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比金錢更重要的3件事? |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如何提早達到財務自由? ... 作者整理周遭朋友與自身的經歷,列出七個具體的步驟:(1)弄清楚你需要多少錢、(2)計算出你距離目標有多遠、(3)徹底 ...Skiptocontent你有沒有想像過,可以每天漫步在風光明媚的沙灘上,喝著爽口的飲料,不用再煩惱工作和金錢,開心地自拍上傳到Instagram,然後下標籤「#財務自由」?先收起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肯定是誤會什麼了。

這本書在說什麼?《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創業家葛蘭.薩巴帝爾(GrantSabatier),他從銀行存戶僅剩2.26美元起步,透過打造副業與積極儲蓄,在五年時間累積到125萬美元的財富,在30歲那年正式達成財富自由。

作者拆解自己的具體策略與步驟,說明一般人也可以穩健地邁向提早退休的財務自由目標。

這種在國外稱為「FIRE」(FinancialIndependence,RetireEarly)的生活方式,指的是透過提早進行退休規劃,達到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起初,我在讀這本書的當下感到非常挫折,為什麼美國人收入可以這麼高?五年125萬美金是什麼天文數字?作者還舉其他人的例子,分別都在28到35歲之間達成100萬美金的目標。

於是乎,有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不停襲來。

我曾一度想放下這本書,但幸好我堅持讀完後,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緒,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

原來,我們遙望財務自由的金錢數字是一回事,真正在心態與行動上的轉變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篇文章我想與你分享,關於財務自由的基本定義,以及三個比「金錢」更重要的事,分別是:刷新對於金錢的認知、掌握開源節流的方法、盡早投資享受複利效應。

Photoby FuuJ on Unsplash財務自由的基本定義當我們滿心期待,要往財務自由之路邁進的時候,首先得問自己:「財務自由對我的意義是什麼?」然後,瞭解自己財務自由之後的生活型態「需要多少金錢?」最後,回答這個問題並且動手實踐:「我該如何達成這個目標?」。

什麼是財務自由的人生?一般傳統的財務自由定義,經常跟「退休」聯想在一起,彷彿辛苦工作40年之後,到65歲就能領著退休金不用再辛苦工作。

但是身處於這個年代,你必須挑戰這個想法,去質疑「人生精華的時間,要在辦公室裡度過嗎?」財務自由指的是,你可以仰賴投資與被動收入的金錢來源,不再為了錢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

當金錢不再是你煩惱的重點,你享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擁有自由,創造自己想過的人生。

財務自由需要有多少錢?為了讓自己的投資與被動收入,得以長久支持生活的大小開銷,你必須累積到一定金額的資產。

你可以每年從這個資產提領出小部分的金額當作生活費,讓大部分的資產繼續留著增值和滾利息。

眾多研究與實例結果顯示,從你的資產每年提領3~4%的金額作為生活費,足以讓你支付30年的開銷。

例如你每年的生活開銷是台幣40萬,若擁有總資產台幣1000萬,就有很大機率足以支付接下來30年的生活。

這個資產的金額數字就是你的「財務自由數字」。

如何提早達到財務自由?作者整理周遭朋友與自身的經歷,列出七個具體的步驟:(1)弄清楚你需要多少錢、(2)計算出你距離目標有多遠、(3)徹底改變你對金錢的認知、(4)別再做預算,找出對儲蓄影響最大的項目、(5)利用你的正職、(6)創設有利潤的副業並拓展收入來源、(7)盡可能、也盡早開始投資。

1.刷新對於金錢的認知達成財務獨立最難的,並不是實際去做關於存錢與儲蓄這些基本功,這些策略本身並不複雜。

最難的部分是「學習用新的角度看世界」,也就是用新的角度,去認識金錢、時間、自由之間的關係。

時間比金錢珍貴書中提到臨終前病人最後悔的兩件事:「我希望有勇氣為自己,而非為別人期望而活」、「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認真工作」。

所以,為什麼要提早達成財務自由?莫過於希望擁有人生的主導權,善用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因此,我們才必須把握年輕的時間,尋找機會賺取更多金錢、累積更多的投資,讓金錢發揮時間的複利效應,換取財務自由之後的時間。

今天你付出的時間、你投資的金錢,都是未來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的自由時間。

金錢的未來價值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個章節「11個結帳前要做的思考」,其中這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你要花的這些錢在未來值多少錢?」也就是說,買東西的時候你會有損失,不只是損失付出去的錢,更是錯過了讓錢變大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