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 | 會計

會計學(Accounting,Accountancy)會計是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為主要形式,採用專門的方法對社會組織的財政收支和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核算和監督 ...會計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會計學(Accounting,Accountancy)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會計。

目錄1什麼是會計2會計的本質[2]3會計的特點[3]4會計的目標[2]5會計的目的[3]6會計的性質[3]7會計操作限制8基本會計科目9會計基本借貸法則10會計處理程式11什麼是會計學12會計學的產生背景及其發展13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13.1德勤(Deloitte)13.2普華永道(PwC)13.3安永(Ernst&Young或EY)13.4畢馬威(KPMG)14參見15相關條目16參考文獻[編輯]什麼是會計  會計是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為主要形式,採用專門的方法對社會組織的財政收支和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核算和監督的活動。

[1][編輯]會計的本質[2]  會計的本質,是指會計本身具有的性質,它是會計這一客觀事物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實質聯繫。

它表明會計最終是什麼。

[編輯]會計的特點[3]  1.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  任何一項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時,都要應用一定的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有實物量、勞動量、貨幣量(價值量)三種。

實物量的計量單位有個、只、輛、噸等等,勞動量的計量單位有工作年、月、日、時等等,這些計量單位的衡量基礎各不相同,它們只能表示個別的數據,而不能進行綜合和比較,會計則要進行全面的、綜合的核算。

在商品貨幣制度下,貨幣有其特殊作用,因為它是:衡量其他一切有價物價值的共同尺度;交換的媒介物;價值的儲藏物(金屬貨幣);清算債權和債務的支付手段。

  因此,以貨幣作為主要的、統一的計量單位來進行核算,就成為會計的特點之一。

當然,實物量和勞動量兩種計量單位在會計核算中也被應用著,但貨幣量計量單位是最主要的。

  2.以憑證為依據,記錄經濟活動過程,並明確經濟活動的責任  企業等單位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每發生一項經濟業務,都必須取得或填制合法的書面憑證。

這些憑證不僅記錄著經濟業務的過程,而且明確經濟活動的責任。

會計必鬚根據合法的憑證,才能進行記帳、算帳。

如果沒有合法的憑證,會計就不得作任何正式的記錄。

這是會計的又一個特點,它說明會計的記錄都是有憑有據的,能如實地反映經濟活動的真實情況。

  3.會計對經濟活動所作反映是連續的、系統的、全面的、綜合的  為了正確地反映企業等單位的經濟活動,會計應按照經濟業務發生的順序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記錄和計算,為企業等單位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經濟信息。

所謂連續是指按經濟業務發生(確認)的順序來反映,自始至終不可間斷;所謂系統是指會計運用一套專門的方法對各種經濟活動進行科學的、有規律的、不是雜亂無章的歸類、整理和記錄,最後提供系統化的信息;所謂全面是指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均應作出詳盡的反映,以便決策者選用,反映不帶有某種偏向性,不能任意取捨,更不得遺漏;所謂綜合是指會計的反映運用貨幣計量來綜合反映經濟活動的情況,以便對不同種類、不同名稱、不同度量的物質消耗,以及各種錯綜複雜的經濟活動進行反映,藉以提供總括的價值指標。

當然必要時也可採用實物量和勞動量來作輔助反映。

  4.運用一系列專門方法  會計運用著一系列科學的專門的核算方法,且這些專門方法是相互聯繫,相互配合,各有所用,構成一套完整的核算經濟活動過程和經營成果的方法體系,有效地發揮會計應有的作用。

[編輯]會計的目標[2]  會計的總目標和經濟管理的總目標是一致的,即講求和提高經濟效益。

  會計的具體目標是為經營管理提供決策所需的會計信息。

確立會計具體目標要明確三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是誰;其次要明確他們需要的會計信息是什麼;最後要明確怎樣提供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編輯]會計的目的[3]  會計目的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把會計職能具體化的表現。

會計的職能是由商品經濟對信息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因而它具有客觀性和相對穩定性。

會計的目的意味著向會計提出它應當達到的要求,因而它表達了人的主觀意識,並且隨著會計所依存的外在環境(社會制度、經濟體制等)的變化而變化。

[編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