年3月以後,散戶運用保證金槓桿交易的負債規模暴增逾6成,顯示疫情爆發後散戶進一步擴大押注市場。

廉價乃至零手續費的電子交易平台,吸引年輕世代更容易參與股市交易,被認為是推動散戶崛起的主要因素。

而社交媒體股票聊天室的同溫層效應,在今年初推動散戶在美股遊戲驛站等股票上與對沖基金多空對作,引發廣泛關注,堪稱網路時代散戶追逐熱門題材、推動成交量、影響股價的新模式。

另外,極低利率提供絕佳的借貸條件;疫情大封鎖讓人們有更多時間投入交易,直接或間接推升了這波散戶浪潮的興起。

在美國,今年初散戶占市場成交值約20%至25%,比1年前的15%至20%高出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比較成交股數和成交值數據,前者的成長速度遠超過後者,因此,現在散戶的單筆成交金額比以前小很多。

新進散戶年齡層下降,財富規模較小可能是原因之一。

分析美國網路券商的數據顯示,去年新投入市場的散戶,約2/3是40歲以下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40歲以上的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只占1/3。

而新進散戶年齡中位數是35歲,也比過去股市投資人的年齡中位數48歲低很多。

此外,這波新進散戶對市場的樂觀程度,比早先進入市場的投資人相對來得高;瑞典的調查研究也有相似結論,即新進投資人更樂觀、更願意冒險,甚至會投入加密貨幣的投機交易。

擺脫散戶輸家宿命 回歸基本面這也引發傳統投資人的疑慮。

過去看法認為,市場價格最終是由大型機構法人依據資產定價法則,考慮相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