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指標檢視22家壽險公司(上) | 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排名2020

風險基礎資本額(Risk-Based Capital,簡稱RBC)就是保險業計算資本適足率的制度,以風險為基礎,用來計算股東因經營保險業,所需要的資本 ...1105SMTWTFS會員登入還不是會員?立即加入記住Email忘記密碼?管理者登入記住帳號標題來源類別發行日期閱讀權限-選擇來源-新聞月刊季刊其他無-選擇類別-財經時勢市場動態健康醫療百科調查&排名公、勞、農、健保醫療、健康保險投資理財退休規劃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現代看保險市場訊息~-會員種類-書城會員電子報會員新聞會員新聞會員Plus不放置新聞------------新聞搜尋><會員登入|會員中心新聞搜尋2021年5月30日星期日今日要聞《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媒體集團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現代保險》書城財經時勢市場動態健康醫療百科調查&排名公、勞、農、健保醫療、健康保險投資理財退休規劃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市場訊息收件人姓名:小姐先生收件人Email:寄件人電話:顯示不顯示新聞 調查&排名7大指標檢視22家壽險公司(上)文/編輯部|《現代保險》雜誌|2020.06.01 (月刊)2019年壽險市場有19家本國公司、3家外商分公司,合計22家,累計總資產達29兆3,936億元,較前(2018)年增加11.7%,占全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比率達35.5%。

總保費收入3兆4,667億元,衰退1.28%。

除了保費與資產規模外,還必須了解以下7大指標,才能觀察一家壽險公司的經營狀況。

1.負債占資產比企業的總資產通常是衡量企業財力最重要的指標,資產可能來自股東或對外舉債,而壽險業是高財務槓桿的行業,資產主要來自負債,也就是從保戶所繳保費提存的各項準備。

2019年壽險業總資產高達29.39兆元,但來自負債的部份就有27.46兆元,負債占資產比為93.4%,其中保險負債約24.51兆元,換句話說,總資產只有大約6.6%是股東的自有資金,有83.4%來自保戶。

雖然類似結構是保險業的常態,但是負債占資產比愈低,代表來自股東口袋的資金越多,保險公司愈有能力應付經營風險。

近幾年,各壽險公司為了要達到主管機關日漸嚴格的資本適足率要求,並迎接國際會計準則IFRS17的挑戰,頻頻增資以厚植實力,光去年與前年增資合計就超過2千億元。

因此,去年負債占資產比從前年的95.9%降到93.4%,下降2.5%,是近10年來比率最低的一年。

去年負債占資產比上升的本國公司只有臺銀,元大、中華郵政持平,其他16家公司都下降。

低於市場平均值的公司有7家,除了以健康險為主力商品的國際康健,僅75.4%外,其他公司都超過9成,包括保誠,及去年總保費前5大公司中的國泰、富邦、南山、中國,和合作金庫。

負債比超過96%的公司有5家,包括新光、全球、中華郵政、三商美邦及宏泰,最高的是宏泰的96.9%。

3家外商分公司以友邦負債比92.9%最低,保費收入幾乎都是躉繳的法國巴黎與安達則分別高達97.5%與98.9%。

 2-1資本適足率壽險公司承接來自保戶的風險轉嫁,本身就是一個風險的承載體,對於自身風險的控管是否得宜,就成為確保清償能力的重要指標。

為保障投保大眾,各國政府對壽險業的風險控管都採取高度監理。

風險基礎資本額(Risk-BasedCapital,簡稱RBC)就是保險業計算資本適足率的制度,以風險為基礎,用來計算股東因經營保險業,所需要的資本,透過計算自有資本對風險性資本的比值,用以了解壽險公司是否為所承擔的各項風險作好資本準備。

其中,自有資本代表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包括股本、公積、累積盈餘等,風險資本則是依照保險業實際經營所承受的資產、利率、信用、核保等風險程度計算。

依規定,RBC必須達到200%資本才適足,低於200%就有資本不足的問題,若低於50%就可能面臨被接管的命運。

各公司必須每半年公告資本適足率一次。

2019年22家壽險公司的RBC都超過200%,其中,中華郵政、三商美邦、新光及臺銀RBC較低,分別為215%、218%、221%及223%。

資本適足率達200%,才能符合保險監理的規定,但也並非愈高就代表經營得越好,過高的RBC可能顯示業務或投資面較為保守,在業務的創新上較不足或是投資工具較不具獲利能力,長期來看,反而不利保險的經營。

因此除了以資本適足率來檢視保險公司的經營好壞外,也應同時參考其他財務、業務的經營綜效。

 2-2淨值占資產比因此,金管會為強化壽險經營體質,考量保險業淨值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