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在賺什麼— 解析台灣金控業者收入結構 | 銀行業 收入

1. 利息淨收益來自放款、循環係用、有價證券、存放央行、存放同業、避險之衍生金融工具、保單貸款及墊款的利息收益。

以中信而言,2017年的利息收入112億當中,放款息與有價 ...GetstartedOpeninapp凃以霖SigninGetstarted120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金融業在賺什麼—解析台灣金控業者收入結構凃以霖Mar17,2019·5minread金融業每年淨利動輒數百億,反觀身處一般消費硬體產業,即便努力與上游供應商談規模砍價、廣撒下游經銷商、並不忘在行銷面上絞盡腦汁討好終端消費者,背後尚有龐大的存貨壓力,一年下來的淨利可能都沒有金融業龍頭的一成。

雖然金融業主要是以服務性質提供產品賺利潤,且服務內容同質性高,但由於需取得特許執照、接受金管會監管與保護,加上部分客戶來源能建立在政治與人事之間,一般難有新進者可以撼動市場,業者之間的削價競爭也不致大幅度影響利潤。

撇開金融海嘯時期,大多數時候都可以隨著國家、產業發展,扮演資金融通角色注資、收利、買進賣出穩定成長。

為了一窺金融業營運收益來源,我們以中信、國泰、富邦三家台資龍頭金控與兆豐一家公股銀行為例,以其個別2017年財報來做簡單的比較。

2017兆豐、中信、國泰、富邦綜合損益(單位:千台幣)2017兆豐、中信、國泰、富邦綜合資產負債表(簡略)(單位:千台幣)以規模而言,官股的兆豐主要由金融為主之公司組成(金控、保險、票券、證券、投信),而民營的中信、國泰、富邦更有產險、創投、保全、彩券等子公司,故收入規模與資產皆是兩倍以上之差距。

金控集團之營收主要區分為兩大項目:1.利息淨收益來自放款、循環係用、有價證券、存放央行、存放同業、避險之衍生金融工具、保單貸款及墊款的利息收益。

以中信而言,2017年的利息收入112億當中,放款息與有價證券息便占了103億,占了利息收入的九成。

而三家民營金控的利息收入毛利率皆在80%之上,其中國泰更是達到90%。

對以銀行相關業務為主的兆豐,利息淨收益占總淨收益高達六成,但對保險業收入占比極高的中信、國泰、富邦,僅占總淨收益的兩成多。

2.利息以外淨收益-手續費-保險業務-透過損益案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負債損益-投資性不動產損益-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之已實現損益-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資產之已實現損益-兌換損益-資產減損損失-採用權益法認列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其他利息以外淨損益中信—利息以外淨收益(簡略)若以中信為例,可見其兩2580億之利息以外淨收入當中,保險業務2164億便占了其中的八成(更占總收益之6成,多半來自保費),再者是金融資產產買進賣出之損益387億,以及手續費的204億(毛利率相對高),可見保險業務才是當今金控業者最主要的獲利引擎。

然而個金控業者得依據金管會規定,將「保證責任準備提存」也必須歸為費用,以計算最終淨利時。

這筆與保險箱對應的準備提存,在保險營收為大宗的中信、國泰、富邦占了6–7成,但僅占以銀行為主的兆豐8%。

台灣金融環境與發展雖然保險的收益為大宗,但對於各事業體的推廣都的重要性也不亞於保險。

銀行、證券、信託、財管等雖然獲利表現不如保險,但透過多觸角接觸消費者,都將有機會進一步降低客戶的在購買成本。

透過新開數位特色分行、開發行動APP、採用新科技(刷臉付款、點數平台、簡易開戶、即時保險支付)等新措施都將使金控業者有更多差異化的著力點。

自金融海嘯各國央行實施寬鬆政策之後,台灣利率一職處於低點,美國聯準準會升息的都將為各金控注入更高的利差,2017年因台幣勁升導致財報對台幣出現匯損,2018年之過度避險又因川普意外當選美元勁升反常匯損,2019年出至目前為止也因美中貿易戰、經濟放款導致升息受阻,故穩固海外高利差的的市場及廣大的用戶市場將成為金控切入點之一。

對於新進的金融科技公司是否會取代傳統銀行,台灣在金官會謹慎放行的保護傘下,銀行大多都已開發自家的金融科技服務、與異業合作(信用卡綁定支付APP)、推出自家的數位銀行(台新Richart/王道銀行)、抑或及早持股進場(富邦持股LINEBANK近25.1%)。

數不清平台的竄起已經導致支付市場也有碎片化的傾向,前期高額優惠也使的費者的忠誠度也比以往降低(Linecard與王道銀行降回饋比率後用戶顯著流失),在這期間金融業者行銷、客戶獲取成本必定會上升,但可以預期的是誰先建立起殺手級的應用、無法越過的忠誠壁壘將會是未來的贏家。

USDtoTWD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