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風光不再了嗎 | 萬能保險

所謂萬能險,就是在傳統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功能之外,加上了儲蓄投資功能,即所謂“一費兩戶”的創新管理模式。

“一費”是保險保費,“兩戶”是“風險保障賬戶”和 ...首頁黨政黨網·時政人事反腐理論黨史黨建要聞經濟·科技社會·法治文旅·體育健康·生活國際軍事港澳台灣教育房產科普觀點人民網評三評人民財評人民來論人民訪談互動領導留言板強國論壇維權可視化視頻圖片圖解地方京津冀晉蒙遼吉黑滬蘇浙皖閩贛魯豫鄂湘粵桂瓊渝川黔滇藏陝甘青寧新鵬雄安舉報專區多語言|合作網站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人大新聞網工會新聞網中國僑聯學習強國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組部12380舉報網全國哲學社科工作辦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國家保密局科普中國知識產權中國國家人文地理登錄退出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導留言板強國論壇人民視頻人民智雲人民日報報系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汽車報中國能源報健康時報証券時報國際金融報網諷刺與幽默中國城市報新聞戰線人民論壇環球人物中國經濟周刊民生周刊國家人文歷史人民周刊旗下網站國家重點實驗室環球網海外網人民圖片人民視覺人民網研究院人民網>>經濟·科技萬能險風光不再了嗎江 帆2021年07月06日08:09|來源:經濟日報小字號原標題:萬能險風光不再了嗎  萬能險的創新既是其優長,也恰恰是其風險。

本來產品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通過長期投資收益,平衡和保証長期保障的質量穩定,但實際操作中卻走了“變長為短、重理財輕保障”的路子。

從更長遠的時間跨度看,完善諸如萬能險這類通過資產端和負債端積極互動管理,達到資產負債匹配的產品,仍然不失為創新方向。

  據銀保監會最新數據,今年前5個月,萬能險保費同比再度大幅下滑,在人身險公司總保費中佔比進一步萎縮。

對此,不必莫名驚詫。

按照當前“保險姓保”的監管模式和發展方向,健康險、長期壽險等保障型保險產品成為正道的同時,像萬能險這種偏理財功能的保險產品進入下降通道自是必然。

  所謂萬能險,就是在傳統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功能之外,加上了儲蓄投資功能,即所謂“一費兩戶”的創新管理模式。

“一費”是保險保費,“兩戶”是“風險保障賬戶”和“投資賬戶”。

之所以有“萬能”的美稱,是因為萬能險的保費交納、保額設定可以靈活調整,這是為滿足保單持有人在不同時期的保險需求,與傳統壽險有較大區別。

  事情往往有正反兩面。

萬能險的創新既是其優長,也恰恰是其風險。

本來產品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通過長期投資收益,平衡和保証長期保障的質量穩定,但實際操作中卻走了“變長為短、重理財輕保障”的路子。

比如,其最晃眼的招牌是有保障又有投資,但實際上隻有很低的死亡或嚴重殘疾理賠﹔最誘人的高收益率,實際是一些險企,特別是中小險企為獲得快速資金流量,走的一步險棋。

  從負債端看,萬能險的成本非常高,而保險公司持有萬能險資產的時間又多為短期,相比保險資產使用期限平均為5年至7年的特性,這種負債端與資產端懸殊的時間差,隱含著巨大的資產負債久期錯配風險。

此外,與其他保險產品甚至很多金融產品不同,萬能險可以列明保証收益率。

這種能在保險合同中體現的剛兌,正好為保險銷售誤導提供了某種程度的便利,一時間消費者趨之若鹜。

2015年時,萬能險保費同比增速竟高達95%。

  凡此種種,意味著近一段時間萬能險保費規模一跌再跌是有其內在原因的,再加上外部穿透式監管的節節升級,野蠻生長自然不可持續。

  由於設計和營運的諸多問題,萬能險容易集聚風險,在當下也很不主流。

但從更長遠的時間跨度看,完善諸如萬能險這類通過資產端和負債端積極互動管理,達到資產負債匹配的產品,仍然不失為創新方向。

特別是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有針對長期保障資金增值的財富管理工具,以平滑經濟發展和變化造成的減值。

  這是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大問題。

如何形成既能保護創新,讓保險公司有合理自由的資產匹配空間,又不發生不同領域風險的互相傳遞,這是對管理智慧的一種考驗。

畢竟,隻“堵”不“疏”,非長久之計。

  對保險公司來說,要回歸萬能險設計之初的長期財富管理功能,需要從長期保障和長期儲蓄角度對其進行再造,同時還需顯示出有別於其他金融產品的獨特優勢。

這對保險公司來說,同樣是一個新課題。

(責編:趙超、陳鍵)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推薦閱讀中國新型顯示產業迅猛發展業界:激光電視或進入普及新階段  因疫情推遲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