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Zoom,風險自負 | 風險自負

使用Zoom,風險自負. BRIAN X. CHEN. 2020年4月9日. Glenn Harvey. [歡迎點擊此處訂閱新冠病毒疫情每日中文簡報,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加入 ...國際中國商業與經濟鏡頭科技科學健康教育文化風尚旅遊房地產觀點與評論科技中文中中英雙語雙語英文英BRIANX.CHEN2020年4月9日GlennHarvey[歡迎點擊此處訂閱新冠病毒疫情每日中文簡報,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加入訂閱。

] 自從許多人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開始居家辦公以來,我多次被邀請參加使用影片會議應用程序Zoom進行的聚會。

不但有虛擬歡樂時光,還有虛擬工作會議、晚餐等等。

我始終失約,不僅僅因為我的頭髮長到令人尷尬的地步。

我失約是因為我壓根不喜歡Zoom。

首先我得說,我明白為什麼Zoom在疫情期間如此受歡迎。

該公司將其應用程序設為免費,而且極其易於使用;在技術術語中,我們管這個叫「無阻」設計。

即使我們的科技零基礎的親朋好友也能通過點擊一個鏈接加入Zoom聚會。

然後,哇,你就在螢幕上看到一個個熟悉的面孔並可以馬上開始聊天了。

廣告我們之中,至少有2億迫切希望見到家人以外的人現在用上了Zoom,而幾個月前,使用Zoom的只有1000萬人。

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在免費使用Zoom,儘管它也有一個付費的產品。

能與親戚朋友見面並交談,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它簡直就是救命的稻草。

但是過去一年,我一直對這個應用程序保持警惕。

在那段時期,Zoom曾出現過多次隱私隱患,頻率之高,簡直猶如打地鼠一般。

隱患包括一個可能導致惡意軟體附著到Zoom上並劫持攝像頭的漏洞。

基本安全措施問題的高峰是「Zoom轟炸」(Zoombombing)的出現,搗亂者闖入人們的影片會議,不斷用色情等不良內容轟炸他們。

Zoom首席執行官袁征上週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為所有錯誤表示歉意,並表示最近出現的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

該公司承諾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集中解決隱私和安全問題。

它在週三重申了該計劃。

如果所有這些讓你有似曾相識感覺的話,你的感覺沒錯。

那是因為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處理著相同的情況,專注於科技產品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而忽視數據安全和隱私等問題。

不久前,我們在門鈴攝像頭Ring上——另一個名字琅琅上口的產品——也經歷了同樣的問題。

由於盜竊包裹的輕微犯罪上升,在這個令人惱火的情況下,亞馬遜旗下的Ring變得流行起來。

它的安裝也很簡便。

但是,儘管好評連連,Ring還是陷入了隱私醜聞中,包括一樁涉及駭客劫持多戶人家Ring攝像頭的事件。

廣告這樣的教訓,我們需要一再學習。

當一家公司未能保護我們的隱私時,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方便好用而堅持使用它的產品,甚至讓我們關心的人也一起使用。

隱私一旦丟失,就很難回來了。

「來來回回總是如此,」數字權益非營利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FrontierFoundation)的政策分析師馬修·瓜裡利亞(MatthewGuariglia)說。

「當你將你的數據提供給一家公司時,根本不知道還有誰可以訪問它,因為許多都發生在公司的祕密黑匣子背後。

」解決應用程序的隱私和安全問題肯定是Zoom的責任,而不是我們的責任。

但是我們可以對Zoom施加壓力,拒絕接受這種情況。

如果你的確需要使用Zoom,請謹慎使用並將安全性設置提高。

稍後再詳細介紹。

Zoom的隱私和安全問題首先,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為什麼Zoom一直被遭到仔細審查。

問題主要歸結為兩點:隱私政策和安全架構。

Zoom的隱私政策廣告Zoom最近宣布已經修改了隱私政策,使其更加清晰和透明。

公司在聲明中強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出售人們的個人數據。

但該政策並未涉及Zoom是否與第三方共享數據,蘋果(Apple)和思科(Cisco)等公司在其隱私政策中都明確指出了這一點。

這一缺失值得注意。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M.I.T.SloanSchoolofManagement)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科技公司無需直接出售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