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全民健保1》外國人如何使用台灣健保? | 外國人在 臺灣 買保險

所謂符合健保投保資格,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9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外籍人士自受僱日、出生日開始,就得參加全民健康保險。

外籍僱員跟國人一樣,​分成 ...圖發新聞事出有影專題策展關於我們圖發新聞事出有影專題策展關於我們圖發新聞你所不知道的全民健保1》外國人如何使用台灣健保?2020198月圖|公視資料畫面 文|陳祖傑、實習編輯張家瑋你所不知道的全民健保1》外國人如何使用台灣健保?#陸生#境外生#健保回到圖發新聞分享文章結論先講「外籍人士跟台灣人繳的健保費一樣嗎?」、「陸生為什麼不能納保?」大眾對外籍人士及中國籍人士使用健保誤解屢見不鮮:事實上,健保精神為一視同仁,只要符合資格,不論任何職業、國籍,都可以參加健保,所付費用跟國人一樣。

聘請外籍人士也不會增加雇主的健保負擔,聘雇成本不會因此上升。

外籍人士可以用健保嗎?對,全民健保並沒有區分國籍。

只要符合健保投保資格之外籍人士,投保方式及保費繳納,與本國籍人士相同。

所謂符合健保投保資格,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9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外籍人士自受僱日、出生日開始,就得參加全民健康保險。

外籍僱員跟國人一樣,分成6個投保類別,所以無論是看護、捕魚、工地工人、工廠員工還是高階主管,不分國籍、膚色、產業、職位,一視同仁,自受僱日起參加健保。

如果不是僱員或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在持有居留證明文件且在台居留滿6個月(連續居留6個月或曾出境1次未超過30日,實際居留期間扣除出境日數達6個月)之日起,參加全民健保。

舉例來說:外籍學生來台就學,他們就必須在台居留滿6個月,才能開始投保。

外籍人士健保費如何計算?外籍人士跟國人一樣分成6個投保類別,並按照「負擔比率表」、「投保金額分級表」,還有眷屬人數來計算每個月該付多少保費。

假設一下:來自馬來西亞的小謙,在台灣某大學畢業後,就到電視台上班,與雇主談定月薪45000元,那麼每個月,小謙健保費是多少?小謙的健保費計算公式如下:被投保人投保金額x保險費率x負擔比率x(1+眷屬人數)小謙月薪45000元,是落在43901-45800的區間,所以投保金額為45800;他是一般受僱人士,所以屬於第1類,負擔比率為30%;而保險費率從105年1月起為4.69%;小謙未婚,家人也在馬來西亞,所以眷屬人數是0。

因此,小謙每個月該繳的健保費為:45800x4.69%x30%x1=644元。

另外,僱主、政府所負擔的計算公式如下:投保金額x保險費率x負擔比率x(1+平均眷屬人數)小謙屬於第1類的一般受僱人士,所以按照健保制度規定,他的雇主必須負擔60%的保費【45800x4.69%x60%x(1+0.58)=2036元】;政府則會負責剩下的10%【45800x4.69%x10%x(1+0.58)=339元】。

由於健保計算方式不分國籍,一視同仁,所以聘請外籍人士並不會增加雇主的健保負擔,成本也不會因此上升。

僑生除了在學期間可享用健保外,畢業後在台灣找到工作,也會從受僱日開始納入健保。

(圖/公視資料圖)外籍人士何時能加入健保?有一定雇主的受僱者,或在台灣地區出生之本國籍、外籍新生嬰兒,應自受僱日、出生日參加全民健康保險。

舉例來說,一對日本夫妻被外派到台灣工作,他們的小孩在台灣出生;雖然是外籍新生嬰兒,但同樣受到健保保障,自出生日就可參加全民健康保險。

其餘應自持有居留證明文件且在台居留滿6個月(連續居留6個月或曾出境1次未超過30日,實際居留期間扣除出境日數達6個月)之日起,參加全民健保。

舉例來說,外籍學生來台就學,他們就必須在台居留滿6個月,才能開始投保。

然而,過去也有發生惡質僱主沒有幫移工投保的事件。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表示,僱主沒有幫移工投保的情況,多發生在捕魚業,因為按照投保類別,漁民要幫移工投保,身份就會變成僱主,要負擔更多的保費,導致部分僱主以身試法。

中國籍人士能享用健保嗎?目前,中國籍人士,只有國人之大陸籍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持有團聚、依親居留及長期居留事由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者,在台灣地區居留滿6個月起,才可以參加全民健康保險。

然而,該陸配若是在台灣找到工作,就須以「僱員」的身份,自受僱日投保。

除此之外,台灣尚未開放大陸人士來台工作投保。

不過,根據《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中國籍人士可以「學術交流、商務研習」等理由來台。

這些人士的簽證只屬於「停留」性質,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