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KD,MACD,成交量@ 超熟女的生活雜記簿:: 痞客邦:: | kd線顏色

均線, 也就是大家買股票的價格平均線,一般為5日(一週交易日只有五日), ... 這邊就以yahoo為主好了日均線,短期的平均線,分為5日,10日,20日,以三種顏色來看, ... KD線,是一種技術指標,用K線與D線的走勢來判斷股票的走勢,敏感度高, ...超熟女的生活雜記簿跳到主文生活上的瑣事,網路好文剪貼,我所關心和喜歡的事,通通記在這裡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公告欄計畫趕不上,就隨遇而安吧!Jan04Mon201017:04均線,KD,MACD,成交量均線,也就是大家買股票的價格平均線,一般為5日(一週交易日只有五日),10.20.60,120,240,為了細分,很多技術網站都會列出日均線,週均線,月均線,其實5日就是一週,20日就是月,120就是半年線,就自己推吧,但因為每個月都會有天數的誤差,所以每個網站自己算出來的值會不一樣,總之,這邊就以yahoo為主好了日均線,短期的平均線,分為5日,10日,20日,以三種顏色來看,以20日均線為最重要,是壓力線也是支撐線,看你的K線在線上還是線下週均線,中期的平均線,分為6週,12週,24週(120天,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季線),以24週線為最重要,其壓力跟支撐都比20日均線的力量強月均線,長期的平均線,分為6月(半年線),12月(年線),24月(兩年線),以兩年線為最重要,要突破或跌破,均要花很大的力量或遇到天大喜事或天大衰事才會發生KD線,是一種技術指標,用K線與D線的走勢來判斷股票的走勢,敏感度高,是短期的重要指標線,一般KD兩線交叉向上(K>D)叫黃金交叉,股票看漲,向下交叉(D>K)為死亡交叉,一般股票看跌,20以下為賣超區,代表股票被賣太多了,可以買回,80以上為買超區,代表股票買太多了,可以賣出股票,但是盤整(股價起伏不大)的時候,KD兩線也會往上或往下,所以強勢的股票會用盤整的方式,讓KD線往下修正,而且在狂漲的時候會產生鈍化,就是兩條線平平的黏在最高點,所以用KD來買賣股票不一定會賺錢,要再靠其他的技術指標來看MACD,學名叫平滑異同平均線,分為兩部份來看,一個是MACD(柱子狀),一個是9D跟9M線,中間一條線的值為零,兩線在上面為強,下面為弱,兩條線交叉向上一般為買點,向下為賣點,MACD柱子在上面代表買進的人多,在下面代表賣出的人多,記得不要用MACD來玩股票,因為他是現實的反應,不是拿來預測的,還要配合其他指標來看成交量:就是股票一天所成交的數量或金額,成交價:股票買賣雙方成交的價格,這邊有口訣一定要記下來~~~量先價行,量價背離一定有問題,量縮價穩~~量先價行:當某隻股票,突然一天爆大量往上推升,一般代表為多頭走勢將要開始,因為錢已經丟進去了,除非是買的人是來賠錢的,不然後期一般都是漲的比較多量價背離:當股價慢慢往上推,量卻越來越少,這就要小心,代表股票沒有買,有拉高準備出貨的跡象,當然啦,好消息一出,每天拉漲停,沒人賣的那個不太算,不過後期通常也都是摔的很重,記得,股票怎麼走上去的,一般就是怎麼走下來的;如果股價創低價,量越來越大,代表有人在接股票,一般這時候就是股價的低點,可以買進試試量縮價穩:一般跌的股票跌到一個點之後,成交量會變少,K線橫向發展進入盤整期,如果沒變少,就有可能續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ZQRLKJiWEQUV56B1K3dzRcOnDg--/article?mid=27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游凱莉超熟女的生活雜記簿游凱莉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財經企管個人分類:股票知識此分類上一篇:平盤以下不得放空的問題此分類下一篇:融資融券的規則上一篇:股市贏家的操作模式下一篇:融資融券的規則▲top留言列表發表留言文章分類(女人四書):健康.美麗.財富.樂活健康(1)健康好文分享(1)財富(9)2020股票日誌(0)新聞集(2)股票知識(22)致富心法(含網路好文轉貼)(19)存錢計畫(9)基金(10)BeRich(6)投資達人的故事(3)房屋事件簿(1)美麗(1)立志當大美人(5)生活(6)部落格趣味(11)旅遊(2)國文(1)樂活(3)應用生活管理--限版主閱讀(0)好房錄(7)三峽桃園建案(8)2018-25藝(1)2018台北大(1)2013匯天地。

雀璽(3)2014園峰(1)2006-皇翔四季會館(3)2013皇翔玉鼎(1)桃園名鑄(1)2014園朗(1)基金筆記(1)未分類文章(16)原來有人在看我的部落格文章搜尋曾經往事曾經往事2020七月(3)2018十一月(8)2018十月(11)2018九月(4)2018八月(4)2018七月(9)2016四月(1)2016三月(1)2016二月(1)2016一月(1)201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