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菲定理 | 墨菲定律

莫非定律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10月24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摩菲定理"—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莫非定律(英語:Murphy'sLaw),又譯為摩菲定律,具體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可確定它終有一天會發生。

莫非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在科學和演算法方面,與英文所謂的「worst-casescenario(最惡劣的情況)」同義,數學上用大O符號來表示。

例如,對插入排序來說,最惡劣的情形即是要排序的陣列完全倒置,必須進行n*(n-1)次的置換才能完成排序。

在實驗上,證明了最惡劣的情況不會發生,並不代表比它輕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夠很有信心的推論事件的概率分布是線型的。

在文化方面,它就代表著一種近似反諷的幽默,當作對日常生活中不滿的排解。

「莫非定律史」封面目錄1歷史2採用此定律的設計3科學觀點4相關作品與應用5參見6參考7外部連結歷史[編輯]莫非定律自古以來即有,如民謠所說:「麵包落地的時候,永遠是抹奶油的一面著地。

」Ineverhadasliceofbreadparticularlylargeandwidethatdidnotfalluponthefloorandalwaysonthebutteredside.[1]莫非定律的名稱據說可追溯至1948至49年,美國空軍JohnPaulStapp上校進行MX981研究計劃時,想用高速載人工具火箭雪橇(英語:Rocketsled)測試火箭減速時的G力,團隊中的工程師愛德華·A·莫非(英語:Edward_A._Murphy,_Jr.)在試作時讓助理連接線路到受試黑猩猩的安全帶上的感應器,結果讀數卻是零,後來才發現所有感應器都接反了,莫非因此感嘆說一件事可能出錯時就一定會出錯[2][3]。

採用此定律的設計[編輯]這句話可以作為對消費者使用某一物品時可能出的錯及一切所構成的不便,作出一最壞預測以防治之用,即為所謂的防呆。

如3.5吋的軟碟設計上,就設計成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插進機中,正是應用了這定律。

科學觀點[編輯]理察·道金斯認為莫非定律是胡說,因為它們要求無生命的物體具有自己的慾望,或者根據自己的慾望做出反應。

道金斯指出,某些類型的事件可能一直發生,但只有當它們成為令人討厭的事件時才被注意到。

他舉例了干擾拍攝的飛機噪音。

飛機一直都在空中,但只有在它們引起問題時才注意到。

這是確認偏見的一種形式,調查人員從中尋找證據以確認其已經形成的想法,但不尋找與它們相矛盾的證據。

相關作品與應用[編輯]危機管理防呆無限猴子定理莫非,這就是愛情米羅的莫非命運《星際效應》參見[編輯]黃油貓悖論參考[編輯]^HuronReflector(November23,1841),reprintedinShapiro,FredR.,ed.,TheYaleBookofQuotations668(2006).^存档副本.[2004-10-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16). ^存档副本.[2010-03-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4). 外部連結[編輯]閱論編意想不到的後果(英語:Unintendedconsequences)Abileneparadox(英語:Abileneparadox)不良反應(醫學)蝴蝶效應Campbell'slaw(英語:Campbell'slaw)眼鏡蛇效應Counterintuitive(英語:Counterintuitive)CSI效應外部性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霍桑效應Hutber'slaw(英語:Hutber'slaw)Inverseconsequences(英語:Inverseconsequences)Jevons悖論摩菲定理反安慰劑Osborneeffect(英語:Osborneeffect)破窗謬論(英語:Parableofthebrokenwindow)Perverseincentive(英語:Perverseincentive)Riskcompensation(英語:Riskcompensation)Self-de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