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阿嬤」陳淑芳:我這一生就是演員,我應該要演好 | 陳淑芳
出生於瑞芳九份的陳淑芳,本名陳笑,父親是礦坑坑主,叔叔曾任瑞芳鎮長。
家世背景不錯的她,從小就對古裝、民族舞蹈特別有興趣,在當時演員普遍被視為「 ...評論登入專題搜尋攝影書籤多媒體贊助議題訂閱搜尋搜尋書籤登入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第57屆金馬獎系列報導金馬57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國民阿嬤」陳淑芳:我這一生就是演員,我應該要演好,別人看不見也沒關係文化.藝術11/5/2020文字陳星穎攝影林彥廷共同採訪/李雪莉戲劇電影金馬獎人物專訪文化.藝術11/5/2020文字陳星穎攝影林彥廷共同採訪/李雪莉戲劇電影金馬獎人物專訪文化.藝術11/5/2020文字陳星穎攝影林彥廷共同採訪/李雪莉戲劇電影金馬獎人物專訪人稱「國民阿嬤」的陳淑芳,以《孤味》的演出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是她自1958年出道以來,首度入圍華語電影的最高殿堂。
不過2年前,當《孤味》導演許承傑在籌募資金時,他的選角曾被投資方質疑:「陳淑芳不是演鄉土劇的嗎?」81歲的陳淑芳不只演鄉土劇,她演戲63年,參演過黑白台語片、台灣新電影等時期的無數作品,圓潤的臉孔已成為台灣觀眾最熟悉的輪廓。
「今年是我最幸運的一年,」首度入圍金馬獎就同時角逐最佳女主角(《孤味》)、最佳女配角(《親愛的房客》)兩大獎項,陳淑芳並沒有把這樣的殊榮視為理所當然。
對於「演戲」這份工作,陳淑芳抱著平常心,即使從出道至今首次得到主流獎項肯定,她還是不放棄做一個專業的演員,演好每一場戲。
(11月21日更新:陳淑芳打破金馬獎歷年紀錄,成為首位同時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演員。
)我們常聽說「生命有限,藝術不朽」這句話,表演藝術,的確是用生命創造出來的不朽藝術,一個有真才實學的演員,不受年齡、外型的限制,他們能活到老、演到老,不因青春不在而中止了藝術生命。
──節錄自《表演藝術與方法》,崔小萍台灣廣播劇先驅崔小萍是陳淑芳在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前身。
的恩師,當時寫下《表演藝術與方法》一書的她或許沒有想到,自己從事演藝工作一輩子的生命體悟,數十年來已經被學生用一甲子的時間、敬業的態度給演活。
出生於瑞芳九份的陳淑芳,本名陳笑,父親是礦坑坑主,叔叔曾任瑞芳鎮長。
家世背景不錯的她,從小就對古裝、民族舞蹈特別有興趣,在當時演員普遍被視為「戲子」、「下女」的年代,陳笑因為想就讀國立藝專,還差點與爺爺發生家庭革命,所幸最終還是如願就讀。
因為喜歡跳舞,陳笑自小就練出一身窈窕身材,曼妙的舞姿也被指導老師張英察覺,於是1956年,陳笑16歲就在第一屆台北戲劇節張英執導的舞台劇《漢宮春秋》裡出演王莽寵妃。
她在劇中的宮廷舞表演立即吸引了星探的注意,之後被邀請主演台語電影《誰的罪惡》。
螢光幕初登場,就讓她與「陳笑」的名字告別。
陳淑芳回憶,「以前台語片的演員都有個藝名,我的本名叫陳笑,但片子是演一個悲情人物,老闆說一個笑,一個悲,就問我改個名字好不好。
」至於要改成什麼名字?「我是瑞芳人,很賢淑,就『淑芳』吧!」1957年,《誰的罪惡》一連拍了3集,也順利在該年度登上台語電影票房排行的前十名。
前一腳才踏進演藝之路,陳淑芳卻馬上遭遇父親過世的噩耗,留下母親、領養來的姊姊以及自己。
為了扛起家計,陳淑芳決定放下學業,在台語電影剛崛起的時期大量接演角色,亮麗的外型在一部接著一部的台語片現身,也讓她獲得了「袖珍美人」的美名。
生活於角色,一生戲骨來自對人的觀察作為一位演員,陳淑芳最為同業熟知的是她在接演一個角色前所做的準備:「我這麼多年來看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哪個人符合我片中的情況,我就問她的心理狀況。
我會把她記住,我會把她演出來。
」對於演員功課的自我要求,或許來自老師崔小萍的提醒:生活於角色──創造一個角色,必須有「根據」。
劇作家在劇本中,所描寫的劇中人,無論性格、身分、年齡、階層⋯⋯在未移到舞台之前,都算是「紙上談兵」。
演員如不瞭解劇中人真實的生活背景,及其周圍人的生活環境,則其演出來的人物,絕不會有血有肉,不會有真實感。
演員扮演一個角色,應該在相關的各行各業中,去體驗和觀察,把收穫的素材、心得,用表演的技巧,使劇中人在舞台上重現。
──節錄自《表演藝術與方法》,崔小萍為了讓角色能在舞台上真實呈現,陳淑芳也做過不小的犧牲。
