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這疫年的閱讀氣象:看博客來與誠品的年末報告 | 暢銷書銷售量

實際銷售量是多少?怎樣算是暢銷書? 實際上這些暢銷書有賺嗎?獲利率? 哪些書有被授權到海外,是否獲得 ...出版觀察排行榜暢銷書誠品博客來出版編輯的事說來話長編輯2020這疫年的閱讀氣象:看博客來與誠品的年末報告發布於2020年12月11日分佈式入口翻譯連續看了三年博客來與誠品的年終報告,今年又會帶來什麼感想呢?單看榜單是不夠的,始終要輔以兩家後台整理出的獨家數據分析。

透過公開的簡報,可以看出當年的大概趨勢以及關鍵字。

但這些始終是「一年的總結」,但如何展望未來?對許多人來說似乎還欠了些關鍵的討論,因此也有越來越多人不視年底榜單為一回事。

博客來從博客來的2020年會員閱讀數據觀察報告中,暢銷書的「關鍵字」與這幾年閱讀風氣給人的感覺一致。

從電子書、店頭陳列(含新舊市場)、Facebook討論、Podcast與Youtube等不同渠道留意,與大多編輯的體感印象一致:投資情緒、療癒愛投資理財與文學一直是圖書市場的大宗。

我個人會從二手書店回頭檢視過去的書市成績,小說與投資理財書也似乎是二手市場的大宗。

而近五年「勵志雞湯」類型的書籍搶進閱讀市場,暢銷榜上不乏幾位熟悉的作者。

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些年輕的作者同時經營著Facebook或IG等社群媒體,脫胎於過去部落格作家、圖文作家的模板,逐漸建構出一種:於網路社群把握發言主題,奠定粉絲基礎緊追時事,區分粉絲個性與群體屬性,針對受眾持續更新發表透過「出版」作為階段性成果,收攏粉絲經濟在粉絲為基礎下的出版作品,多半受眾、市場區隔明確,因此即便強占排行榜前幾名,卻經常與大眾的觀點產生牴觸。

也因此在社群討論上產生了「一批人」「鄙夷」某些類型書種的現象。

「心靈雞湯」過去指的是一系列以靈性、激勵性短篇故事與散文為主的書籍,而在近來逐漸為「負能量」、「毒雞湯」或「厭世」等以反向思考、黑色幽默刺激讀者情緒的短文、短句式圖文創作取代。

但這些書籍始終是為了要消解讀者情緒、引起會心一笑或共鳴、療癒當代社會而出現,目的始終相同。

只不過針對不同生命階段的消費對象,採取不同的文字策略。

如同當前流行的「迷因文化」,往往踩著黑色幽默或地獄哏的紅線,以癲狂、惡搞、反向思考與矛盾製造笑點、刺點。

而目的始終是讓閱聽人在「理解世界觀」的基礎下同情共感,消解複雜的情緒。

這類情感需求,隨著社會矛盾與世代對立的情緒高漲,自然轉趨激烈與尖酸刻薄。

除了從書名逐漸流行起「一針見血」、「點醒你的盲點」式命名法,用字遣詞也轉趨犀利。

這樣的現象也從勵志散文外溢到文學創作之中,在博客來分類中,「勵志散文」與傳統「抒情散文」的分野似乎難以劃分,甚至可能取決於作者的身分罷了。

博客來「愛」這麼一個抽象的詞,竟為文學小說類別的重點關鍵字,加之生命、愛情、生活、詩人等其他關鍵詞,似乎可以看出某種與其他類別的共振。

也就是說即便是文學類型的出版,依然是被收攏在「療癒」的大旗下。

投資理財與療癒抒情成為閱讀的兩大需求這兩種需求一剛一軟,一理性一感性,搭配今年世界的特殊發展,人們除了關切立身的物質需求,也在文字中索求立命的情緒慰藉。

這樣的情緒需求似乎與「娛樂」逐漸脫鉤,而成為一種務實的生命需求。

「投資理財」與「療癒慰藉」的書籍,是時效相對較短的書籍,作為一本書的生命週期經常顯得曇花一現,更難以留在某人的書架上永世珍藏。

從二手書市中同樣可窺見這樣的現象。

一方面,隨著世界的急速變化,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讀者往往追求最新的資訊以應對當下的需求,投資書一旦過時或資訊失去效用,頓時成為一本廢紙或某種形式的資料庫,在二手書店也往往落入一本50元出清的價格。

「療癒慰藉」書的生命結果也有著同樣現象。

直白、警句式的激勵性文字,在最開始往往能帶給人「醍醐灌頂」的感覺,讓讀者有大夢初醒,或「終於有人懂我」、「原來大家都跟我一樣」的同情感。

卻不易反覆閱讀,這些文字往往如安慰劑一般,在未察覺背後縹緲空泛的價值下,往往可以起到提振精神、激勵人心的效果,隨著讀者生命歷練的增加與世界觀的改變,這些書就失去效用,也很快被淘汰。

一旦人們再度改變索求文字慰藉的方式,這些所謂的「療癒書」也自然過時。

這兩種暢銷書的生命趨勢,都讓人聯想到「工具書」。

也就是為了解決讀者實際的需求而存在,同時也隨著讀者需求改變而消解。

他們往往難有經典的價值,無法永世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