1996年由林正盛導演執導的《春花夢露》,她為飾演片中缺牙的祖母做足功課,「我到醫院觀摩,看那些老人家都病懨懨地躺在醫院裡,
家世背景不錯的她,從小就對古裝、民族舞蹈特別有興趣,在當時演員普遍被視為「 ...評論登入專題搜尋攝影書籤多媒體贊助議題訂閱搜尋搜尋書籤登入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第57屆金馬獎系列報導金馬57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國民阿嬤」陳淑芳:我這一生就是演員,我應該要演好,別人看不見也沒關係文化.藝術11/5/2020文字陳星穎攝影林彥廷共同採訪/李雪莉戲劇電影金馬獎人物專訪文化.藝術11/5/2020文字陳星穎攝影林彥廷共同採訪/李雪莉戲劇電影金馬獎人物專訪文化.藝術11/5/2020文字陳星穎攝影林彥廷共同採訪/李雪莉戲劇電影金馬獎人物專訪人稱「國民阿嬤」的陳淑芳,以《孤味》的演出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是她自1958年出道以來,首度入圍華語電影的最高殿堂。
不過2年前,當《孤味》導演許承傑在籌募資金時,他的選角曾被投資方質疑:「陳淑芳不是演鄉土劇的嗎?」81歲的陳淑芳不只演鄉土劇,她演戲63年,參演過黑白台語片、台灣新電影等時期的無數作品,圓潤的臉孔已成為台灣觀眾最熟悉的輪廓。
「今年是我最幸運的一年,」首度入圍金馬獎就同時角逐最佳女主角(《孤味》)、最佳女配角(《親愛的房客》)兩大獎項,陳淑芳並沒有把這樣的殊榮視為理所當然。
對於「演戲」這份工作,陳淑芳抱著平常心,即使從出道至今首次得到主流獎項肯定,她還是不放棄做一個專業的演員,演好每一場戲。
(11月21日更新:陳淑芳打破金馬獎歷年紀錄,成為首位同時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演員。
)我們常聽說「生命有限,藝術不朽」這句話,表演藝術,的確是用生命創造出來的不朽藝術,一個有真才實學的演員,不受年齡、外型的限制,他們能活到老、演到老,不因青春不在而中止了藝術生命。
──節錄自《表演藝術與方法》,崔小萍台灣廣播劇先驅崔小萍是陳淑芳在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前身。
的恩師,當時寫下《表演藝術與方法》一書的她或許沒有想到,自己從事演藝工作一輩子的生命體悟,數十年來已經被學生用一甲子的時間、敬業的態度給演活。
出生於瑞芳九份的陳淑芳,本名陳笑,父親是礦坑坑主,叔叔曾任瑞芳鎮長。
家世背景不錯的她,從小就對古裝、民族舞蹈特別有興趣,在當時演員普遍被視為「戲子」、「下女」的年代,陳笑因為想就讀國立藝專,還差點與爺爺發生家庭革命,所幸最終還是如願就讀。
因為喜歡跳舞,陳笑自小就練出一身窈窕身材,曼妙的舞姿也被指導老師張英察覺,於是1956年,陳笑16歲就在第一屆台北戲劇節張英執導的舞台劇《漢宮春秋》裡出演王莽寵妃。
她在劇中的宮廷舞表演立即吸引了星探的注意,之後被邀請主演台語電影《誰的罪惡》。
螢光幕初登場,就讓她與「陳笑」的名字告別。
陳淑芳回憶,「以前台語片的演員都有個藝名,我的本名叫陳笑,但片子是演一個悲情人物,老闆說一個笑,一個悲,就問我改個名字好不好。
」至於要改成什麼名字?「我是瑞芳人,很賢淑,就『淑芳』吧!」1957年,《誰的罪惡》一連拍了3集,也順利在該年度登上台語電影票房排行的前十名。
前一腳才踏進演藝之路,陳淑芳卻馬上遭遇父親過世的噩耗,留下母親、領養來的姊姊以及自己。
為了扛起家計,陳淑芳決定放下學業,在台語電影剛崛起的時期大量接演角色,亮麗的外型在一部接著一部的台語片現身,也讓她獲得了「袖珍美人」的美名。
生活於角色,一生戲骨來自對人的觀察作為一位演員,陳淑芳最為同業熟知的是她在接演一個角色前所做的準備:「我這麼多年來看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哪個人符合我片中的情況,我就問她的心理狀況。
我會把她記住,我會把她演出來。
」對於演員功課的自我要求,或許來自老師崔小萍的提醒:生活於角色──創造一個角色,必須有「根據」。
劇作家在劇本中,所描寫的劇中人,無論性格、身分、年齡、階層⋯⋯在未移到舞台之前,都算是「紙上談兵」。
演員如不瞭解劇中人真實的生活背景,及其周圍人的生活環境,則其演出來的人物,絕不會有血有肉,不會有真實感。
演員扮演一個角色,應該在相關的各行各業中,去體驗和觀察,把收穫的素材、心得,用表演的技巧,使劇中人在舞台上重現。
──節錄自《表演藝術與方法》,崔小萍為了讓角色能在舞台上真實呈現,陳淑芳也做過不小的犧牲。
1996年由林正盛導演執導的《春花夢露》,她為飾演片中缺牙的祖母做足功課,「我到醫院觀摩,看那些老人家都病懨懨地躺在醫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